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志所勝

運用五行生剋理論,推到得出五志之間的相勝關係,即恐勝喜,憂勝怒,怒勝思,喜勝憂,思勝恐。是臨床指導情志療法的基本原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志所勝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出處:《黃帝內經》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恐勝喜,憂勝怒,怒勝思,喜勝憂,思勝恐。

解讀

《素問·陽應象大論》中“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五志所勝是根據中醫五行學說,以五行配五志,在根據五行之間的生克規律推導而出。《內經》還提出了情志相勝法的治療原則,志相勝法在運用時不僅需要醫生有豐富的醫學和心理學知識,還需要患者的配合。《內徑》系統地闡述了情志相勝法的基本原理,這也是情志相勝法的首次提出。

中醫套用

五志所勝主要運用在情志療法上,對疾病進行輔助治療,具體如下:
1、 怒勝思
肝志為怒,脾志為思,肝屬木,脾屬土,木能克土,故曰怒勝思。
思為脾志,在五行屬土。正常的思維是一種生理現象,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本身並不帶有情感色彩。但“過思則氣結”,如對某些事情無法理解,或者對其結果無法預料,則會產生思慮、擔憂等情緒。因此《內經》有“思則氣結”、“怵惕思慮則傷神”等描述,並將之作為七情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當某些縈繞心際之事久思不決,或因案牘勞神而思慮過度,常可出現不思飲食、神情疲倦、胸膈滿悶、少氣懶言、失眠健忘、心悸和腹脹等思傷脾、脾失健運之類的症狀;有些長期從事腦力勞動工作的人,由於工作過度緊張,還可伴有失眠、健忘、心悸等心神失養之證,《甲乙經》認為這是“思發於脾而成於心”的緣故。怒為肝志,有助於肝氣的升發,使人們宣洩惡劣情緒的羈絆,從而重建其心理上的平衡。《素問·舉痛論》云:“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怒勝思,從五行角度解釋,為肝木克脾土的關係,而從臟腑的生理功能來看,肝氣的疏泄有助於運脾,以宣散氣結。
王冰注釋《素問·五運行大論》時提出:“怒則不思,忿而忘禍,則勝可知矣。思甚不解,以怒制之,調性之道也。”怒勝思的方法就是指設法使患者憤怒,如“以污辱欺罔之言觸之”,或故意違逆其心意,奪其所愛,使其怒髮衝冠,以克制其因思所致的情緒障礙及相關的軀體疾病,而達到忘思慮,解憂愁,消鬱結的目的。因此,臨床運用本法時,醫生應根據患者的不同特點,或採取故意違逆患者的心意,或奪其所愛等方法以激發其怒,令患者之氣結得以盡情宣洩,即可矯正其“思則氣結”的病理改變。
2、 思勝恐
脾志為思,腎志為恐,脾屬土,腎屬水,土能克水,故曰思勝恐。
恐為腎志,在五行屬水。恐懼是指在面臨突發事件或有異常情況時產生不安全感或有畏懼情緒的心理反應,常與經受突如其來的驚嚇相關。如果事過境遷,這種驚恐害怕的心態多可隨之而解,不足為患。倘若其人長時間置身於緊張恐懼的氛圍中,必然造成臟腑受損。《素問·舉痛論》雲,“恐則氣下”、“恐則精卻”。如猝然驚嚇不已,嚴重者可出現二便失禁、遺精滑泄等“恐則氣下”之類的病狀;倘若患者長時間置身於緊張恐懼的氛圍中,患者可有坐臥不安、神氣渙散、聞響則驚恐不安等情態流露,或伴有骨酸痿軟、形瘦羸瘠等傷腎失精的臨床表現。這類病症在治療時若僅依賴藥物的調理,而不是設法擺脫患者的恐懼心理的話,往往難以奏功。張子和在《儒門事親》中說:“思可以治恐,以慮彼忘此之言奪之。”所以醫生在治療此類病證時,當首先辨清病因,針對其恐懼、畏怯心理,採取誘導方式,開啟其思,廣其見聞,堅其定識,從而使患者逐漸擺脫驚恐畏懼的心理狀態,如可以用各種方法引導患者對有關事物進行思考,以制約患者過度恐懼,或由恐懼引起的軀體障礙,以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3、 恐勝喜
腎志為恐,心志為喜,腎屬水,心屬火,水能克火,故曰恐勝喜。
喜為心志,在五行屬火。喜悅、舒暢、愉快的情感對身體有益。“喜則氣緩”,主要指過喜令人心氣渙散,神不守舍,過喜則傷心,“神憚散而不藏”、“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靈樞·本神》)多表現為注意力不能集中,心神恍惚,甚或嘻笑不休,狀若痴狂。此類病證多屬實證,臨床藥物治療多以清心瀉火為主;“恐則精卻”、“恐則氣下”,恐則氣怯,驟然施予平素畏懼之事物景觀,恰似以水折火,故喜傷心者,可以用恐嚇的手段和方法,使患者產生畏懼、驚惶的情感,從而治療其過喜所致的心氣渙散,心神恍惚,嘻笑不休,狀若癲狂等證,此恰似如水折火,故為恐勝喜之法。治之以“禍起倉卒之言”或其他方法使之產生恐懼心理,抑其過喜而病癒。如《儒林外史》描述范進中舉,喜極癲狂,以其平索頗畏岳丈之威,遂收當頭棒喝而獲神志清爽之效。雖屬小說構思,卻十分合乎恐勝喜之醫理。
4、 喜勝悲(憂)
心志為喜,肺志為悲,心屬火,肺屬金,火能克金,故曰喜勝悲(憂)。
憂為肺志,悲亦同類。“悲則氣消”,是指過度悲憂而使肺氣消索,治節失職。悲太過則使人肺氣耗散,而見咳喘短氣、意志消沉等症狀,還可由肺累及心脾致神呆痴癲、脘腹痞塊疼痛、食少而嘔等。“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悲憂多由痛失親朋,或失意挫折,或久病纏身而悲觀失望所致,常有形容悽慘,憂愁沮喪,或無端淚涌,或長噓短嘆,或垂頭喪氣,或悲觀厭世等情態流露。久之則可導致毛髮枯萎,形體憔悴。
而“喜則氣緩”,“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醫生在治療時,應設法使患者精神愉快,可以用其喜聞樂見之事來陶情悅志,使悲哀者重展笑顏,使失意者豁達開朗、振作精神,則疾病得以康復,這種方法即為喜勝悲(憂)療法。如《儒門事親》中記一病人因“聞父死於賊”,過度悲傷憂鬱,心中結塊痛不可忍。張子和認為“憂則氣結,喜則百脈舒和”,“喜可治悲,以謔浪褻狎之言娛之”使病人暢懷大笑,一、二日後心下塊皆散,不藥而愈。由此可見,我國古代五情相勝法對於有明顯器質性病變的疾病也有很好的療效。
在運用喜勝悲(憂)療法時,首先要考慮患者本身的具體情況,而採用適當的方法,儘量滿足患者的需求,從而使患者產生喜悅的心情。而且如果在治療過程中,醫生為了達到治療的目的,採取善意欺騙的措施,雖有了效果,但其效果是暫時的,需要及時的對患者進行勸慰和開導,否則患者極易出現病情的反覆。
5、 悲勝恐
肺志為悲,肝志為怒,肺屬金,肝屬木,金能克木,故曰悲勝怒。
肝志為怒,怒則氣上。怒本身有助於肝氣地升發,可宣洩惡劣情緒,重建心理平衡。而《素問·舉痛論》載:“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過怒則肝氣橫逆、肝陽上亢,而出現煩躁衝動、面赤目眩、頭痛耳鳴、肢體拘急、高聲呼叫等症狀,甚則吐血、昏厥。
“悲則氣消”,悲為肺志,肺主宣發肅降,悲志可以消弱、清肅肝氣上逆的狀態,故曰“悲勝怒”。值患者嗔怒之際,醫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極盡寬慰勸解之能事,令其感動而泣,隨著哭聲流淚,使鬱結於心胸的氣得以宣洩,從而減輕心理的壓力,使某些因情志壓抑、憤郁所致的病證隨之而愈。治之以“惻愴苦楚之言”,誘使病人產生悲傷的情緒,有效的抑制過怒的病態心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