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圓鼓

五圓鼓

五圓鼓又稱“打五圓”、“五子登科”,合陽五圓鼓是合陽縣一種獨特的含民間吹打樂的傳統舞蹈表演形式。表演者要同時敲擊一面大鼓四面小鼓(也有兩面小鼓稱為“打三圓”),伴有嗩吶、大鑼、小釵等樂器,打五圓共分引子、雙鳳朝陽(雙鎖吶)、打五圓、結尾四個部分,鼓手主要特技有纏項、單掃邊、雙掃邊、對角線擊、拋槌、轉背擊等,其槌法輕重有致,張馳得當,在音樂的節奏中,呈現出起伏、跌宕、頓挫的效果,給人以美的享受。 目前屬於陝西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渭南市第一批市級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圓鼓
  • 性質:舞蹈表演形式
  • 基本特徵:質樸美和簡約美
  • 主要價值:觀賞價值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主要價值,面臨問題,

歷史淵源

合陽五圓鼓是合陽縣一種獨特的含民間吹打樂的舞蹈表演形式。合陽是《詩經》發祥地,鼓樂在遠古時期即成為祭祀、戰爭的主要工具。初考,戰國魏文候17年(公元前429年)即有五圓鼓產生並延續至今。
五圓鼓延續下來,是以民間吹打樂的形式用於葬禮表演,其敲擊樂主要為鼓,即中間一大鼓,周圍四個小鼓組成一個大圓,寓意“圓滿”。敲擊起來,節奏明顯,張馳有度,通過振節作用,十分動聽。後來,經過民間藝人的反覆加工,五圓鼓逐漸進入廣場表演和舞台表演,開始登上了大雅之堂,成為獨特的一種鼓舞形式流傳至今。

基本特徵

五圓鼓自形成以來,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了如下基本特徵:
1、把鼓舞動作置於極強的音樂節奏中去表演,給人一種質樸美和簡約美。
2、嗩吶在吹奏“雙鳳朝陽”時,雙嗩吶夾稍子(嗩吶的發聲體),把發聲體的原音與嗩吶的共鳴音結合起來,烘託了表演的氣氛。
3、節奏極強的簡樸與剛健並重的特徵,表演者在特定的音樂聲中,張馳有度,經重緩急的槌法變化,展示出一種協調美。

主要價值

1、觀賞價值。五圓鼓的舞蹈動作,詼諧逗人,動作誇張,套用於舞台或廣場表演,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2、學術價值。五圓鼓把鑼鼓與民間器樂結合起來的特殊作用,對於研究我國的舞蹈史、民樂史與民間風俗有著一定的研討價值。

面臨問題

1、青黃不接,後繼乏人。隨著老藝人的去世,一些青年人不願學這種傳統藝術,認為觀眾面太窄,不吸引人。
2、搬上舞台後,未從音樂、舞蹈上進行規範整理,僅靠口授傳承,使傳承步履艱難。
3、由於表演道具的缺乏,在葬禮活動中,觀眾雖然想看,但因村里無鼓而不能如願以償,民間藝人帶鼓又很不方便,且鼓調不配,使這種表演愈來愈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