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字疊韻詩

五字疊韻詩

《五字疊韻詩》是南朝齊的詩人們蕭衍等創作的五言律詩。這是一首聯句詩,由六個人各人吟一句而成,詩句用疊韻。所謂疊韻,王國維人間詞話》說:“兩字同一母音(即韻母)者,謂之疊韻。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五字疊韻詩
  • 創作年代:南朝齊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蕭衍,劉孝綽,沈約,庚肩吾,徐摛,何遜
作品信息,作品原文,作品鑑賞,主要作者,

作品信息

【名稱】《五字疊韻詩》
【年代】南朝齊
【作者】蕭衍
【體裁】五言詩

作品原文

五字疊韻詩
後牖有榴柳,粱王長康強。
偏眠船舷邊,載載每礙埭。
六斛熟鹿肉,膜蘇姑枯盧。

作品鑑賞

梁武帝‘後牖有朽(應為“榴”)柳’,‘後牖有’三字,雙聲而兼疊韻(按:“後”屬匣母,即[h],實為[h],“牖”、“有”屬喻母,即零聲母字,常記作[y],古代同為喉音“曉匣影喻”一組,故為雙聲。現代漢語則聲母不同,不能算雙聲)。‘有朽柳’三字,其母音皆為[u],劉孝綽之‘梁皇長康強’,‘梁、長、強’三字,其母音皆為[ang]也。”即以此詩為例。
蕭衍起首句,“後牖有榴柳”,後窗前有石榴和楊柳,不見有什麼寄託,可能是在他們聯句的場所之後視窗確有榴與柳,蕭衍即興隨口而出。這五個字全屬“流攝”上聲“有”韻,它們的韻母相同,皆為[lǒu](不再按國際音標細分)。
劉孝綽聯的“梁王長康強”,內容完全是歌功頌德的諛詞,不過也告訴了讀者此詩聯成的大概時期,應該是蕭衍在代齊稱帝的前夕。此五字用“宕攝”平聲“陽”韻,其韻母都為[ang]。
沈約的“偏眠船舷邊”,是說側臥在船舷旁邊,有點寄情江湖的味道。他是用了“山攝”平聲“先”韻,其韻母皆為[ian]。
庚肩吾的“載載每礙埭”,是根據沈約的詩意而發生的。“埭”有兩解,一為往來舟舶征榷之所,相等於現代的交通檢查站。一為水上橫木,可以渡人,就是所謂水彴橋(即獨木橋),這兒應指獨木橋。此句意思是說沈約側臥在船舷邊,載著載著總要碰上獨木橋的阻礙的。如果作“征榷之所”講,更有意思,像沈約那樣載在船上,檢查站撈不到一個錢,反而增加麻煩。兩種理解都帶有調侃味道。此句宋代葛立方《韻語陽秋》卷四引陸龜蒙詩序作“載碓每礙埭”。“碓”,舂米用的工具,大概堆得太高了,每遇獨木橋,總是不能很順利地通過。那么調侃的成分減少了。可是它還是從沈約的“船”上生髮出來的,故不失諧謔。此五字用了“蟹攝”去聲“代”韻,其韻母皆為[ai]。
徐摛的“六斛熟鹿肉”,“斛”為古代的量具,原為十斗,據說南宋賈似道改為五斗,解放前用的斛就是五斗。六斛煮熟的鹿肉,簡直是開玩笑。大概是在聯句的酒筵上剛巧有很多鹿肉,徐摛隨手拈來,以混過這刻不容緩的聯句差使,否則,聯不上豈不有失體面。此五字用的是“通攝”入聲“屋”韻。關於入聲,周德清《中原音韻》已派入平上去三聲,現代國語中更沒有入聲。其韻母大體是[uo?](國際音標)。
何遜的“膜蘇姑枯盧”真有點不知所云,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只有何遜自己知道,也許自己也不知道。可能只是“趁韻”而已。此五字用“遇攝”平聲“模”韻。韻母皆為[u]。
此詩的價值在於:它是粱武帝揚州同泰寺審音大會的基礎,它透露了在審音大會之前我國的音韻體系已經成熟。另外它提供了古今音變化的坐標,後人是以隋陸法言撰的《廣韻》為依據,隋離梁的時代不久,其音系大致相同,如“隊”“代”同用,至今這些字,除入聲一組外,其他都未變,依舊同屬一個韻部,聲調也未變。此詩儘管每句五字全平全仄,其安排也有規則,六句的次序是:仄平平仄仄平。因為是疊韻,所以也無法押韻。
此詩的內容不值得一提,且屬遊戲筆墨,但在音韻學上卻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主要作者

蕭衍(464-549)即梁武帝。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中都里(今江蘇武進縣西北)人。南梁政權的建立者,廟號高祖。蕭衍出生在秣陵(今南京),為漢朝相國蕭何的25世孫。他原來是南齊的官員,因為擁立齊明帝蕭鸞有功,當上了中書侍郎,成為天子近臣。公元502年(南齊中興二年),代齊和帝自立,是為梁武帝。蕭衍博學能文,勤政愛民。作為一名皇帝,他在戰亂頻繁的南北朝在位48年,活到86歲,是最長壽的皇帝之一;作為一名才子,他學識好,長於文學,有才子之名,是“竟陵八友”之一,精通琴、棋、書、畫,還能親自動手製作、改良樂器,是個不錯的調音師。一生極具傳奇色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