五邪脈

五邪脈是五臟受邪所見的脈象。指出現了與當時季節相反,即五行屬性相剋的季節的脈象,古文記載此為死不治之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邪脈
  • 出處:《黃帝內經》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概念:五邪脈是指五臟受邪所見的脈象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中醫學認為,人受自然氣候的影響,各個季節的脈象特點各不相同。如果出現與這種特點不相一致的脈象,稱為病脈。五邪脈是指五種與各季節應出現的脈象特點相反的脈。即春季出現秋季脈象特點的毛脈,夏季出現冬季脈象特點的石脈,長夏出現春季脈象特點的弱脈,秋季出現夏季特點的鉤脈,冬季出現長夏脈象特點的緩脈。《黃帝內經·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中記載,出現五邪脈皆同命,死不治。

中醫套用

五行理論中,五個季節各有所克之季節,如果當季出現了所克之季應出現的脈象,為預後不良的表現,古文稱之為死不治,今日臨床如果出現五邪脈象,也是預後不良的表現。具體描述如下:春季出現浮澀而短的脈象,夏季出現沉細的脈象,長夏出現弦脈,秋季出現洪浮脈,冬季出現緩大脈。現代五邪脈提及較少,因為脈診為四診之一,審病當四診合參明確病情,辨證論治,脈象作為參考,不能作為診斷標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