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山(湖北省天門市五華山)

五華山(湖北省天門市五華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五華山位於湖北省天門市皂市鎮。距天門市中心城區約25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五華山
  • 地理位置:五華山北麓
  • 氣候類型:亞熱帶
  • 占地面積: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
  • 景點級別:國家AAAA級景區
  • 著名景點:歷史建築類人文風景旅遊區
  • 記載:《嘉靖寧國府志》
  • 斗拱:22組
概述,第一、名山,第二、古蹟,第三、高僧,第四、詩歌,第五、繪畫,附一,附二,

概述

屬歷史建築類人文風景旅遊區。相傳因白龍引水,解救一方生靈,人們在五華山北麓設祭壇以祀。南朝齊武帝肖賾次子竟陵王肖子良,將祭壇改建為佛寺,依壇取名為白龍寺,至今已有1500餘年。重建於唐代,宋、元、明、清均有修繕。現存寺院為1993年重修,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前殿、大雄寶殿。前殿內供有彌勒佛、韋馱菩薩、四大天王。大雄寶殿是歷代佛教僧徒參禪拜佛的殿堂,為“白龍寺”的主體建築,它坐落於五華山的山頂之上,為一重檐歇山頂式的宮殿,屋面出檐深遠,以撩檐枋代替檐檁,上有斗拱22組,斗拱分布稀朗,其中並施用丁頭拱菱形梭斗,如意飾頭,生動而有靈氣。整個建築物規模宏大,結構嚴謹,外形雄偉壯觀,氛圍神聖肅穆,香菸飄逸繚繞,鐘聲清越悠揚。
茆耕茹編輯的隱靜山佛教文化資料輯錄對湖北五華山進了詳細介紹。
五華山水庫五華山水庫

第一、名山

一、明《嘉靖寧國府志》卷四〈次舍紀·南陵縣·隱靜寺〉載:“隱靜寺,縣西三十里,唐時建。張佑詩:‘合流廚下水,對聳殿前山。澗碧鳥聲回,泉清僧步閒。’李白詩:‘我聞隱靜寺,山水多奇蹤。岩種朗公橘,門深杯度松。’”唐時隱靜山寺屬南陵縣。
二、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刊刻的《太平府志》(以下稱《乾隆太平府志》)卷三〈地里志·山川·繁昌縣〉載:“隱靜山,在邑東南三十里銅官鄉,高二百八十丈。舊傳杯渡禪師棲隱地。峰五:曰碧霄,曰桂月,曰鳴磬,曰紫氣,曰行道。有泉二:曰金魚、噴雲。金魚在碧霄峰,噴雲在桂月峰下。旁有洞,曰宿猿,亦稱卓錫寺。當五峰之會,巑岏拱合。右瞰西庵,左顧降福殿。鐘磬鞺鞳,從松濤竹浪中出。距寺二里許,雙松對峙,勢若虬蠖,為杯渡手植。古澗委折,殷雷轟地,肺間勝覽,無過此者。”
(以上所記,清雍正六年內府刊印《古今圖書集成》已載。《古今圖書集成》系清康熙年間陳夢雷等原輯,雍正初蔣廷錫等人重編的類書。見內〈方輿彙編·職方典〉第八百十一卷〈太平府部·山川考·繁昌縣〉。道光六年《繁昌縣誌》卷之一〈輿地誌·山川〉過錄刊載。)

第二、古蹟

一、《乾隆太平府志》卷十四〈古蹟志·寺觀附·繁昌縣〉載:“隱靜寺,在縣東南三十里隱靜山,一名五峰寺。劉宋(420-479年)杯渡禪師建,舊額‘江東第二禪林’。宋大中祥符間(1008-1016年),改普慧禪寺。嘉祐三年(1058年)建閣,藏御書百二十軸,郭祥正記。又建單傳閣,列三十五祖,何麒記。明洪武初(1368年為洪武元年)改今名,後歷有修葺,明末(1644年為崇禎末年)就圯。崇禎七年(1634年)僧真融等重建寺。有水、米、鹽、醬池,創寺時諸物從中出。寺左太子墳,朝代未詳。相傳暹羅國(泰國舊名)王子瘞此。馬鬣封存,蹋之聲如洪鐘。寺後有降魔塔,有御賜金經玉鴨碑。”
(《古今圖書集成》第八百十四卷〈太平府部·祠廟考·寺觀附·繁昌縣〉已載。《道光繁昌縣誌》卷之四〈營建志·寺觀〉亦錄。)
二、《道光繁昌縣誌》卷十六〈藝文志·記〉載北宋郭祥正〈重修隱靜寺御書閣記〉。全文:“聖年御天下垂百有餘年。滋煦生息,內恬外安,民不知兵,可謂極治無為之時矣。當極治無為之時,皇帝固能留神翰墨,龍蹤天畫充盈內府,或賜之近臣之家,或詔頒名山洞府之有寺觀者藏之。太平州隱靜山普惠寺,所藏百二十軸,歲久寺圮,主者非其人,惟御書之所藏幾不足以蔽風雨。前太守集賢刁侯,約縣令夏君希道,顧瞻咨嗟。鹹自省懼,遂下主者於獄,命達觀禪師曇穎主之。穎至,大葺舍宇。工未既,以病求去。有弟子懷賢是為圓通大師者代寺事,益肆其力。七、八年之間高甓巨棟,無不新者。於是御書之閣,尤甲於諸屋,實縣之大姓楊氏緒所建也。造深原窮茂林擇材之美;至於瓦甃漆雕之工,無不求盡其妙。閣成,凡三十有六楹,栱桷榱(椽)棟稱之。總用錢一百三十萬,積工二千五百八十役,日一百四十有八,而畢於嘉祐三年(1058年)八月既望。後八年,治平三年(1066年)六月求文刻石以示之。緒性倜儻,喜赴人之急難。客至其家,無不滿其意而去者。是以來請余記,余因樂為記。”
郭祥正簡介 郭祥正,字功甫,一作功父,當塗人。宋慶曆初(約1041-1043年間)以進士任秘閣校理、德化尉,後棄官歸。熙寧中(約1071-1074年)任武罔縣僉事、保信軍節度判官,後罷官致仕,屏居姑孰,所居號醉吟庵,稱醉吟先生。元豐中(約1081-1082年)起任汀州通判,攝守漳州,以忤部使者遭陷入獄,出獄後任端州知州。元祐初(約1086-1087年)任承議郎,官至朝議大夫。以老歸。著有《青山集》三十卷。
三、《道光繁昌縣誌》卷十六〈藝文志·記〉載有何麒普慧禪寺〈重建單傳閣〉記。閣內供佛三十五祖塑像世序。全文如下:“大哉心乎,天之高不可極也。而心出乎天之土,地之厚不可測也。而心出乎地之下,日月光明不可量也。而心出乎日月光明之表,大千沙界不可窮也。而心出乎大千沙界之外,其太虛乎,其元氣乎?心則包太虛而孕元氣者也。天地待我而覆載日月,待我而運行四時,待我而變化萬物,待我而發生。大哉心乎,吾不得已而強名之也。是名最上乘,亦名第一義,亦名正法眼藏,亦名無上菩提,亦名一員法界。自大雄氏釋迦文佛以是心法傳之,金色頭陀大迦葉,號教外別傳,是為第一祖。大迦葉傳之阿難,是為第二祖。又傳之商那和修,是為第三祖。又傳優婆鞠多,是為第四祖。又傳之提多迦,是為第五祖。又傳之彌遮迦,是為第六祖。又傳之安須密,是為第七祖。又傳之佛陀難,是為第八祖。又傳之伏馱蜜多,是為第九祖。又傳之脅尊者,是為第十祖。又傳阿那夜奢,是為第十一祖。又傳馬鳴大士,是為第十二祖。又傳之迦毗摩羅,是為第十三祖。又傳之龍樹尊者,是為第十四祖。又傳之迦那提婆,是為第十五祖。又傳之羅睺羅多,是為第十六祖。又傳之僧迦難提,是為第十七祖。又傳之迦那舍多,是為十八祖。又傳之鳩摩羅多,是為第十九祖。又傳之闍夜多,是為第二十祖。婆修盤頭,則第二十一祖也。摩拿羅,則第二十二祖也。鶴勒那,則第二十三祖也。獅子尊者,則第二十四祖也。婆舍斯多,則第二十五祖也。不如密多,則第二十六祖也。般若多羅,則第二十七祖也。菩提達摩,則西天以為二十八祖;而東震旦(古印度譯語,即中國),謂之初祖也。慧可大師繼達摩,是為第二十九祖;而東震旦,謂之二祖也。僧璨大師繼可,而為第三十祖;而東震旦,謂之三祖也。道信大師繼璨為第三十一祖;而東震旦,謂之四祖也。宏忍大師繼信為第三十二祖;而東震旦,謂之五祖也。惠能大師繼忍而為第三十三祖;而東震旦,為之六祖也。六祖之後,衣缽不傳,而法傳之天下。推而上之,以大雄氏釋迦文為鼻。而百丈大智禪師,建立叢林,使三十四祖心印單傳,迄今不絕,是為三十五祖。未知唐裴相國所謂三十五祖者,定云何也,想不得與此異耳。太平州隱靜寺實杯度尊者道場,江左大迦藍也。自罹兵火,化為榛莾。妙義禪師恭公以大願力掃新之,作屋數百間,建傑閣於佛殿之前,重檐曲檻,列坐三十五祖,而以單傳閣名之,蓋諸方所未有也。余登其上,焚香作禮,覩其相好。如拈花而笑,如面壁而禪,如傳衣而付囑也。希有善哉,因像法而知心法矣。今聞婆娑世界有一長者,額如趙州,眉如迦葉,口說法要,面有佛色。間聞其偈曰:佛第一義直截見前,依稀似日,仿佛如天。欲喚作心,心猶有處。欲喚作空,空有所盪;盪神光急須薦取。此一長者,後當補處為三十六祖,恭公其虛席以俟之。大哉心乎,非余初機所能演說也。”
四、《乾隆太平府志》卷十四〈古蹟志·古樹碑刻附〉:1、“隱靜山桂,結花丹赤,與他種異。杯渡禪師每月夜趺坐其下。山有桂月峰以此。”2、“杯渡松在隱靜寺門外,杯渡禪師取新羅(朝鮮古國名)五葉松實種之,旁種他松,徑袤十里。”

第三、高僧

一、《乾隆太平府志》卷二十九〈人物誌·仙釋〉載:“南宋(420-479年)杯渡祖師西竺人,所至乘大杯渡水因稱之。嘗幻化分身,隨處示現。初自宛陵(時宛陵,即今宣城城關鎮境)以袈裟裹錫擲空,任所往卜勝地。至邑南五峰山止焉,今落衣壇、卓錫泉是也。寺方經始,有木蔽江而來,從山頂湧出,或雲已足用遂止之。先是飛鍚時,山中牧童見一鶴翱翔而下。師曰:‘與汝有緣。當嗣吾法後,稱龍安法師。’元嘉三年(426年)杯渡卒,龍安建塔藏之。寺有新羅五葉松,猶其手植。舊額曰‘江東第二禪林。’”
二、《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三〈人物誌·仙釋〉載:“杯渡神僧不知姓名,或曰西竺僧也。常乘大杯渡水,因而為號。在建康時惟荷一蘆圌子(圌,chuan,讀船音。蘆葦編制的園形盛谷器),更無餘物。或擲於地,數十人舉之不能得。嘗欲之瓜步累足杯中,食頃達北岸。潮溝有朱文殊者奉佛法,渡多至其家。後以袈裟裹錫擲空,隨所往卜勝地,至邑南隱靜山止焉。當卓錫時,有牧童見為一鶴飛過。渡曰:‘與汝有緣,當嗣吾法。’其後繼渡住山,稱龍安法師。渡手創普惠禪寺,甲於江右。經始時,所需木、米、鹽、醬悉出四池中,取用不竭。每夕趺坐,有磬聲自然飄至,神異不可備述。元嘉三年(426年)渡卒,後人復見,渡如平時。本邑與江寧覆舟山皆傳為渡瘞骨處。南唐(937-975年)追謚深慈妙用大師。宋大觀元年(1107年)以水旱祈禱有應,改賜慧嚴禪師。今寺前新羅五葉松,猶傳杯渡手植。”
三、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九華山志》卷五,載有清·喻成龍〈重修九華山化城寺碑記〉,有文:“寺始於晉隆安之五年(401年),初名九華。唐建中初(約780年),郡守張岩,表請敕賜今額,天竺杯渡禪師所築也。師謂忘言種覺,實絕累於後乘。寄像聲形,可啟機於前路。采基懸崿,響木流泉。甘露初開,法吼斯震。辨百非於雙樹,標四諦於鹿園,蓋其勝也。”
康熙二十年(1681年)喻成龍復建九華山化城寺,並作碑記。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喻任安徽巡撫。二月康熙南巡,與兩江總督阿山、兵部侍郎胡曾恩等隨侍。
四、寬忍編著《佛教手冊》第七章第二節〈佛教的四大名山·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此山最早開發於東晉隆安五年(401年),杯渡在此創建化城寺。”“同時大規模建築寺宇,歷經宋、元、明、清而日益興隆。鼎盛時期,佛寺達300餘座,僧眾4000餘人,香菸繚繞,經年不絕,故有‘佛國仙城’之譽。現尚存化城寺、祗園寺、肉身寶殿、慧居寺等78座古剎,佛像1500餘尊。”
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年4月第3版P212。

第四、詩歌

一、《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十〈藝文詩〉宋·張伯玉〈隱靜山〉(五言古):“高士浮杯來,投錫頓清絕。到今千丈松,閒伴五峰雪。凌煙孤鶴起,向晚啼猿歇。不見纖塵飛,寒泉湛明月。”
(《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有載。)
張伯玉簡介 宋代人,余不詳。
二、《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十〈藝文詩〉宋·郭祥正〈隱靜普慧寺〉(七言古):“碧霄峰下車輪停,道師未返誰逢迎?山雲著地雨正急,春水滿田人不耕。飢虎嘯風大石裂,倦鳥喚雛深澗鳴。客心欲出日復止,坐飽香飯余何營?”
(《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亦載。)
郭祥正簡介 見本輯錄〈二、古蹟〉二。
三、《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十一〈藝文詩〉唐·李白〈隱靜寺〉(五言律):“我聞隱靜寺,山水鳴奇蹤。岩種朗公橘,門深杯渡松。道人制猛虎,振錫還孤峰。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
(清·王琦輯注《李太白全集》卷十八,此詩題作〈送通禪師還南陵隱靜寺〉,或作〈送通禪師還隱靜寺〉。詩題注有:“《太平府志》隱靜寺在繁昌縣東南二十里。隱靜山一名五峰寺山。有碧霄、桂月、鳴磬、紫氣、行道五峰。寺當五峰之會,巑屼拱合,林木幽奇,古澗委折,殷雷轟地。相傳寺為杯渡禪師所建,飛錫定基,江神送木,現諸神異。寺外有十里松徑,傳雲禪師手植。或曰距寺二里許,有雙松對峙,勢若虬龍者即師手澤。又嘗取新羅五葉松種寺西,迄今尚存。舊志又言:寺有朗公橘、杯渡所攜頻伽舄(鞋)一雙,皆晉宋遺蹟。又有木、米、鹽、醬等池,言剏(創)寺時,諸物皆從此出雲。舊額雲‘江東第二禪林’。按繁昌縣南唐時析南陵分置,在唐時尚屬南陵。”《嘉靖寧國府志》卷四〈次舍紀·南陵縣·隱靜寺〉摘句。《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亦載。此詩清·黃鍚珪《李太白編年詩集目錄》第十二卷注“天寶十三年(754年)九月,白復游宣城作。”黃鍚鍚珪《李太白年譜》同年載:“中秋後(白)又游宣城、南陵、青陽、秋浦等處。” 舄,鞋也。單底為履,復底著木者為舄,這裡作頻伽舄,應誤,他志均作‘鳥’。佛籍頻伽鳥,又作妙音鳥,此鳥常住極樂淨土。)
李白簡介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隴西成紀人。約於神龍初(705年)遷居蜀中綿州彰明(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天寶元年(742年),白四十二歲,應詔由南陵至長安,任翰林供奉。因蔑視權貴,三年(744年)三月遭讒出京。六年(747年)至當塗。十二年(753年),白五十三歲,游宣城敬亭山及涇縣陵陽山水,秋浦之清溪、大樓山、黃山等。十三年(754年)秋後,又游宣城、南陵、青陽、秋浦。至德元年(756年)永王璘以抗敵為由,在江陵起兵,以企擴張自己勢力,李白被邀參加了永王幕府。至德二年(757年)永王璘兵敗獲罪,李白被流放夜郎(唐時約在今貴州桐梓、正安兩縣間),途中遇赦,折返當塗,依族叔當塗令李陽冰。寶應元年(762年)逝於當塗,時年六十二歲。
李白一生創作大量詩篇,歌播盛唐之音。批判腐朽統治集團,描寫壯麗山河。詩風雄偉豪放,音韻和諧多變,善於從民歌和神話中吸取營養,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也時有縱情享樂,出世求仙的思想流露。歷朝都有其詩文集,刊刻傳流。
四、《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十一〈藝文詩〉唐·張佑〈隱靜寺〉(五言律):“松徑上登攀,竹深煙靄間。合流廚下水,對聳殿前山。澗壑鳥聲回,泉源僧步閒。更憐飛一錫,天外與雲還。”
(《嘉靖寧國府志》卷四,摘句。)
張佑簡介 不詳。
五、《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十一〈藝文詩〉宋·楊傑〈隱靜寺〉(五言律):“五嶺碧崔嵬,雲深隔世塵。寺從梁氏建,僧自梵天來。錫井三泉迸,松門十里開。如今渡江者,見說不浮杯”。
(《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亦載。)
楊傑簡介 楊傑,無為人。字次公,自號無為子。宋嘉祐四年(1059年)進士。歷任太常、禮部員外郎、潤州州官、兩浙提點刑獄。愛好山水,常以山水為題材進行創作。七十歲卒。一生創作甚豐,惜大多散失。南宋趙世粲蒐集其遺作,編成《無為集》十五卷。
六、《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十二〈藝文詩〉唐·釋清塞〈隱靜寺夜宿〉(七言律):“一宿五峰杯渡寺,虛廊中夜磬聲分。疎林未落上方月,深澗忽生平地雲。幽鳥背泉棲靜境,遠人當燭想遺文。暫來此地歇前足,望斷故山滄海濆。”
(《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亦載。)
釋清塞 唐代僧人,余不詳。
七、《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十二〈藝文詩〉宋·周紫芝〈隱靜寺〉(七言律):“短策贏驂山路長,松陰十里午風涼。飛來一水自碧落,屹立五峰叢上方。清鳥也隨人聽法,老僧聊為客燃香。泉聲洗枕渾如雨,月色沁寒山滿霜。”
(《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亦載。)
周紫芝簡介 周紫芝(1082-1155年),宣城人。字少隱,號竹坡。少家貧,嗜學益苦。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廷對第三,歷官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知興國軍。為政簡靜不擾而事亦治,秩滿奉祀,居廬山。著有《太倉秭米集》七十卷、《竹坡詞》三卷、《竹坡詩話》三卷、《楚碎贅說》四卷。
八、《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十三〈藝文詩〉清·梁延年〈隱靜禪林〉(七言絕):“頻伽青鳥宿孤峰,洞口猿啼午夜鐘。杯渡千年人去遠,至今猶說六朝松。”
(《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載,此為梁延年〈繁昌十景〉詩之一。)
梁延年簡介 字九如,遼東舉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任繁昌知縣,主修縣誌。余不詳。
九、《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清·夏之符詠隱靜山峰(五言古)三首:其一〈鳴磬峰〉“無句作輕玉,千尺柱蒼雯。萬象正寂寞,一聲飄斷雲。誰為拊天風,中有成化君。誰使諸世間,時時出聲聞。吹落夢繾綣,颺開山氤氳。山花忽自飛,流泉故沄沄。門前荷蕢者,徙倚何殷勤。”其二〈桂月峰〉“疊嶂碧峨嵯,原從月中樹。斫卻讓清光,青天高一厝。根株削寒鐵,葩萼幼菌蕗。空翠照人間,清輝標月路。月姐駕輕軿,石爛無忘故。但聞猿夜啼,徘徊不能去。”
其三〈行道峰〉“象教自東來,神僧以杯渡。振錫走群山,悲慈人不悟。手出一拳石,幻作千仞塑。頗有道人裝,略飾袈裟具。同著西來履,遍踏震旦路。震旦行已遍,神僧幾時去?衣缽有單傳,扁收賴煙霧。”
夏之符簡介 夏之符,當塗人。字玹伯、元伯,別號天山老人。明末庠生。砥行績學。清初曾修《太平府志》,後遭忌中廢。刪其志稿,撰成《姑孰備考》八卷。其中亦收所著詩文三卷,名為《鄉音集》。
十、《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宋·楊傑〈碧霄峰〉(五言古)一首:“岩深映碧蘿,金鬣弄寒波。莫念江湖好,江湖風浪多。”
(詩題後原注峰“下有泉,產金鬣魚。”)
楊傑簡介 見本節詩五。
十一、《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明·嚴允諧〈隱靜僧歸〉(七言古)一首:“五峰雙澗天安排,昔年老僧杯渡來。精籃樓閣俱劫灰,大眾五百安在哉。廢久能令信者哀,泰來否往如輪廻。高僧復歸檀施開,世尊龍像登蓮台。”
嚴允諧簡介 嚴允諧,明時繁昌教諭。明洪熙元年(1425年)贈中順大夫。余不詳。
十二、《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陳泰〈頻伽鳥〉(七言古)一首。序為:“頻伽妙音鳥也。形如鸜鵒,聲似黃鸝,育自海外。昔杯渡禪師攜一雙隱靜寺中,雛成即去。數百年止見其二。雲邑宰陳公招飲,道及此鳥,爰作是詩。”詩云:“我昔頻游隱靜山,空山古路曲曲環。忽聞好鳥鳴澗戶,雲是頻伽意態閒。如來說法喜仙音,空外傳聲悅眾心。貝多樹上三更月,佛火禪龕深復深。杯渡遺松成劫土,朗公殘橘飄寒雨。只有此鳥自去來,棲止一雙忘今古。肅肅空堂飛怖鴿,何似伽陵獨清越。我公學道同維摩,現身宰官與眾說。”
(詩中“朗公殘橘飄寒雨”句後,原注有“寺昔有杯渡松、朗公橘。今橘尚存,而松已無矣。”)
陳泰簡介 繁昌人,余不詳。
十三、《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清·閔其景,〈杯渡松〉(七言絕)一首:“龍螭雙鎖梵門幽,老乾紆盤杯渡留。佛果不隨凡種播,蒼涼時掛白雲頭。”
閔其景簡介 閔其景,清人,字行甫。少入府庠,家貧授經自給,性至孝,歷任邑令重之,七十餘卒。
十四、《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徐持〈游隱靜〉(七言絕)一首:“鳥歸山靜人煙寂,樹隱溪回石徑斜。不是屐聲驚犬吠,隔林何處覓僧家。”
徐持簡介 不詳
十五、《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唐·釋清塞〈入隱靜寺途中作〉(五言律):“亂雲迷遠寺,入路認青松。鳥道緣巢影,僧鞵印雪蹤。草煙連野燒,溪霧隔霜鐘。更遇樵人問,猶言過幾峰。”
釋清塞 唐代僧人,余不詳。
十六、《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明·郝一楷〈和李太白隱靜寺〉(五言律)一首:“杯渡千年偈,泥牛一塔蹤。西歸何處履,東指舊時松。古殿生叢棘,空山立數峰。坐看身世寂,幽鳥忽來逢。”
郝一楷簡介 郝一楷,字心型,繁昌金峨上鄉人。明天啟七年(1627年)舉人,屢困公車。隱居三十餘年,閉門絕跡,壽八十一而終。
十七、《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清·戴之瑾〈頻伽鳥〉(五言律)一首:“可亦因杯渡,西來有別蹤。泉常飲五老,木自擇雙松。性狎僧台食,音清佛地峰。滄桑千古事,惟爾歲相逢。”
戴之瑾簡介 戴之瑾,字其懷,號長溪,太湖人。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歲貢生,授繁昌訓導。著有《叢桂樓詩集》。
十八、《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陳泰〈登隱靜山絕頂〉(五言律)一首:“極目看無際,披襟興自賒。村煙連遠岫,江水隔晴霞。萬木低如薺,群峰簇似花。攀藤下危石,一徑白雲斜。”
陳泰簡介 繁昌人,余不詳
十九、《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唐·張喬〈隱靜寺閣〉(七言律)一首:“誰家煙徑長莓苔,金碧虛闌竹上開。流水遠分山色斷,清猿時帶角聲來。六朝明月惟詩在,三楚孤江有雁回。達理殆應少惆悵,僧閒因得話天台。”
張喬簡介 張喬,南陵人(民國二十七年《九華山志》,作秋浦人)。少與許棠受業於薛能門下。有詩名,擅長律詩。與許棠、俞坦之、劇燕、任濤、張蟾、鄭谷、李棲遠、李昌符等人,號稱“詩壇十哲”。唐鹹通十二年(871年),應京兆府解,作詩稱最。大順元年(890年)登進士第。黃巢起兵,與伍喬、杜荀鶴、許裳等避居九華山,互相倡詠。著詩二卷,載《全唐詩》卷六三八至六三九。
二十、《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明·郝一楷〈隱靜寺觀太白碑〉(七言律)一首:“結伴探奇路不迷,千峰崪嵂集招提。建緣杯渡來梁季,山買深公自晉西。野筱拂雲欹古閣,寒松積雪郁深溪。何年斷碣叢苔蘚,翠蝕青蓮彩筆題。”
郝一楷簡介 見本節詩十六。
二十一、《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李觀瀾〈題隱靜寺壁〉(七言律)一首:“五峰秀拔倚晴空,卜築何年立梵宮。飛閣流丹迷澗壑,浮嵐滴翠濕簾櫳。巢松鶴唳三生石,嘯月猿聽半夜鐘。我復題詩寫佳趣,它時還擬碧紗籠。”
李觀瀾簡介 不詳。
二十二、《道光繁昌縣誌》卷十七〈藝文志·詩〉古傳海〈游隱靜寺〉(七言律)一首:“山溪盤曲水潺湲,系馬橋西謁世尊。積蘚碑橫衰草砌,負喧僧依夕陽門。已無杯渡來松徑,空有頻伽喚竹村。最是令人惆悵處,一聲清磬出荒垣。”
古傳海簡介 《道光繁昌縣誌》載郡庠生,余不詳。

第五、繪畫

清初姑孰畫派領袖蕭雲從(尺木)《太平山水詩畫》(即《太平山水圖》)中,刻繪有繁昌十三景圖。其中隱靜山〈五峰圖〉,圖繪碧霄、桂月、鳴磬、紫氣、行道五峰,峰下為隱靜寺。詩題為唐·李白〈送通禪師還隱靜寺〉詩。詩見本資料輯錄〈四、詩歌·三〉。
以上名山二,古蹟四,高僧四,詩歌二四,繪圖一,合輯三五止。
2006.5.18

附一

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湯一玄整理《高僧侍》卷第十〈神異下〉:
宋京師杯度(全文)
杯度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度水,因而為目。初見在冀州。不修細行,神力卓越,世莫測其由來。嘗於北方寄宿一家,家有一金像,度竊而將去,家主覺而追之,見度徐行,走馬逐而不及。至孟津河浮木杯於水,憑之渡河,無假風棹,輕疾如飛。俄而度岸,達於京師。見時可年四十許,帶索繿縷,殆不蔽身。言語出沒,喜怒不均。或嚴冰扣凍而灑浴,或著屐上床,或徒行入市。唯荷一蘆圌子,更無餘物。乍往延賢寺法意道人處,意以別房待之。後欲往延步江,於江側就航,人告度,不肯載之。復累足杯中,顧眄吟詠,杯自然流,直度北岸,行向廣陵。
遇村舍有李家八關齋,先不相識,乃直入齋堂而坐,置蘆圌於中庭。眾以其形陋,無恭敬心。李見蘆圌當道,欲移置牆邊,數人舉不能動。度食竟,提之而去,笑曰:“四天王李家。”於時有一豎子,窺其圌中,見四小兒並長數寸,面目端正,衣裳鮮潔,於是追覓不知所在。後三日,乃見在西界蒙籠樹下坐,李跪拜請還家,月日供養。度不甚持齋,飲酒噉肉,至於辛鱠,與俗不殊。百姓奉上,或受不受。沛國劉興伯為兗州刺史,遣使要之,負圌而來。興伯使人舉視,十餘人不勝。伯自看,唯見一敗納及一木杯。後還李家,復得三十餘日。清旦忽云:“欲得一袈裟,中時令辦。”李即經營,至中未成。度雲暫出,至冥不反。合境聞有異香,疑之為怪。處處覓度,乃見在北岩下,鋪敗袈裟於地,臥之而死。頭前腳後,皆生蓮華,華極鮮香,一夕而萎,邑人共殯葬之。生數日有人從北來雲,見度負蘆圌行向彭城。乃共開棺,唯見靴履。
既至彭城,遇有白衣黃欣,深信佛法,見度禮拜,請還家。其家至貧,但有麥飯而已,度甘之怡然。止得半年,忽語欣雲“可覓蘆圌三十六枚,吾須用之。”答云:“此間正可有十枚,貧無以買,恐不盡辦。”度曰:“汝旦檢覓,宅中應有。”欣即窮檢,果得三十六枚,列之庭中。雖有其數,亦多破敗。比欣次第熟視,皆已新完。度密封之,因語欣令開,乃見錢帛皆滿,可堪百許萬。誠者謂是杯度分身他土,所得 施,回以施欣,欣受之皆為功德。經一年許,度辭去,欣為辦糧食,明晨見糧食具存,不知度所在。
經一月許,復至京師。時潮溝有朱文殊者,少奉法,度多來其家。文殊謂度云:“弟子脫捨身沒苦,願見救濟。脫在好處,願為法侶。”度不答。文殊喜曰:“佛法默然,已為許矣。”後東遊入吳郡。路見釣魚師,因就乞魚,魚師施一餵者。度手弄反覆,還投水中,游泳而去。又見魚網師,更從乞魚。網師瞋罵不與,度乃捻取兩石子擲水中,俄而有兩水牛斗其網中,網既碎敗,不復見牛,度亦已隱。行至松江,乃仰蓋於水中,乘而度岸。經涉會稽、剡縣,登天台山,數月而反京師。
時有外國道人名僧佉吒,寄都下長乾寺住。有客僧僧悟者,與吒同房。宿於窗隙中,見吒取寺剎捧之入雲,然後將下。悟不敢言,但深加敬仰。時有一人,姓張名奴,不知何許人。不甚見食,而常自肥悅,冬夏常著單布衣。佉吒在路行,見張奴欣然而笑。佉吒曰:“吾東見蔡豚,南訊馬生,北遇王年,今欲就杯度,乃與子相見耶。”張奴乃題槐樹而歌曰:“蒙蒙大象內,照曜實顯彰。何事迷昏子,縱惑自招殃。樂所少人往,苦道若翻囊。不有松柏操,何用擬風霜。閒預紫煙表,長歌出昊蒼。澄靈無色外,應見有緣鄉。歲曜毗漢後,辰麗輔殷王。伊余非二仙,晦跡於九方。亦見流俗子,觸眼致酸傷。略謠觀有念,寧曰盡矜章。”佉吒曰:“前見先生禪思幽岫,一坐百齡。大悲薰心,靖念枯骨。”亦題頌曰:“悠悠世事,或滋損益。使欲塵神,橫生悅懌。惟此哲人,淵覺先見。思形浮沫,矚影遄電。累躓聲華,蔑醜章弁。視色悟空,玩物傷變。舍紛絕有,斷習除戀。青條曲蔭,白茅以薦。依畦啜麻,鄰崖飲洊。慧定計照,妙真曰眷。慈悲有增,深想無倦。”言竟各去。爾後月日,不復見此二人。傳者雲,將僧悟共之南嶽不反。張奴與杯度相見,甚有所敘,人所不解。
度猶停都少時,游止無定,請召,或往不往。時南州有陳家,頗有衣食,度往其家,甚見料理。聞都下復有一杯度,陳家父子五人,鹹不信,故下都看之,果如其家杯度,形相一種。陳為設一合蜜姜,及刀子熏陸香手巾等,度即食蜜姜都盡,餘物宛在膝前。其父子五人,恐是其家杯度,即留二弟停都守視,餘三人還家,家中杯度如舊,膝前亦有香刀子等,但不噉蜜姜為異。乃語陳云:“刀子鈍,可為磨之。”二弟都還,雲彼度已移靈鷲寺。其家度忽求黃紙兩幅作書,書不成字,契約其背。陳問:“上人作何券書。”度不答,竟莫測其然。
時吳郡民朱靈期使高驪還,值風舶飄,經九日至一洲邊。洲上有山,山甚高大,入山採薪,見有人路,靈期乃將數人隨路告乞,行十餘里,聞磬聲香菸,於是共稱佛禮拜。須臾見一寺甚光麗,多是七寶荘嚴,見有十餘僧,皆是石人,不動不搖,乃共禮拜還反行。步少許,聞唱導聲,還往更看,猶是石人。靈期等相謂:“此是聖僧,吾等罪人不能得見。”因共竭誠懺悔。更往,乃見真人,為期等設食。食味是菜,而香美不同世。食竟,共叩頭禮拜,乞速還至鄉。有一僧云:“此間去都,乃二十餘萬里。但令至心,不憂不速也。”因問期云:“識杯度道人不。”答言:“甚識。”因指北壁有一囊掛錫杖及缽云:“此是杯度許,今因君以缽與之。”並作書著函中。別有一青竹杖,語言:“但擲此杖置舫前水中,閉船靜坐,不假勞力,必令速至。”於是辭別,令一沙彌送至門上,語言:“此道去,行七里便至舫,不須從先路也。”如言西轉,行七里許至舫,即具如所示。唯聞舫從山頂樹木上過,都不見水。經三日,至石頭淮而住,亦不復見竹杖所在。舫入淮至朱雀門,乃見杯度騎大船欄以杖捶之,曰:“馬馬何不行。”觀者甚多。靈期等在舫遙禮之,度有自下舫取書並缽,開書視之,字無人識者。度大笑曰:“使我還耶。”取缽擲雲中,還接之,云:“我不見此缽四千年矣。”度多在延賢寺法意處。時世以此缽異物,競往觀之。一說云:靈期舫漂至一窮山,遇見一僧來云:“是度上弟子,昔持師缽而死治城寺,今因君以缽還師,但令一人擎缽舫前,一人正拕,自安隱至也。”期如所教,果獲全濟。時南州杯度當其騎欄之日,爾日早出,至晚不還。陳氏明旦見門扇上有青書六字云:“福德門,靈人降。”字劣可識,其家杯度遂絕跡矣。
都下杯度猶去來山邑,多行神呪。時庾常婢偷物而叛,四追不擒,乃問度,度云:“已死在金城江邊空冢中。”往看,果如所言。孔寧子時為黃門侍郎,在廨患痢,遣信請度。度呪竟云:“難差。見有四鬼,皆被傷截。”寧子泣曰:“昔孫恩作亂,家為軍人所破,二親及叔,皆被痛酷。”寧子果死。又有齊諧妻胡母氏病,眾治不愈,後請僧設齋,齋坐有僧聰道人,勸迎杯度。度既至,一呪病者即愈,齊諧伏事為師,因為作傳,記其從來神異,大略與上同也。
元嘉三年(426年)九月,辭諧入京,留一萬錢物寄諧,倩為營齋,於是別去。行至赤山湖,患痢而死。諧即為營齋,並接屍還葬建業之覆舟山。至四年(427年),有吳興邵信者,甚奉法,遇傷寒病,無人敢看,乃悲泣念觀音。忽見一僧來,雲是杯度弟子,語云:“莫優,家師尋來相看。”答云:“度師已死,何容得來。”道人云:“來復何難。”便衣帶頭出一合許散與服之,病即差。又有杜僧哀者,住在南岡下,昔經伏事杯度。兒病甚篤,乃思念恨不得度練神呪。明日忽見度來,言語如常,即為呪,病者便愈。
至五年(428年)三月八日,度復來齊諧家,呂道慧、聞人怛之、杜天期、水丘熙等並共見,皆大驚,即起禮拜。度語眾人言:“年當大凶,可勤修福業。法意道人甚有德,可往就其修立故寺,以禳災禍也。”須臾聞,上有一僧喚度,度便辭去,云:“貧道當向交、廣之間,不復來也。”齊諧等拜送殷勤,於是絕跡。頃世亦言時有見者,既未的其事,故無可傳也。
(引自中華書局中國佛教典籍選刊《高僧傳》1992年10月版P378-385。唐·道世撰集《法苑珠林》卷三十一、卷六十一,有以上內容。)

附二

高僧傳》卷第九、卷第十,記載佛教高僧,行事有諸端神異,如何看待這類記載。兩卷後結論所言,當對這一問題有所啟迪。茲將“結論”全文引錄如下,以供參閱:
論曰:神道之為化也,蓋以抑夸強,摧侮慢,挫凶銳,解塵紛。至若飛輪御寶,則善信歸降,竦石參煙,則力士潛伏。當知至治無心,剛柔在化。自晉惠失政,懷、愍播遷,中州寇盪,群羯亂交,淵、曜纂虐於前,勒、虎潛凶於後。郡國分崩,民遭屠炭。澄公憫鋒鏑之方始,痛刑害之未央。遂彰神化於葛陂,騁懸記於襄、鄴。籍秘呪而濟將盡,擬香氣而拔臨危。瞻鈴映掌,坐定吉凶。終令二石稽首,荒裔子來,澤潤蒼萠,固無以校也。其後佛調、耆域、涉公、杯度等,或韜光晦影,俯同迷俗;或顯現神奇,遙記方兆;或死而更生,或窆後空墩。靈跡怪詭,莫測其然。但典章不同,袪取亦異。至如劉安、李脫,書史則以為謀僣妖盪,仙錄則以為羽化雲翔。夫理之所貴者合道也,事之所貴者濟物也。故權者反常而合道,利用以成務。然前傳所紀,其詳莫究。或由法身應感,或是遁仙高逸。但使一介兼人,便足矣。至如慧則之感香瓮,能致痼疾消療;史宗之過漁梁,乃令潛鱗得命。白足臨刃不傷,遺法為之更始。保志分身圓戶,帝王以之加信。光雖和而弗污其體,塵雖同而弗渝其真。故先代文紀,並見宗錄。若其夸炫方伎,左道亂時。因神藥而高飛,藉芳芝而壽考。與夫雞鳴雲中,狗吠天上,蛇鵠不死,龜靈千年,曾是為異乎。
(引自中華書局佛教典籍選刊《高僧傳》1992年10月版398-39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