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財神廟戲樓位於范莊前5號。據《吳門表隱》卷十一載:“五路財神廟在芝草營橋,向在橋上,明初建,甚小,僅丈許。國朝(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知府薩載、吳縣程兆選、紳士陳王賓、張萼鹹等捐購西首民房改建。道光十九年(1839年),郡紳顧森、潘曾琦、王漢濤、陳鼎元、楊裕仁、馬釗等捐募重建”。坐北朝南,共四進二十一間,在城中芝草營巷東口,古名靈芝坊,今名范莊前。
戲樓隔巷正對五路財神廟,坐南向北。硬山頂,面闊三間7.3米,進深6.5米,高兩層8.4米。上層設掛落、欄桿。下層清水磚貼面,辟門三,左、右有門“利澤”、“財府”磚額。兩側北出磚牆,高與檐齊。前有蹲獅石望柱,當年裝有柵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路財神殿戲樓
- 所屬年代:清代
歷史沿革,現存情況,
歷史沿革
始建於明初,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建,光緒中修。
抗戰利後至1953年間,該廟第三進曾經作為蘇灘同業公所的“開智社”社址,公所內敬供一祖師老郎神立軸。蘇灘是“蘇劇”的舊稱。也是曲藝“蘇州灘簧”的簡稱。1966年,廟內神像等被毀,僅存開智社所供老郎神立軸一幅。1972年、1987年先後拆除頭山門、大殿、二殿、斗姆閣,拓建蘇州口腔醫院。現僅存隔巷戲樓。戲樓前有蹲獅石望柱兩根。後台原南臨小河,後被填塞。現戲樓為民居。
現存情況
整體木屋架保存基本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