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口

位於安徽五河縣縣城南3公里,今名舊縣灣。宋鹹淳七年,在五河口鎮置淮安軍及五河縣,故又有故軍城、五河城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五河口
  • 地理位置:安徽五河縣縣城南
  • 形成日期:宋、金對峙期間
  • 舊稱:故軍城、五河城
這個古遺址初名五河口,立為五河口鎮大約形成於宋、金對峙期間。紹興十二年(1142年),宋金議和,以淮河為界,地屬金國。開禧北伐,二年(1206年),宋軍曾收復五河口。旋因失敗,復歸金。端平元年(1234年),金亡入宋。二年,遺民紛紛來歸,置隘使屯田。後為蒙古軍占領。1245年秋七月,南宋收復五河口。鹹淳七年六月,在五河口鎮置淮安軍及五河縣 ,屬淮南東路(治揚州,今為市區)。隨著蒙古軍向南推進,為蒙古軍占據,後改為元軍。至元九年(1272年)廢淮安軍,五河縣改屬招信(又寫成“昭信”)軍(路),五河口正式為縣城。故城初無城,明洪武元年(1368年)始築土城,周2公里50米。據舊《五河縣誌》說,“金岡山乃其南門。”此城在永樂元年(1403年)被淮水沖毀,遺址今已不存,徙治西北部,也遺址不存,後人稱這一帶為舊縣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