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層彩繪陶倉樓

五層彩繪陶倉樓

【五層彩繪倉樓】焦作市馬作村出土,現藏河南博物院,東漢中期。通高145厘米、面闊53厘米、進深54厘米。可分拆組裝。樓前用牆圍成院落,前牆中部有一橫長方形大門,置雙扇門扉,門軸上端套入伏兔,門口下部正中有凸出的止磊五層彩繪倉樓石。兩側有凸起的門框,並各出一挑梁,上置斗拱,承托懸山頂,上作瓦壟。前牆兩角各出一方柱,柱頭上做出對稱的雙闕形式,闕置四阿頂,覆瓦壟,頂下作成疊澀倒方錐形,院牆上置平板式牆帽。立柱、闕身與前牆上均有彩繪,但剝落嚴重,內容不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層彩繪陶倉樓
  • 類型:古物
  • 出土:焦作市馬作村
  • 時期:東漢中期
建築特點,設計工藝,流傳歷史,文物研究,

建築特點

【五層彩繪倉樓】焦作市馬作村出土,現藏河南博物院,東漢中期。通高145厘米、面闊53厘米、進深54厘米。可分拆組裝。樓前用牆圍成院落,前牆中部有一橫長方形大門,置雙扇門扉,門軸上端套入伏兔,門口下部正中有凸出的止磊五層彩繪倉樓石。兩側有凸起的門框,並各出一挑梁,上置斗拱,承托懸山頂,上作瓦壟。前牆兩角各出一方柱,柱頭上做出對稱的雙闕形式,闕置四阿頂,覆瓦壟,頂下作成疊澀倒方錐形,院牆上置平板式牆帽。立柱、闕身與前牆上均有彩繪,但剝落嚴重,內容不詳。樓體坐於院落後部,第一、二層為一個整體,呈長方立體形。第一層無門,較為嚴實,近底部有四個圓形通風孔。前壁出挑梁,上橫架平座,下置一帶扶手式樓梯可通平座一開N處,平座上置三個陶俑,作觀望狀。平座以上為第二層,前壁有四個長方形小洞窗,出挑梁三根,上各置一朵斗拱,後牆上部兩邊斜出一小挑梁,與前面斗拱一起承托上部樓板和四阿式腰檐,前壁與視窗四周繪有白色線條。斗拱均為一斗五升造,上施彩繪,橫木上施綠彩,斗上施紅彩,立體感較強,其他層問斗拱的製作與此基本相同。第三層樓體前壁右側開一長方形門,無門扉,四周刻畫有線條,以示為木結構的門框。
門兩側用紅線各畫一長方形框,內畫黑色菱格網狀紋飾。左側開一方形小洞窗,窗
口開挖很講究,外口大內口小,四周向里呈斜面,窗四周還繪紅、白相間的線條數周,立體感較強。前壁和兩山牆有朱紅色、白色塗畫的長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圖案。樓體尺寸較第四層為小,但下部附一長方形四面皆通的平座,欄桿正面刻有三組豎條紋飾,其間隙處繪白色菱格紋,內填塗紅彩,以象徵欄桿的花紋圖案,兩側面施彩繪,無刻劃紋飾,後面無飾。樓體前壁中部出一挑梁,上置斗拱,四角亦斜出挑梁,置橫木,兩端各置斗拱承托上部樓板,尺寸與第四層樓體相同,使承托穩重協調。第四層前壁開設兩個較大的橫長方形洞窗,出挑梁三根,上置斗拱承托四阿頂。樓室視窗端坐一俑,應為墓主人。第五層為小望樓,造型為單問小屋,坐於第四層正脊之上,前壁開一方形小窗,四周刻畫彩繪紋飾均與下層大同小異。最上置四阿頂,正脊平直,中飾一朱雀。該樓斗拱均為一斗五升造,每層屋頂均作瓦壟,疏密與形式裝飾一致,樓體刻劃紋上施以紅、綠、白色彩繪,製作精細,色彩鮮艷,至今大多未脫落,其他方面保存也較為完整,是一件難得的漢代建築明器精品。

設計工藝

【五層彩繪倉樓】焦作市馬作村出土,現藏河南博物院,東漢中期。通高145厘米、面闊53厘米、進深54厘米。可分拆組裝。樓前用牆圍成院落,前牆中部有一橫長方形大門,置雙扇門扉,門軸上端套入伏兔,門口下部正中有凸出的止磊五層彩繪倉樓石。兩側有凸起的門框,並各出一挑梁,上置斗拱,承托懸山頂,上作瓦壟。前牆兩角各出一方柱,柱頭上做出對稱的雙闕形式,闕置四阿頂,覆瓦壟,頂下作成疊澀倒方錐形,院牆上置平板式牆帽。立柱、闕身與前牆上均有彩繪,但剝落嚴重,內容不詳。樓體坐於院落後部,第一、二層為一個整體,呈長方立體形。第一層無門,較為嚴實,近底部有四個圓形通風孔。前壁出挑梁,上橫架平座,下置一帶扶手式樓梯可通平座一開N處,平座上置三個陶俑,作觀望狀。平座以上為第二層,前壁有四個長方形小洞窗,出挑梁三根,上各置一朵斗拱,後牆上部兩邊斜出一小挑梁,與前面斗拱一起承托上部樓板和四阿式腰檐,前壁與視窗四周繪有白色線條。斗拱均為一斗五升造,上施彩繪,橫木上施綠彩,斗上施紅彩,立體感較強,其他層問斗拱的製作與此基本相同。第三層樓體前壁右側開一長方形門,無門扉,四周刻畫有線條,以示為木結構的門框。
門兩側用紅線各畫一長方形框,內畫黑色菱格網狀紋飾。左側開一方形小洞窗,視窗開挖很講究,外口大內口小,四周向里呈斜面,窗四周還繪紅、白相間的線條數周,立體感較強。前壁和兩山牆有朱紅色、白色塗畫的長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圖案。樓體尺寸較第四層為小,但下部附一長方形四面皆通的平座,欄桿正面刻有三組豎條紋飾,其間隙處繪白色菱格紋,內填塗紅彩,以象徵欄桿的花紋圖案,兩側面施彩繪,無刻劃紋飾,後面無飾。樓體前壁中部出一挑梁,上置斗拱,四角亦斜出挑梁,置橫木,兩端各置斗拱承托上部樓板,尺寸與第四層樓體相同,使承托穩重協調。第四層前壁開設兩個較大的橫長方形洞窗,出挑梁三根,上置斗拱承托四阿頂。樓室視窗端坐一俑,應為墓主人。第五層為小望樓,造型為單問小屋,坐於第四層正脊之上,前壁開一方形小窗,四周刻畫彩繪紋飾均與下層大同小異。最上置四阿頂,正脊平直,中飾一朱雀。該樓斗拱均為一斗五升造,每層屋頂均作瓦壟,疏密與形式裝飾一致,樓體刻劃紋上施以紅、綠、白色彩繪,製作精細,色彩鮮艷,至今大多未脫落,其他方面保存也較為完整,是一件難得的漢代建築明器精品。

流傳歷史

這一件連閣式陶倉樓規模宏大,設計精巧,結構複雜;主樓與配樓挺拔秀麗,又有閣道橫架,巧妙地連為一體,正是漢代“復道行空”高超建築技術的真實寫照。

文物研究

此文物的出土對於漢代建築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樓體的彩繪藝術也極具研究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