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禪寺,又稱五峰寺。位於諸暨市璜山鎮龍泉村邵家樓五峰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峰禪寺
- 海拔高度:135米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地理位置:浙江省諸暨市璜山鎮龍泉村
地圖信息
地址:紹興市諸暨市
五峰禪寺,又稱五峰寺。位於諸暨市璜山鎮龍泉村邵家樓五峰山。
地址:紹興市諸暨市
五峰禪寺,又稱五峰寺。位於諸暨市璜山鎮龍泉村邵家樓五峰山。簡介五峰禪寺位於諸暨市璜山鎮龍泉村邵家樓五峰山。1...
五峰山,坐落於宜豐縣黃崗鄉境內的五峰山淨覺寺始建於南朝劉宋時期,距今1500餘年。據宜豐佛史記載,五峰山為南朝開國皇帝劉裕(公元420—422年)御批敕建。唐大中年間(公元847—859年),百丈寺懷海法師的高足常觀禪師與臨濟始祖希運出師後,一個在黃檗山開揚宗風,一個在五峰山弘法托缽。清朝初期(公元1663—...
中國五峰山,坐落於宜豐縣黃崗鄉境內的五峰山淨覺寺(江西省宜豐縣黃崗鄉汪溪村),有歸雲、積翠、羅漢、月桂、拂岩五峰,俱稱幽勝。山中淨覺寺始建於南朝劉宋永初年間(420-422),距今1500餘年,後改名普利寺。江西省 五峰山,坐落於宜豐縣黃崗鄉境內的五峰山淨覺寺(江西省宜豐縣黃崗鄉汪溪村)。唐大中年間(...
九峰禪寺是位於江西宜春市上高縣九峰山的寺廟。九峰禪寺,始建於唐代,原名“崇福禪林”距今千餘年歷史,唐乾寧年間(894-897年),延請洞山良價法嗣普滿禪師來此開山,授徒傳經,聲名漸盛,之後由大覺道虔禪師接代,成為著名的九峰道場,與宜豐洞山、黃檗、五峰、高安真如,並稱“五大道場”,據《五燈會元》記載...
五峰山,坐落於宜豐縣黃崗鄉境內的五峰山淨覺寺(江西省宜豐縣黃崗鄉汪溪村)。有歸雲、積翠、羅漢、月桂、拂岩五峰,俱稱幽勝。山中淨覺寺始建於南朝劉宋永初年間(420-422),距今1500餘年,後改名普利寺。唐大中年間(847-859),高僧常觀在此住持。唐宋時,這裡僧眾雲集,香火極盛。柳公權曾為該寺書額,...
境內。距離南寨村約有六里,《獲鹿縣誌》記載其地理位置:封龍山又西北有五峰嶺,寶泉出焉。基本簡介 寶泉寺座落在石家莊鹿泉區上寨鄉 梁莊村 西五峰山上。座西朝東,寺廟占地約半畝。惜今只存遺址和少部分石刻。寺院正殿遺址四周有漢白玉圍欄和台階石,配殿遺有數尊漢白玉、青石佛像和磚瓦,院中有一青石香爐。山...
紹隆禪寺,位於鎮江東郊大港圌山風景區,五峰山麓,寺內古柏參天,樟木成行,紫竹婆娑,寺外竹林成片,風景怡人,是一個修行用功的好地方。寺院簡介 紹隆禪寺,位於鎮江東郊鎮江新區圌山風景區,五峰山麓,寺內古柏參天,樟木成行,紫竹婆娑,寺外竹林成片,風景怡人,是一個修行用功的好道場。紹隆禪寺,始建於唐朝寶曆...
其中最著名的五大禪寺有 :顯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龍虎寺。五台五峰 五台分別為東台望海峰,西台掛月峰,南台錦繡峰,北台葉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台之中北台降雪峰最高,海拔3058米,素稱“華北屋脊”。《清涼山志》中記:“左鄰恆岳,秀出千峰;右瞰滹沱,長流一帶;北凌紫塞,遏萬里之煙塵;南護...
五台山,中國佛教第一聖地。位於山西省五台縣境內,方圓五百餘里,海拔三千米,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闊,如壘土之台,故稱五台。漢唐以來,五台山一直是中國的佛教中心,此後歷朝不衰,屢經修建,鼎盛時期寺院達300餘座,規模之大可見一斑。截止2014年,僅剩下台內寺廟39座,台外寺廟8座。五...
山西省五台縣境內,方圓五百餘里,海拔三千米,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闊,如壘土之台,故稱五台。 漢唐以來,五台山一直是中國的佛教中心,此後歷朝不衰,屢經修建,鼎盛時期寺院達300餘座,規模之大可見一斑。截止2014年,大部分寺院都已無存,僅剩下台內寺廟39座,台外寺廟8座。五台山是...
位於山西省五台縣境內,方圓五百餘里,海拔三千米,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闊,如壘土之台,故稱五台。漢唐以來,五台山一直是中國的佛教中心,此後歷朝不衰,屢經修建,鼎盛時期寺院達300餘座,規模之大可見一斑。大部分寺院都已無存,僅剩下台內寺廟39座,台外寺廟8座。五台山是國家級重點...
湖南懷化菩提寺住持、湖南常寧湘山寺住持、湖南祁陽甘泉寺住持、湖南南嶽方廣寺住持、湖南永州文昌閣寺住持、湖南衡陽奇峰寺住持、湖南飛山寺住持、湖南靖洲觀音寺住持、湖南五峰寺住持、湖北武漢靈泉寺住持、湖北仙桃甘露寺住持、浙江省溫州大慶寺住持、浙江省龍泉市崇仁寺住持、浙江縉雲縣壺鎮鎮惠明寺住持、《佛在人間...
這種禪宗新法因義玄在臨濟院舉一家宗風而大張天下,後世遂稱之為“臨濟宗“,而黃檗禪寺也因之成為臨濟宗祖庭。與希運同時,另一高僧常觀也在宜豐五峰山開法堂。常觀與希運同出百丈懷海門下,兩人在宜豐互倡禪學。常觀雖未創宗派,然而門裔繁衍不衰,五峰山也成為禪門祖庭之一。發端於宜豐黃檗山而興盛於鎮州正定...
《乾隆太平府志》卷十四〈古蹟志·寺觀附·繁昌縣〉載:“隱靜寺,在縣東南三十里隱靜山,一名五峰寺。劉宋(420—479年)杯渡禪師建,舊額‘江東第二禪林’。宋大中祥符間(1088——1016年),改普慧禪寺。嘉祐三年(1058年)建閣,藏御書百二十軸,郭祥正記。又建單傳閣,列三十五祖,何麒記。明洪武初...
從龍宮泉拾級而上,便是五峰寺。五峰寺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主要建築有菩薩殿、龍王閣、玉皇宮、香公樓、同樂亭。近來,亭台樓閣、繪飾新彩,更加引起遊人注目。五峰山也是青海民歌演唱勝地,俗稱“花兒”會,每年六月六,正是五峰山風光最美的季節,五峰山六月六“花兒”會也就聞名遐邇。屆時,西北各路歌手雲集...
五磊山,由內五峰、外五峰組成,俯瞰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群山環抱之盆地北側,建有五磊講寺,其處翠蓋連綿,危峰參差,溪谷幽深,磊石爭奇,素有“小桃源”之稱。藏雲溪景區全長1.5公里,以清溪、怪石、奇樹、幽谷為四大特色,是一條原生態性的自然風景區。在這一景區內,山谷溪水交相輝映,奇石怪潭隨處可見,...
其中有繁昌隱靜山〈五峰圖〉一,馬仁山〈雙桂峰圖〉、〈洗硯池圖〉各一。蕭氏圖集有清順治戊子(1648年)張萬選刊刻〈圖畫小序〉。刊印後,隨之傳流日本,竟奠定了日本南宗畫派的基礎。日本南宗從興起到畫派的確立,畫家皆以蕭畫為師範。由此,隱靜及馬仁等山也藉助蕭氏畫作的流傳,早已享譽日本。名人評價 唐代大...
變成巨龍去追趕五獅。獅不敵龍,一聲巨吼,變成五方巨石。龍又變為大山,聳立在村東南。遙望雄峰,峻秀挺拔,壁立難登,猶如五獅搏擊。為紀念吳虎化龍斗伏五獅改五師山為五獅山。五獅山頂白龍潭有左、右山峰,還有銳峰、卑峰、扈峰,莫不環衛前導,五峰高低不等,並立山巔,如五指相聚,故又名五指山。
紹隆寺 紹隆寺位於圌山北面,始建於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重新修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玄燁首次南巡,駐蹕鎮江金山,賜紹隆寺為金山寺下院,後又賜為安葬祖師塔院。歷史上紹隆寺也曾叫做蓮覺寺、靈覺寺。圌山古炮台 圌山北麓的五峰山形似神龜探江,與對岸的高橋鎮共同形成了...
五磊寺初建於三國時期。清雍正《慈谿縣誌》載:“五磊寺,吳赤烏間有梵僧那羅延結廬修靜,唐文德間僧岑建,名靈山禪院。”查康熙年間編成《五磊寺志》,所載與雍正志相同,說明五磊寺三國赤烏年間開山。五磊寺周圍,還有不少與那羅延相關的遺蹟。內五峰之一的牛角峰頂東南坡上有一石洞,相傳為那羅延田石為...
公元1219年,當時的中書省了解到大師的造詣和成就,授予他“圓明通悟”大師的稱號,並任命他擔當燕京都僧錄的職務,並賜紫衣以示榮耀。公元1254年十月初八,大師安詳圓寂,世壽86歲。二十年後(1274年)他的弟子恆定法師為他刻碑立傳,這就是有名的《五峰禪林寺圓明通悟大師遺行碑》,以紀念大師的無量功德。
“人壽元年(公元601年)十月三日,天台寺故智者弟子沙門智越一眾啟,……寺居五峰之內,夾兩澗之流,堂殿華敞,房宇嚴密,方之淨土,用集神仙。……謹遣使灌頂、智璪奉啟謝文。”(見《國清百錄》 卷三 《天台眾謝造寺成啟第七十三》)“皇帝(楊廣)敕:皇帝敬問括州國清寺沙門智越法師等……”(見《...
金礦有五台鎮海寺、繁峙寬灘、代縣張仙堡、灘上等地的岩金,張仙堡、峨口等地的白砂金。此外,還有硫鐵礦、稀土元素礦、鈾礦、綠柱石礦、水晶礦、雲母礦、硼礦、大理石礦和花崗岩礦、黑曜石等。 [6] [8] 歷史沿革 播報 五台山(19張) 五台山原為神仙方士所居,故名紫府。而是叫紫府山,也稱作五峰山道場,...
五老凌霄(Five old dedicated) ,廈門二十名景之一。五老峰,乃南普陀寺後面的五座山峰,依次為鐘峰(一峰)、二峰、中峰(三峰)、四峰、鼓峰(五峰)、凌空而立,遠遠望去,宛如五位老髯面天盤座,叢樹若須,雲霧似袖,故名“五老凌霄”。基本資料 南普陀寺坐子向午,地勢如欲飛的鳳凰,是一片風水寶地。
有經典、佛像、宋代銅鐘、古書等,明萬曆年間血書《妙法蓮花經》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觀音等最為名貴。寺宇周圍保留眾多題刻,著名的有明萬曆陳第、沈有容題名石刻和清乾隆御製碑。寺後崖壁“佛”字石刻,高一丈四尺,寬一丈。寺後五峰屏立,松竹翠郁,岩壑幽美,號“五老凌霄”,是廈門大八景之一。
長安寺“白皮龍爪松”頤和園“龍王廟”十三陵“九龍池 定陵“地宮多龍”長陵“龍雕牌坊”永陵“龍鳳陛石”神路“龍鳳門”黑龍潭“黑龍王廟 青龍橋鎮“青龍橋”玉泉山“玉龍洞”見心齋“龍口吐泉”大覺寺“二龍戲珠”龍門澗“龍潭瀑布”戒台寺“九龍松與臥龍松”潭柘寺“龍潭”龍王殿“石魚傳奇”大雄寶殿“龍子鴟吻...
在假山頂上,聳立著著名的五峰:居中為獅子峰,東側為含暉峰,西側為吐月峰。兩側為立玉、昂霄峰及數十小峰。清代文人朱炳靖鑽過假山後寫道:“對面石勢阻,回頭路忽通。如穿幾曲珠,旋繞勢嵌空,如逢八陣圖,變化形無窮。故路忘出入,新術迷西東。同游偶分散,音聞人不逢。”文物遺存 燕譽堂 燕譽堂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