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節龍

五節龍

五節龍是一種古老的民俗舞蹈。流傳於陝西省勉縣新鋪鄉、城固縣原公鎮以及漢中市,整個龍體由五節組成,即龍頭、龍尾各一節,龍身為三節。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五節龍
  • 地理標誌:陝西
簡介,現狀,

簡介

作為一種民俗文化,五節龍主要是在春節鬧社火和過去舉辦廟會時,伴同其它民間社火同場演出,表演時,由一人執耍寶珠棍(也叫“繡球”、“火彈子”)在前導引。舞龍者一人手執龍頭,其餘二人雙手各執一節龍體,在“龍翻滾”中上場。表演一般由兩條龍組成,豐富了色彩、畫面並渲染了氣氛。表演中,由於增加了在長條凳、方桌上的各種技巧,擴大表演空間,加強了立體感,使舞蹈更為熱烈、歡快。舞至高潮時,還施放煙火,以烘托氣氛,使龍舞表演具有騰雲駕霧的意境。
五節龍既有一般彩龍、火龍的表演動律,又由於龍體結構的小巧,使表演更為輕盈活潑,瀟灑飄逸,如:“龍翻滾”、“龍戲珠”、“高台戲水”、“二龍搶寶”、“彩虹飛架”、“龍行雲”等,突出了龍的形象和獨有的靈巧特色。耍寶人近似武生裝扮,動作豪爽,擔任領舞和指揮,通過以寶引龍,二龍爭寶以及與龍的嬉戲逗趣,使整個表演和諧統一、起伏有致,民間藝人在多年的表演實踐中,總結舞龍要領為“拉、順、送”三字,即;“拉力小,龍不行(走);順力大,龍不成(不像);送力不均,龍變形。”這是表演五節龍的經驗總結。要求三個舞龍者表演時節奏統一、力度均衡、動作協調、步履一致,做到動、靜分明,快、慢有序,起伏跌宕,對比鮮明,方能塑造出時而騰空翱翔、威武矯健,時而舒展優美、莊重安詳等龍的各種神情體態。
五節龍用打擊樂伴奏,有時加進一種獨特的“二馬駒”(民間長號)吹奏,儘管只是幾聲嘶鳴,卻有力地烘託了氣氛。伴奏中,要求節奏歡快、情緒熱烈。

現狀

關於五節龍的起源,據當地民眾介紹,是建國前由修築川陝公路的四川民工帶到漢中演出的“三節龍”,經當地新鋪鄉的民眾學會後編排發展的。由於它結構簡單,道具輕便,動作豐富,氣氛強烈,因而受到當地民眾的歡迎。建國後的五十年代、七十年代進行過多次加工,並搬上舞台,在參加省、地民間藝術會演中多次獲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