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走

五走是對五味所走臟器組織的描述,《靈樞·五味》:“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鹹先走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走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出處:《黃帝內經》
  • 概念:五味所走的臟器組織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1、《靈樞·九針》:“酸走筋,辛走氣,苦走血,鹹走骨,甘走肉”。2、《靈樞·五味》:“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鹹先走骨。”五走是指五味所走的臟器組織。根據中醫五行學說內容,酸屬木,肝屬木,肝主筋,故酸走肝走筋,以此類推其餘各味均符合五行學說理論。

中醫套用

1、 指導藥性歸經。
《素問·宣明五氣》將五味與五臟的關係歸結為“五味所入”,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指出了五味入胃後,各歸其所喜的臟腑。《靈樞·五味》對五味所入的規律也作了同樣的歸納,指出“五味多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鹹,先走腎。”說明五味入髒,雖各有選擇,但有先後主次之別,這是後世創立五味與歸經的理論來源。
2、 引發“心配土”與“心配火”不同五行配屬的思考。
自漢代開始就存在著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兩派的爭論。兩派爭論的焦點之一就是五行與五臟配法的小同。古文經學認為:脾屬木,其味酸;肺屬火,其味苦;心屬土,其味甘;肺屬金,其味辛;腎屬水,其味鹹。將它稱作心配土說。今文經學認為:肝屬木,其味酸;心屬火,其味苦;脾屬土,其味甘;肺屬金,其味辛;腎屬水,其味鹹。將它稱作心配火說。
《靈樞·五味論》:“酸走筋,……鹹走血,……辛走氣,……苦走骨,……甘走肉。”這幾句,若用心配火說來講,是講不通的:氣病(肺主氣),不能多食它的本味—辛,肉病(脾主肉)與筋病(肝主筋)也都不能多食它們的本味一甘與酸;可血病(心主血)卻不能多食鹹,鹹與心的本味苦呈反侮關係;骨病(腎主骨)卻不能多食苦,苦與腎的本味鹹呈相剋關係。若用心配土說,則很容易理解,全部是反侮關係。
如果僅僅是《靈樞·五味論》中的一段文字記載,孤證不立,很難讓人相信有一派醫家使用的五行配屬是心配土說。但在《素問·宣明五氣篇》也有類似的記載:“五味所禁,辛走氣,……鹹走血,……苦走骨,……甘走肉,……酸走筋……。”這段文字也使用的是心配土說
《靈樞·九針論》記載的“五走:酸走筋,辛走氣,苦走血,鹹走骨,甘走肉”符合心配火說。但若將“苦走血,鹹走骨”改為楊上善《太素》中的“苦走骨,鹹走血”,則符合心配土說。楊上善做為一名醫學家,奉敕編撰《黃帝內經太素》,應當不會隨意改動內經經文。有學者認為,最初的內經版本中的《靈樞·九針論》中的經文應當是心配土說的“苦走骨,鹹走血”,與《靈樞·五味論》以及《素問·宣明五氣篇》等篇相符,均為心配土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