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水母

五角水母

本種廣泛分布於多國沿海近岸水域,是水母類優勢種之一。東海幾乎只出現於水深小於200 m的陸架區,共垂直分布主要在0~100 m水層,偶爾也出現在100~250 m水層。南海冬、春出現於南海北部陸架內沿岸、春季數量最多,春、夏季在西沙群島周圍海區上層水域零星出現,其餘季節在南海外海很少出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五角水母
  • 拉丁學名:Muggiaea atlantica Cunningham
  • :動物界
  • 分布區域:廣泛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 中文科名: 雙生水母科
  • 中文綱名:水螅蟲綱
  • 學科:生命科學
基本信息,地理分布,形態特徵,生活習性,

基本信息

中文種名 五角水母
拉文種名 Muggiaea atlantica Cunningham
中文門名 腔腸動物門
拉文門名 COELENTERA [CNIDARIA]
中文綱名 水螅蟲綱
拉文綱名 Hydrozoa
中文目名 鐘泳水母目
拉文目名 CALYCOPHORAE
中文科名 雙生水母科
拉文科名 DIPHYIDAE
中文屬名 五角水母屬
拉文屬名 MUGIAEA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但以中緯度水域居多。在太平洋赤道水域分布於拉丁美洲中部西岸。地中海;紅海。我國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廣泛分布。

形態特徵

多營養體期:前泳鐘體呈五角錐形,長4.0~6.0㎜。體表有5條邊棱.棱上有鋸齒,泳囊口無背、側齒。體囊長圓筒形,頂端到達泳囊頂或稍超過泳囊頂,通常有1個油點。乾室深,約為泳囊長的1/2。
多營養體期僅有前泳鐘。前泳鐘五角錐狀,有5條縱棱—1條背棱,兩條側棱和兩條腹棱,棱上有鋸齒;體囊長棒狀,基部貼近泳囊,長度為泳囊的2/3,高與泳囊頂齊平頂部常有油滴;乾室深,約為泳鐘高的1/3,口板分兩瓣。單營養體期由保護葉和生殖泳鐘組成。保護葉桃狀,與擬細淺室水母很相似,但頸盾更短,無基側角,側面觀頂角超過90°角,乾室更淺,葉狀體囊杵狀,約為乾室腔頂到保護葉頂高的2/3;生殖泳鐘也較矮胖,僅為保護葉高的1.5倍,泳鐘頂也較截平,4條棱約略扭曲,泳囊口無齒,口板短,下緣圓鈍。

生活習性

浙江近海的8月和10月均可以看出“中午下沉、午夜上升”的垂直移動現象,但在廈門港的4月份出現無規律的垂直移動。本種在大西洋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外海,出現於100 m上層;在地中海西部出現於200m 上層;在大西洋的南非南部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