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等爵制

五等爵位制是魏晉時期司馬師委託裴秀制定的。

五等爵制的制定和九品中正制的蛻變是門閥形成的政治條件。五等爵位制是司馬師委託裴秀制定的。史載:“(裴)秀議五等之爵,自騎督已上六百餘人皆封。”受封者均是實力雄厚的土族,最大的是賈、裴、王三家。五等爵制制定以後,便成了西晉九品中正制選人的依據。
這時,曹丕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已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主要是由於中正官職逐漸被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僚所把持,使這制度成為他們培 植門閥家族勢力的重要工具。此時“台閣選舉,塗塞耳目,九品訪人,唯問中正”。而中正官則“計資定品”四,只重門第,不再注重鄉議(德行)。 這樣,九品中正制已不再是真正選拔人才的途徑,而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公門有公,卿門有卿”的局面。對此一些直臣曾給予嚴厲抨擊,司隸校尉劉毅上書論九品中正之“八損”,建議“罷中正,除九品”;司徒衛瓘等也上疏要求廢除九品,“復古鄉議里選”,但晉武帝藉口“法寬有由,積之在素”回,繼續實行這制度,使門閥士族壟斷政治的現象愈來愈嚴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