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民歌

五河民歌

五河民歌是流傳於安徽省五河縣及周邊地區的一種傳統民歌形式。有勞動號子、秧歌(田歌)和小調三大類,其中以小調類的民歌最多,也最具有特色。五河民歌的表現以演唱和白口為主,兼有獨唱、對唱、說唱、小演唱等表演方式,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淮河流域傳統民間音樂文化典型代表之一。對於豐富和完善中國民歌寶庫和中國音樂史的研究都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河民歌
  • 分類:民歌
  • 地區:安徽
歷史淵源,分布區域,基本內容,表現形式,調式特點,伴奏形式,基本特徵,主要價值,遺產保護,代表作品,非遺信息,五河民歌動態,五河民歌《摘石榴》再獲殊榮,五河民歌之鄉亮起翩躚舞姿,

歷史淵源

五河民歌的歷史記載最早見於1458年(明天順二年)所修縣誌。《五河縣誌·風俗》記載:“除夕前二三日小兒打腰鼓唱山歌來往各村謂之迎年……”;“民間插柳於門斷葷腥茹素小兒作泥龍舁之作商羊舞而歌於村市……”;“三月建辰……清明民間祭祀掃墓官祭歷壇請城隍出巡百戲競作舉國若狂歌舞燈采三日而畢”五河民歌不僅志有所述,在治域美景中也打上了民歌的烙印。《五河縣誌·古蹟》記載了歷史上精典的五河八景:“……南浦漁歌北原牧唱……東溝魚唱西壩農歌”。因此,五河民歌在明代從題材、體裁、內容和形式上都已經具有了豐富的內涵,專門的祭祀歌已經存在,民間的兒歌、山歌遍及村市。
圖2 五河民歌手民間街頭表演圖2 五河民歌手民間街頭表演
“五河民歌”的命名和提法是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20世紀50年代初,以《摘石榴》參加華東地區會演獲獎的影響而得名。

分布區域

五河民歌集中分布在安徽省五河鳳陽蚌埠及周邊地區。
五河民歌發源於五河縣小溪鎮,小溪鎮原屬鳳陽縣,故鳳陽縣也盛行五河民歌,由於五河自古水路通暢,南北文化交流的頻繁,流行區域也在不斷地擴展和延伸,五河民歌在淮河中、下游兩省十幾個縣、市廣泛流傳,遠及山東省部分縣、市。

基本內容

表現形式

五河民歌種類多,曲目豐富。據21世紀初的初步普查統計有70餘首,類型有勞動號子秧歌(田歌)和小調三大類,其中以小調類的民歌最多,也最具有特色。五河民歌的表現以演唱和白口為主,兼有獨唱、對唱、說唱、小演唱等表演方式,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調式特點

五河地處淮北、淮南、蘇北交界之處,其語言、文化等方面,既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也受到吳文化和楚文化的影響。傳統民歌同樣也是在這樣特定的環境下產生髮展起來的。在五河民歌中,很多反應男女愛情的小調,其節奏平穩,小波浪式的旋律線條,短短的拖腔,形成了抒情性很強的曲調。但因其地處淮北邊緣,旋律中又包含著淮北那種侉腔侉調的原素。七度音程的大跳、在《送郎》、《長談》、《十二月調情》等很多小調中,不時的出現,因而形成了五河民歌在旋律上柔中有剛,剛柔兼濟的獨特風格。
圖3 五河縣兒童表演五河民歌圖3 五河縣兒童表演五河民歌
在調式上,五河民歌多為徵調式。如:《摘石榴》、《四季探妹》、《五更疼郎》等。但其中不少小調的調式,在旋律進行中相互交替。如:《四季頌淮北》開始是宮調式,後來轉入徵調式,但最後一句結束在羽音上,給人一種突如其來的新鮮感。使人覺得意猶未盡、意味深長。這種豐富的調式色彩,在五河民歌中也形成了其獨特風格。
五河民歌中,很多音樂主題,從節奏上、旋律線條上看都有著共同特點,如:《摘石榴》、《四季頌淮北》、《打菜苔》等。但由於用不同的手法表現和產生出來的旋律,使各自又獨具特色,分別有著不同的風味。這些歌曲應該視為地地道道的五河當地民歌。也有一些民歌是從外地流傳而來,如《八段景》、《虞美人》等。這些歌曲經過長期在五河地區流傳、演唱,已經改變了原來的面目,注入了當地的一些音平特色,被異化為具有五河特色的民歌。

伴奏形式

五河民歌演唱原以清唱為主,以後逐漸發展成為有伴奏的演唱,其相關器具可分為拉彈、吹奏、打擊3類。
1、拉彈類,主要是二胡,二胡多用蛇皮、黑魚皮自製而成,俗稱二蒙子(土語),個別也有使用自製的柳琴為伴奏工具。
2、吹奏類,主要是嗩吶、笛子、笙。
3、打擊類,主要以自制的梆子,簡單的就以木棒、碟子代替。

基本特徵

五河民歌在不斷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歸納其基本特徵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五河民歌在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吳、楚文化的交流中產生和發展,它的形成具有文化的多源性;
2、在民歌的類型和內容上,五河民歌既有當地的也有外來的,並存發展、不斷融合,最終形成五河民歌特有的藝術形式,帶有明顯共存性的特徵;
3、五河民歌在生產勞動和民俗活動中不斷發展完善,它的形成源於生活,顯示了與生產生活依存發展的依存性的特徵;
4、在藝術表演上,五河民歌既有即興隨意的一面,也有隨著生產勞動、民俗活動的不同階段形成固定曲目的程式性的特徵;
5、五河民歌的旋律和調式,融合南北風格形成了自己特色,旋律行進中柔中有剛、剛柔兼濟,調式色彩上巧妙轉承意味深長、意猶未盡,充分體現了藝術的兼容性;
6、五河民歌源於傳統民間生活,在勞動生活中拉著胡琴、手敲瓷碟抒發著豐收的喜悅和情感。而後逐步發展成為節日、春會、紅白喜事和其它禮俗活動不可缺少的活動方式,它真正的成為民眾的生活寄託和精神支柱,是民眾自娛自樂形式和民眾性的歌唱活動。
7、五河民歌的技藝性、表演性和藝人逐步“職業化”的特點。使其成為民間音樂文化的典型代表。

主要價值

五河民歌是五河及周邊地區,乃至沿淮及淮北地區優秀的傳統民間音樂文化的傑出代表,其主要價值為:
1、文化價值。五河民歌是淮河流域蘇皖交錯地區產生髮展起來的較為典型的傳統民間音樂文化,是沿淮人民天才創作性的典型代表之一,它既體現了五河地區的文化特色,也反映了文化交融的歷史脈搏,作為口頭傳承的非物質民間音樂文化的遺產,所蘊儲的文化空間、歷史風韻、傳統民俗文化構成對淮河流域文化的產生髮展以及文化構成的研究無疑是難得的寶貴財富。
2、學術價值:五河民歌是當地漢民族較完整系統的、具有典型藝術形式的傳統民歌,是用演唱方式表達複雜情緒和人物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之一。五河民歌作為淮河流域民間音樂文化典型代表之一,是浩瀚中國民歌大系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進一步保護、搶救和發掘五河民歌,對於豐富和完善中國民歌寶庫和中國音樂史的研究都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
3、實用價值。在縣域經濟建設中,樹立區域形象、打造文化品牌,五河民歌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搶救、發掘五河民歌,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豐富沿淮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的素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地區經濟發展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遺產保護

為保護五河民歌文化遺產,截止2010年,五河縣多次組織民歌手參加中國南北民歌擂台賽、中國原生民歌大賽、安徽省首屆農民歌會以及周邊省市的邀請演出。五河縣民歌專家還做客央視接受專訪《摘石榴》當場收錄進《中國民歌博物館》。五河民歌兩次應邀走進央視,現場演唱《摘石榴》、《打菜苔》、《五隻小船》、《八段錦》、《大米好吃要把秧栽》等曲目。此外,央視音樂頻道《民歌·中國》欄目三次到五河縣採風,製作的五個專題片二十多次播放,五河民歌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由於大多以口頭傳唱來完成,五河民歌的語言藝術、旋律結構均來自大自然和藝人的創作,每首歌因人而異,韻味風格也各有不同之處,對傳承人的保護顯得尤為突出。為完善傳承體系,五河縣撥出專門經費對五河民歌老藝人保護、傳承人培養,實施五河民歌“一十百千工程”,即有一個全中國知名歌手,十個優秀民歌傳承人,100個五河民歌業餘演出隊伍,1000個業餘民歌手。民歌還走進小學生課堂,截止2010年,該縣實驗國小、五河三小成為民歌小歌手培育基地,2004年開始,連續多次參加安徽全省少兒文藝調演。每年一屆的五河民歌歌會、五河春節聯歡晚會、廣場文化藝術節、清明傳統廟會等,為縣內的民歌藝人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代表作品

小調:《摘石榴》、《打菜苔》、《四季頌淮北》、《五河五條河》、《五隻小船》、《姐在塘崖洗白衣》、《花贊》、《虞美人》、《探妹妹》。
號子:《淮河大堤長又長》、《金山銀山收到家》、《起秧號子》、《牛號子》。
秧歌:《大米好吃要把秧栽》、《豐收年唱豐收歌》、《如今農村新事多》。

非遺信息

遺產級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號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民間音樂)
批准序號:575
遺產編號:Ⅱ-76
項目名稱:五河民歌
申報單位:安徽省五河縣。

五河民歌動態

五河民歌《摘石榴》再獲殊榮

2012年9月份,由國家文化部主辦,中國大眾音樂協會、中國音樂家俱樂部、中國音樂家網、香港金紫荊音樂基金會等部門協辦的“2012音樂.中國杯”全國音樂大賽在北京舉行。經過激烈角逐,我縣民歌傳承人薛勝友、王芹演唱的五河民歌《摘石榴》獲大賽銀獎。使五河民歌的知名度進一步提高,為五河民歌的傳承又添一筆濃墨重彩。
五河民歌

五河民歌之鄉亮起翩躚舞姿

2013年3月8日下午,來自明光市古沛鎮和五河縣小溪鎮小溪村的女子舞蹈隊正在五河民歌發源地小溪村PK廣場舞,現場數百人觀看,不時暴發陣陣掌聲。這是為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小溪鎮小溪村女子廣場舞蹈隊邀請友鄰明光市古沛鎮女子舞蹈隊為當地民眾奉獻的一道精美節日“大餐”。
隨著農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廣大農民對精神文化的需要日益高漲。小溪鎮因勢利導,首先在五河民歌《摘石榴》的發源地小溪村組建培訓了一支女子舞蹈骨幹,進行廣場舞示範表演,並迅速發展到150多人的舞蹈愛好者參加,並經常和友鄰鄉鎮進行切蹉表演,成為小溪村的一道靚麗的風景。
五河民歌參加台灣親情專題片錄製
2013年5月20日下午,五河縣的國家級非遺項目五河民歌和另兩項錢桿舞、旱船舞等省級非遺在蚌埠科學文化宮參加了台灣“萬里江山,大陸尋奇”專題片錄製,燕對三項非遺項目的傳承人進行了採訪。
台灣“萬里江山,大陸尋奇”專題片攝製組於5月18日下午抵達蚌埠。該節目是大陸對台文化交流的一種方式,旨在向台灣人民展示大陸本土特色文化,讓台灣親人看到家鄉原汁原味的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