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蓮縣生態示範區

五蓮縣位於山東半島東南部,全縣22個鄉鎮,623個行政村,51萬人口,總面積1500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占總面積的86%,人均一畝耕地,二畝山場,是國務院批准的沿海經濟開放縣。1998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0.8億元,工農業總產值65.3億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五蓮縣生態示範區
  • 地理位置:山東半島東南部
  • 面積:1500平方公里
  • 人口:51萬人
內容與特色,示範意義,建設成效,

內容與特色

五蓮縣生態示範區建設,立足於資源優勢及生態環境特點,以生態經濟學“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原則為指導,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資源管理開發和永續利用為重點,將全縣劃分為三個生態示範建設區,西北部平原丘陵區:耕地面積大,土壤肥沃,建立農田防護林網,穩定糧田面積,發展養殖業,以農促牧,以牧促加,形成了“種—養—加”結構;中部低山區:山多、草多、水多,大力發展水土保護林,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建成各類商品基地,形成“林—果—牧—加”各業並舉結構;東南丘陵區:耕地面積少,土壤瘠薄,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發展林果業,以林促牧,以牧促農,形成“林—牧—農”結構,三大生態示範建設區,從經濟、生態、社會三個領域入手,確立實施了生態農業、生態工業、農村新能源、生態旅遊、生態林業、環境污染控制、水土保持與水利、城區居住、科技共九大建設工程,逐步發展形成了六大模式,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農、林、牧、副、漁全面的山區生態農業發展模式;點、面、網結合,綜合開發水土保護林、防護林和經濟林,建設高效生態林業發展模式;依託山區良好生態環境基礎和特色農業的優勢,實施以開發綠色食品、優質食品為龍頭,調整農產品結構的模式,以蓄水、節水、保土為目標,小流域治理為單元,實施水土保持與水利建設模式;圍繞“山”字做文章,發揮豐富的資源優勢,建立生態觀光旅遊農業發展模式;以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建立發展生態型工業和環境保護相結合的發展模式。

示範意義

五蓮縣多年來遵循生態經濟發展規律,形成了全方位,多樣性的生態示範區建設格局,立足山區實際,大力實施生態示範區建設工程,對增強五蓮縣的知名度,加快經濟發展,廣泛吸引外資,推動兩個文明建設,不斷提高和豐富人民民眾的物質文明生活都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建設成效

五蓮縣通過加強生態示範區建設,取得明顯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農業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資源利用率和農產品產量大幅度提高。1998年全縣森林覆蓋率達43%,水土流失治理率達98%,土地退化治理率達到75%,糧食總產量達27.6萬噸,果品總產達8.62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69.7%。環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一、二、二產業比例調整到25:46:29,社會總體實力—進步增強,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農村人均住房面積18.5平方米,科技教育、文化體育、交通通訊、廣播電視、社會福利各項社會事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