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菟絲子

五角菟絲子,學名 Cuscuta pentagona Engelm;英名 Ficld dldder;原產北美洲,現廣泛分布於日本、丹麥、前蘇聯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角菟絲子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管狀花目 Tubiflorae 
  •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 亞科:菟絲子亞科 Cuscutoideae 
  • :菟絲子屬 Cuscuta
  • :單柱亞屬 Subgen. Monogyna
名稱,分布,危害對象,栽培技術,

名稱

五角菟絲子
學名 Cuscuta pentagona Engelm
英名 Ficld dldder

分布

原產北美洲,現廣泛分布於日本、丹麥、前蘇聯、德國、法國、義大利、前南斯拉夫、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牙買加、波多黎各、阿根廷。

危害對象

生於乾旱土壤,寄生於許多草本和略木質化的植物上,如三葉草、苜蓿、巢菜、大豆、豌豆、馬鈴薯、甜菜、胡蘿蔔、菸草等。近年來傳入日本後,除禾本科植物外,幾乎所有植物上都能寄生,造成嚴重危害。
有關檢疫規定 五角菟絲子是中俄植檢植保雙邊協定中,中方提出的檢疫性雜草,應嚴格施行檢疫。

栽培技術

一、整地應選擇中性沙壤灰鈣土和黑鈣土,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整地前畝施有機肥2~3噸或複合肥6~8公斤加尿素3~5公斤,深施入土壤中,嚴格整地達到"齊、平、松、碎、淨、墒"六字標準。 
二、播前種子處理:播前先將精選的胡麻種子每畝6~7公斤,拌25%多菌靈種子用量的4‰~5‰或70%甲基托布津2‰~3‰,加辛硫磷1‰適當對水濕拌、堆悶5~6小時晾乾待播,可防枯萎病和地下害蟲。 
三、播種:菟絲子種子畝用種量0.5~0 .7公斤 ,與胡麻種子每畝6~7公斤充分拌勻,用24行播種機,帶種肥複合肥 3公斤 、尿素 1公斤 播種。播種時要帶鎮壓器,播前播後鎮壓,播種深度2~3厘米,不宜過深影響出苗。胡麻出苗快,一般在地溫穩定在8~ 10℃ 以上,4~5天出苗,而菟絲子要比胡麻晚出苗15天左右。 
四、管理:菟絲子在土壤中墒情好,溫度高出苗快,出苗的幼莖為淡黃色,細如絲線,3~5天開始纏寄主,地下部分逐漸死亡,靠寄生營養生活,所以管理上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化學除草:菟絲子出苗前可進行化除,防治闊葉雜草,用二甲四氮水劑100~120毫升/畝,加2,4-d丁醋8~ 10克 毫升/畝,對水10~15公斤葉面噴霧。對狗尾草、野燕麥等禾本科雜草,在3~5葉期用蓋草能25~30毫升/畝,威霜60~70毫克/畝以及禾草克、拿捕淨等藥劑進行防除。菟絲子出苗後,田間的雙子葉雜草要人工拔除,禾本科雜草可化除。 
2、澆水:胡麻地一般澆1~2水,一水為6月5~10日,二水為7月1~5日。二水為灌漿水,要在晴天無風時澆,以防倒伏。 
3、葉面追肥:在胡麻開花至灌漿期進行葉面追施噴施寶、磷酸二氫鉀、高效葉肥寶等葉面肥1~2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