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共生壺,又名五色共生紫砂壺,是紫砂壺的一種,是中國明代時大彬五色共生壺材藝傳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色共生壺
- 別名:五色共生紫砂壺
- 起源:中國明代
- 開山鼻祖:時大彬
起源,材料,工藝,傳承,
起源
五色共生紫砂壺是中國明代時大彬五色共生壺材藝傳承。時大彬,字少山(1573-1648),明代萬曆至清代順治年間人,是紫砂“四大家”之一時朋的兒子,與龔春、陳鳴遠並稱紫砂三大名匠,他也是紫砂壺史上使用五色共生礦料最擅長、具有特別貢獻的一代名匠,古人稱之為“砂粗質古肌理勻”,也是運用五色共生紫砂礦料製作五色共生壺的開山鼻祖。
材料
五色共生礦:中國紫砂礦料中極為稀少的一種共融礦料,指的就是自然的紅泥、綠泥、降坡泥、段泥、紫泥等等,甚至更多不同品種的礦料蘊藏在同層面結構的共融礦。自然礦共生在一起,二種以上或三五種甚至七八種不等,成頁岩狀的都稱之為共生礦,但最珍貴的、最精彩,也是比較難見到在一寸之厚度左右,甚至更薄一些的礦層裡面能夾五種以上或者更多的共融礦,稱得上標準的五色共生礦,通過製作茶壺,所呈現的砂色效果,會更燦爛奇幻。
五色共生礦,在明代首先被時大彬開發和利用,因為時大彬有條件在山體淺表層開採到五色共生礦,而他也是最早發現這共生礦所帶來的五彩繽紛的砂色效果,並摸索出了用古代原始的煉泥方式和原始的成型技法。
工藝
五色共生紫砂壺全部採用黃龍山五色共生礦料,運用古法練泥手段,採用高溫窯火技術製作,將粗砂顆粒的棵胎砂色表達五色共生紫砂壺的淋漓盡致,以返樸歸真為紫砂藝術風格,通過窯火的溫度變化,使得壺身呈現出多種砂料的質感美,粗砂顆粒在包漿下熠熠生輝,有淨化水質的作用,透氣性極佳,故無砂土氣,色香味皆蘊,即不奪色,又無熟湯氣,用水擦壺,自發黯然之光,光可鑑人,這些都是有很好的透氣性帶來的。
一般紫砂壺正常的燒成溫度在1100℃~1200℃範圍內,五色共生紫砂壺一般的燒制溫度控制在1200℃~1350℃,收縮率為15%-18%之間。
從礦層中開採出的原礦泥,俗稱“生泥”。須經加工成成品泥,俗稱“熟泥”。“熟泥”後方能製作坯件,從“生泥”加工成“熟泥需經風化→選料→攤曬→粉碎一過篩一配比→水拌→槌練和真空一陳腐等環節。
風化:推放一定的時間,讓其自然風化後,才進行加工處理,紫砂土屬黏土石英一雲母系陶土,有的黏土物比例重、易碎,有的黏土物比例小、質堅如石,然而觸風日即化,所以自然風化省時省力。
攤曬:攤曬主要是為了脫乾水份,便於春杵、石磨、機械粉碎等,通過攤曬仍能自然裂開分解成大小適宜的顆粒,不能自然分解的可通過人工敲擊,使之分解成大小適宜的顆粒,攤曬時可以把紫砂土中的老塊、夾石、廢土以及明顯的含硫、含鐵物質等剔除。
粉碎:通過春杵、手拉石磨等古老方式進行的。破碎機主要用來破碎較大塊的物料,成品顆粒要求不超過0.6~0.5m/m(30目~35目),現有工藝一般在0.1~0.3m/m(50目~80目)。
篩分:經過粉碎後的紫砂土,顆粒粗細不一,需根據泥料的物理性能和對作品的質感,要求具體粗細程度,即目數,就是每平方英寸篩網的孔數。孔數越多,目數越大。孔數越小,顆粒越細,反之則顆粒越粗。
水拌:選定的泥料通過配比後,使之成為可以用來製作紫砂器具和熟泥,需要加水拌和,進行揉、捏、槌等,所加水量要適宜,控制在15%~20%,即要讓泥料充分吸收水分,又要擠壓出泥料中多餘的水分,水拌一直要進行到泥料中的黏土和內部的團粒充分結合後,泥料既不粘手,切開斷面又明亮光滑,才算完成。事實上水分的吸收不可能一步到位,尚需通過陳腐來完成。
真空:抽真空的目的主要是排除泥料內的空氣,均勻泥料內的水分,物理上改變泥性,空氣的祛除和水分的均勻,對生坯加工製作和燒制都會有影響,抽真空能提高制泥的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
陳腐:陳腐的作用就是使礦料在氧條件下充足吸收水分,使之徹底分化裂解,增加其自然細度,讓泥料結構的精華(矽、鉀、鈉等天然成分)得以儘量浸出外移,即可改善泥粒性能,增加可塑性,也能使泥料經過燒成後潤濕可親,顏色溫潤可愛,陳腐一般在六個月以上。
傳承
五色共生壺自明代後絕跡,因其特殊地位及對紫砂最基本的魂與根的展現,李氏家族發掘這門技藝,通過幾十年的礦料研究,使得後人能夠欣賞失傳已久的明砂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