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寨紅芸豆,山西省忻州市五寨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五寨縣水系均屬黃河流域,有朱家川河、縣川河、嵐漪河三大水系,全縣水資源總量為1.13億立方米,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符合農作物的生產發育。五寨紅芸豆為山西特產,顆粒碩大、色澤鮮紅,蛋白質含量高,有很高的營養價值。2013年,五寨縣攜手糧食加工企業建立訂單生產基地,開展水平溝栽培節水試驗;2017年,五寨縣紅芸豆年種植面積保持在3333公頃以上,年總產8750噸。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五寨紅芸豆”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寨紅芸豆
- 產地名稱:山西省忻州市五寨縣
- 品質特點:顆粒碩大、色澤鮮紅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第2651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8年2月12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營養價值,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五寨紅芸豆為山西特產,顆粒碩大、色澤鮮紅,蛋白質含量高,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營養價值
五寨紅芸豆蛋白質含量21.7-25%,碳水化合物45-46%,鈣1000-1239.2毫克/千克,鐵50-59.0毫克/千克,色素0.712-0.895E,千粒重430-460克,鮮豆還含豐富的維生素C。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五寨縣地處管涔山的西北麓黃土高原,是典型的黃土丘陵溝壑區,平均海拔在2009米(海拔範圍1246-2772米),全縣呈東南-西北走向的長條狀、傾斜地形。1381平方公里的總面積中有耕地面積74.46萬畝,人均耕地6.8畝,全縣耕地土壤類型分為四個土類(亞高山草甸土、棕壤、黃綿土、風砂土),亞高山草甸土分布在本縣東南部海拔2600米以上的荷葉坪,前後黃草梁、臥場,蘆芽山主峰等高山平台緩坡上。是季風地區高寒濕潤氣候和高山草甸植被生物氣候條件下,依附於優越的地形條件而發育形成的山地土壤。棕壤廣泛分布於管涔山脈的山坡地帶,海拔範圍大致在1900至2600米之間,陽坡處出現部位略高,陰坡處和窪處部位較低。屬於山地高寒濕潤氣候的山地土壤。黃綿土絕大部分分布在黃土丘陵地區和朱家坪川,多為農田所占用,海拔範圍大致在1250至1900米,有的地方可高達2050米。風沙土分布在胡會、前所兩個鄉鎮的南坪、東雞兒窪一帶,呈長形帶狀,海拔範圍1400至1500米。土質松,無塑性和粘結性,多呈單粒存在,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性能差。五寨過去土壤總的特點是“缺磷少氮鉀有餘”,現在按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磷少氮少鉀也少”,全縣耕地養份狀況是有機質6.6-8.5克/千克、全氮0.4-0.5克/千克、有效磷3-5毫克/千克、速效鉀小於100毫克/千克,屬三級耕地,適宜紅芸豆生長。
水文情況
五寨縣水系均屬黃河流域,有朱家川河、縣川河、嵐漪河三大水系,主要支流有清漣河、嶠峪溝河、都嘴溝河、井兒窳溝河、鹿角河。清漣河流量為0.4立方米/秒,其它四條河流均為季節性河流。全縣水資源總量為1.1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年來量0.44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儲量為0.69億立方米。因此被稱作“坐在水庫”上的縣,是山西省的富水區之一。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
氣候情況
五寨氣候屬寒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全年中多受季風影響,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季長而嚴寒,雨雪稀少;春季乾燥,多風沙天氣;夏無酷暑,雨量高度集中;秋季為時甚短,雲淡風清,天高氣爽,氣候宜人。由於自然條件的影響,形成了南寒北暖的特殊氣候區。以風大、氣溫低、降水少為特徵,土壤沙化嚴重,生長季節短,霜凍危害大,乾旱經常發生。年均氣溫5.0℃,年積溫2430℃,無霜期110-130天,歷年極端最低氣溫-38.1℃,極端最高氣溫36.7℃,晝夜溫差懸殊大,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2872.1小時,年總輻射量145千卡/平方厘米,平均年降水量為448.4-478.3毫米,降雨相對集中在七、八、九三個月,占全年降水總量的65%,年蒸發量為1784.4毫米,年平均風速2.8米/秒。總之氣候涼爽、降雨集中、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這樣的氣候條件正好符合農作物的生產發育。
歷史淵源
1983年以來,伴隨市場經濟發展,“英國紅芸豆”逐漸成為晉西北農區主栽品種,並從填閒補缺,間、寄、套種發展到大面積單茬種植。
2008年以來,五寨縣與相鄰各縣聯合建立生產基地,擴大產業規模,共同打造山西芸豆品牌,成為主導農村經濟發展的優勢產業之一。
2013年,五寨縣攜手糧食加工企業建立訂單生產基地,開展水平溝栽培節水試驗,紅芸豆膜下滴灌節水試驗,紅芸豆覆膜栽培節水試驗,進行地膜紅芸豆標準化生產。
生產情況
2008年,五寨縣紅芸豆種植面積已發展到666.7公頃。
2013年,五寨縣紅芸豆種植面積在8萬畝以上,年總產紅芸豆近2萬噸,出口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義大利等國創匯440萬美元,占到全國紅芸豆出口總量的20%以上。
2017年,五寨縣紅芸豆年種植面積保持在3333公頃以上,年總產8750噸。
產品榮譽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五寨紅芸豆”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五寨紅芸豆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忻州市五寨縣所轄硯城鎮、小河頭鎮、三岔鎮、前所鄉、李家坪鄉、孫家坪鄉、梁家坪鄉、新寨鄉、胡會鄉、東秀莊鄉、杏嶺子鄉、韓家樓鄉總計12個鄉鎮250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1°28′-113°00′,北緯38°44′-39°17′。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1)選地、選茬
選擇生態條件良好的丘陵、坡地、無污染的鄉村地帶。要求地勢高燥,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較低,土層深厚疏鬆、肥沃,三年以上未種植過豆科作物的地塊。忌重茬和近茬種植,也不宜種在其他豆類作物之後。適宜的前茬作物為穀子、玉米、高粱、小麥等禾穀類作物。
(2)施肥
五寨紅芸豆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鉀及微量元素合理搭配。
(3)選種
選擇抗病、優質、高產、商品性好、符合目標市場消費習慣的品種。如:英國紅芸豆等。
(4)種子處理整地
播種前應選擇有光澤、籽粒飽滿、無病斑、無蟲傷、無霉變的種子,並進行1-2天的晾曬,嚴禁曝曬。
(5)整地
深耕施肥春播紅芸豆地塊應在上年前茬作物收穫後,適墒秋深耕,深度18-25厘米,每畝施腐熟優質農家肥1000-2000公斤,緊跟著耙耱收墒。要求田間無明暗坷垃、無根茬,做到土壤上虛下實、田間平整。
播前整地春播前淺耕整地,進行耙耱,疏鬆表土和平整地面,有利於保墒,保證糧用芸豆適時適墒播種,保全苗。
(6)播種
適時播種地溫穩定在8℃時即可進行春播。一般在4月下旬、5月初趁墒播種,晚霜後出苗。夏播在麥收後及時搶墒滅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進行。穴播、條播均可,每畝用種量4-5公斤,播深3-5厘米,播後鎮壓。
施用種肥每畝施用磷酸二氫鈣30公斤做種肥。注意種、肥隔離,避免種、肥接觸,以免燒種燒苗。
拌種霜拌種,每公斤種子用5克拌種霜拌種,先用熱水溶解,再對冷水稀釋至所需體積,噴灑在種子上,邊噴連攪拌,陰乾後即可播種。
一般中等肥力土地種植,行距40厘米,穴距30厘米,單雙株間隔留苗,每畝留苗8000株左右。肥地宜稍稀,薄地宜稍密。
(7)田間管理
中耕鋤草苗齊後,及時查苗、補苗;6月上中旬中耕、鋤草、定苗;7月上中旬初花期進行深中耕、鋤草、培土;在中後期要清除田間雜草;有條件的在開花後澆水。
葉面追肥:7月中下旬結莢初期葉面噴施葉肥,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50克和尿素400克,對水40公斤。
(8)病蟲害防治
蟲害防治蚜蟲可用10%啶蟲脒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播前結合淺耕每畝噴施4.5%氯氰菊酯20-30克,防治黑絨金龜子、螻蛄等地下害蟲。
(9)收穫
待莢皮變黃髮軟後,及時收穫,防止下部莢內子粒發芽霉變。整株收穫回來後,不能堆積,以防發熱變質。晾曬5-7日後打子。子粒繼續晾曬幾日後,保存出售。
-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五寨紅芸豆生產符合NY/T 5010-2016 無公害農產品 種植業產地環境條件,以及NY/T 1276-2007農藥安全使用規範 總則,GB/T 8321.9-2009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九)等相關標準和要求。
專用標誌使用
地域範圍內的五寨紅芸豆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五寨紅芸豆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規定生產和使用標誌,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五寨紅芸豆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結合標註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