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

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

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北山街84號大院30號樓,總建築面積約756平方米,是毛澤東當年在杭州起草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時的辦公地。

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始建於民國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浙江省委接管。1953年12月至1954年3月,毛澤東主席率領憲法起草小組在杭州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歷時77天,起草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草案初稿,為1954年憲法的正式誕生奠定了重要基礎。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是一幢青磚疊砌、洋瓦蓋頂的西式別墅。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由前院、主樓、平房組成,總建築面積約756平方米。內部有房間十幾個。二樓有寬敞的陽台,欄桿雕著精緻的花紋。門窗的設計風格雋永。主樓與平房坐落於高台之上,磚木結構,主樓高二層,帶閣樓,平房高一層,兩幢建築均為坡屋頂,覆深灰色洋瓦。主樓西北方有後期加建的輔房。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作為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起草地,是新中國制度建設的歷史地標,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征途上具有特殊的意義和歷史價值。

2019年10月,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
  • 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北山街84號大院30號樓
  • 所處時代:1953~1954年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8-0589-5-073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文物遺存,主要展覽,歷史文化,歷史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始建於民國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浙江省委接管。
1953年12月至1954年3月,毛澤東主席率領憲法起草小組在杭州歷時77天,起草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草案初稿,為1954年憲法的正式誕生奠定了重要基礎。
2015~2016年,對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建築進行修繕和整體保護改造修繕過程中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並在原址基礎上設立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
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
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鳥瞰圖

建築格局

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是一幢青磚疊砌、洋瓦蓋頂的西式別墅。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由前院、主樓、平房組成,總建築面積約756平方米。內部有房間十幾個。二樓有寬敞的陽台,欄桿雕著精緻的花紋。門窗的設計風格雋永。主樓與平房坐落於高台之上,磚木結構,主樓高二層,帶閣樓,平房高一層,兩幢建築均為坡屋頂,覆深灰色洋瓦。主樓西北方有後期加建的輔房。毛澤東主席在舊址平房辦公,陳伯達、胡喬木、田家英等秘書在主樓居住及辦公。

文物遺存

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留存有毛主席在杭州起草憲法期間的電報手稿和信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初稿)》,即“西湖稿”。

主要展覽

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
2016年12月4日,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北山街館區正式開館。陳列館保留原建築視窗自然光源,協調了自然光與燈光關係,引景入室,將山體、樹木、建築等外景引入展覽,使文物建築與展覽融為一體;另一方面使用組裝式展牆,確保展牆、展櫃等展示系統與原有建築牆體脫離,遵循對文物建築“最小干預”原則。北山街館區由序廳、復原陳列和主題陳列三個部分組成,展出了《西子湖畔制憲奠基》基本陳列主要講述五四憲法從起草、討論、通過到實施的全過程。
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
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

歷史文化

五四憲法
1953年底,中共中央決定成立憲法起草小組,由毛澤東領導,小組成員有陳伯達胡喬木田家英。12月28日,毛澤東率領起草小組來到杭州,制憲工作由此開始。2月17日,擬定憲法草案的初稿。24日、26日,分別提交二讀稿、三讀稿。討論、修改工作在杭州、北京兩地分頭進行。3月9日,完成四讀稿,基本上完成了對憲法草案(初稿)的草擬工作。3月14日,毛澤東離開杭州。這部在杭州起草的憲法草案幾經討論和修改後,6月14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被一致通過。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因這部憲法在1954年通過,故稱五四憲法。

歷史價值

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作為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起草地,是新中國制度建設的歷史地標,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征途上具有特殊的意義和歷史價值。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
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遺址碑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北山街84號大院30號樓。
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北山路館區)

交通信息

自駕:自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政府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路程約2.3千米,用時約7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