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保存有中國最集中、最典型的火山地質形象和景觀,猶如一座天然的火山博物館,就象一本打開的火山教科書。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素有天然火山博物館、塞北水域明珠、旅遊療養養生天堂之城的美稱。
地理位置、面積
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地處小興安嶺與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黑河市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48°30′---48°51′、東經126°00′--126°25′,東與五大連池市沾河林業局接壤,南與五大連池市城區隔河相望,西鄰訥河市、北鄰嫩江、孫吳縣,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寬約27公里,轄區總面積1060平方公里,有漢、回、滿、蒙古、朝鮮等近20個少數民族,其中以漢族人為多,占總人口的98/%以上。
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管委會所在地五大連池鎮,是風景名勝區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
自然保護區管轄範圍
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轄區內現有五大連池鎮、風景區良種場、藥泉林場、焦德布林場、大慶農場、65301部隊農場、96101部隊農場、65066部隊農場、五大連池原種場;尾山農場、格球山農場、引龍河農場部分管理區;五大連池監獄部分分場;五大連池市雙泉鎮的雙泉、東興、向陽、一心、寶泉村,團結鄉的永遠、永安、永發村;訥河市茂山林場的7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與演變
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管委會所在地的五大連池鎮,地處藥泉山下,因山上建有一座鐘靈古剎而舊稱北廟,1974年前是原德都縣雙泉公社清泉大隊和德都縣藥泉山良種場所在地。為了保護和利用好五大連池的自然資源,德都縣將雙泉公社清泉大隊從公社分離出來,建立了“五大連池管理區”,1974年10月28日德都縣五大連池藥泉山管理區籌備小組成立,從此拉開了五大連池保護、開發、管理的帷幕。
隨著五大連池旅遊、療養事業的發展,1976年3月10日黑龍江省革委會批准成立德都縣五大連池鎮。同年7月省革委會批准五大連池鎮改為五大連池鎮人民公社(政社合一)。
1979年2月省革委會批准成立了“黑龍江省五大連池火山資源保護利用和療養區建設管理領導小組”下設省革委會五大連池處(處級)。
1980年3月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將五大連池劃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同年6月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決定將“黑龍江省五大連池火山資源保護利用和療養區建設管理領導小組”改為管理委員會,將“黑龍江省革委會五大連池管理處”改為“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五大連池管理局”。
為解決管理局和五大連池鎮統一領導問題,1981年省政府決定局鎮合署辦公,合併後的省政府五大連池管理局人、財、物隸屬省政府辦公廳。管理局成立黨委(縣團級),隸屬黑河地委領導。
1982年11月8日國務院下發國發【1982】136號檔案批准五大連池為國家44處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1983年10月8日國務院發出國函字【1983】213號檔案,為加強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和管理,批准設立五大連池市。同年11月1日省政府通知,根據國務院【1983】國函字213檔案批覆決定,設立五大連池市(縣級),隸屬黑河地區領導。德都縣的五大連池鎮等9個單位劃入五大連池市行政區域,行政區劃面積為720平方公里,人口約4萬人。
1987年7月7日按照黑行字【1987】64號《關於落實五大連池市邊界及有關問題的通知》確定五大連池市行政區劃面積為748平方公里。
1991年12月經國家旅遊局組織評選,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
1994年7月4日建設部下發建城字【1994】423檔案,經國務院批准《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劃定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五大連池市)行政區劃面積為720平方公里,含外圍保護帶總計1060平方公里。
1996年1月31日按照民政部《關於黑龍江省調整五大連池市和德都縣行政區劃的批覆》,報國務院批准同意將德都縣與五大連池市合併,撤銷德都縣,將其行政區域併入五大連池市,政府所在地遷往德都縣青山鎮,同年3月五大連池市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發展研究部、中國農學會特產經濟委員會、中國特產報社聯合授予“中國礦泉水之鄉”稱號。
同年4月21日黑龍江省機構編制委員會下發了《黑龍江省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管理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方案》的通知,決定在原五大連池市設立“黑龍江省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處級),由五大連池市代管。
1997年國家環保局組織審定並報國務院批准五大連池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99年2月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被建設部列為全國22家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預選景區之一。
2000年8月29日根據黑政辦綜字【2000】89號檔案精神,省政府決定撤銷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成立黑龍江省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縣級),行政隸屬於黑河市政府,確定轄區面積為1060平方公里。同年11月27日黑河市委、市政府下發了黑市辦【2000】26號檔案,宣布撤銷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成立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並賦予其縣級政府職能。
2001年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被國土資源部批准為首批國家地質公園之一。
2003年7月17日,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
2004年2月3日,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之一。
2007年1月1日,為加強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的保護,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障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頒布實施了《黑龍江省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保護條例》
在條例中明確規定了:地質公園以國家批准的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以下簡稱總體規劃)為準,其保護範圍:東至固西河,西至團結水庫,南至永豐農場四大隊,北至格拉球山農場十隊。面積為1060平方千米,按此範圍標界立碑。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是地質公園的管理機構,隸屬於黑河市人民政府,負責地質公園的保護、規劃、利用和管理工作,具體組織本條例的實施,業務上接受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2009年3月國務院審核通過《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09—2025)》,確定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面積為1060平方公里。 原《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是由上海同濟大學於1986年編制的,2000年五大連池風景區管委會成立後,為進一步加強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建設管理,2002年再次邀請上海同濟大學對原《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進行了歷時2年的修編,於2003年10月正式提交國務院審批。
(本文在書寫過程中查閱了歷史文獻資料,參閱了孫運昌、張太勤等同志的文章,並得到了五大連池市檔案館的大力幫助,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畜牧水產局
焦威洲 於2009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