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卷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卷

珍藏於故宮博物院的《韓熙載夜宴圖》卷(上兩圖為作品局部),出自五代南唐顧閎中之手,且是他的唯一傳世作品。此卷為絹本設色,縱28.7厘米,橫335.5厘米,是一幅反映當時貴族階級生活的現實主義作品。此卷是顧閎中奉南唐後主李煜之命所作。李煜聽說中書舍人韓熙載生活荒縱,便派畫院待詔顧閎中深夜潛入韓宅窺察其縱情聲色的場景。顧閎中對此目識心記,回家後,繪製了這幅精品佳作。此作如實地再現了當時韓熙載夜宴賓客的場景,將宴會上彈絲吹簫、清歌艷舞、調笑歡樂的熱鬧場面表現得淋漓盡致,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突出的藝術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卷
  • 作者:顧閎中作 (宋摹本)
  • 年代:五代南唐
  • 類別:繪畫
作品賞析,創作背景,畫家簡介,

作品賞析

五代顧閎中所繪的《韓熙載夜宴圖》卷,該作品無款。前隔水存南宋人殘題“熙載風流清曠,為天官侍郎……”20字。引首有明初程南雲篆書題“夜宴圖”三大字。卷後有南宋史彌遠“紹勛”葫蘆印,清·宋犖鈐“商丘宋犖審定真跡”一印。拖尾有行書“韓熙載小傳”,後有元·班惟志泰定三年(1326年)題詩,又積玉齋主人題識。後隔水清·王鐸題跋,後有“董林居士”、“緯蕭草堂畫記”等收藏印。又有乾隆皇帝長跋及清內府諸收藏璽印。
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卷在布局上採用連環畫的構圖形式。這種構圖形式打破了時間概念,把不同時間進行的活動同時展現在畫卷上。全卷以韓熙載為中心,每段情節以屏風相隔,分為“聽樂”、“觀舞”、“休息”、“清吹”、“宴散”五段。“聽樂”段描繪了韓熙載聽教坊副使李嘉明之妹彈奏琵琶的場景。韓熙載身穿黑袍端坐於床上。另外,還有李嘉明、新科狀元郎粲、太常博士陳志雍、紫薇郎朱跣和能歌善舞的家伎王屋山等人。此段人物雖多,但以琵琶演奏為主線,把人物自然地聯繫起來。李嘉明關注其妹的親切目光、狀元郎粲傾身細聽的動態,以及其他人不由自主地合手打拍的動作,都將視覺中心導向琵琶演奏者的身上。“觀舞”段描繪眾人觀賞王屋山跳六么舞的情景。舞女王屋山扭動腰肢,擺動雙臂,翩翩起舞。韓熙載脫去黑袍,捲袖露肘,親自鼓槌,為之伴奏,那專注神情似乎完全陶醉於歌舞中。圍觀者有的擊掌,有的靜坐觀賞,場面熱烈。此段正值夜宴的高潮。王屋山嬌小玲瓏的身姿、眾人歡快的神情與一和尚背身合掌、低首而立的姿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休息”段描繪眾人在床上暫歇的情景。韓熙載坐在床榻上與侍女調情。後面的床上有人蓋被而眠,一侍女端著酒,另一侍女抱著琵琶,使畫面由動轉入靜。“清吹”段中,韓熙載袒胸露腹,右手持扇,雙腿盤坐於椅上,在侍女的服侍下,欣賞笛簫合奏。此時夜已深,賓客也不多了,只有李嘉明和另一人在一旁擊拍相和。“宴散”段描繪了歡飲之後,大多賓客已散去,而有的仍依依不捨,其中有兩位賓客正在戲謔女伎。韓熙載從中間走過,擺手告知這兩位賓客不要驚動他人,實際上是縱容二人的放蕩行為。
通觀此作,眾人們有的輕歌曼舞,有的打拍欣賞,被這悠揚的樂曲、曼妙的舞姿、交錯的觥籌陶醉著。唯有韓熙載,從坐床傾聽到揮槌擊鼓,再到曲終人散,一直都是緊鎖眉頭、面無笑容、心事重重的,似乎若有所思,與夜宴的歡快場面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宴會上,韓熙載袒胸露懷,為王屋山擊鼓伴奏;宴會結束時,他任由客人與家伎廝混。這充分反映了他狂放不羈、縱情聲色的處世態度。同時,他又心不在焉、滿懷憂鬱,擊鼓時雙目凝視、面不露笑,聽清吹時也是漫不經心,這些又揭示出其政治的不得志。畫家突出了這位極具才氣的中書舍人放蕩不羈、失意消沉、抑鬱無聊的內心世界,也反映出南唐貴族階級醉生夢死的腐朽生活。此畫卷組織得連貫流暢,雖人物眾多、情節複雜,卻安排得賓主有序、繁簡合度。全卷像敘事詩一般,有起有伏、有張有弛地將夜宴場面描繪出來。
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卷,該作品的人物用筆既有鐵線描,又有遊絲描,圓筆長線、方筆頓挫。尤其是人物鬚髮的用筆,更可謂“毛根出肉,力健有餘”。畫家用飽含生命力的線條將四十多個人物的音容笑貌活脫脫地展現於絹上。特別是對主角沉鬱寡歡、縱情聲色的描繪,更深化了作品的內涵。畫家以深入刻畫的細節挖掘了人物的內心世界,也揭示出人物的性格。在色彩上,畫面多處採用緋紅、硃砂、石青、石綠等礦物顏料。侍女的素妝艷服與男賓的青黑色衣衫、家具的黑色形成鮮明的對照。几案、坐榻等深黑色家具的沉厚古雅與侍女裙衫、簾幕、帳幔、枕席等絢爛多彩的圖案在對比中又達到了和諧。另外,畫家巧妙地把色彩統一於豐富的墨色變化中,色、墨相映,更加和諧。此作艷而不俗、絢中出素,呈現出高雅素馨的格調,代表了古代工筆重彩繪畫的水平。

創作背景

生不逢時的韓熙載
韓熙載(公元902年-970年),字叔言,五代時濰州北海(今山東濰坊)人,世家出身。後唐同光間(公元923-926年)中過進士,在政治紛亂中父親被殺,926年,他和史虛白等人一同避難江南,投奔吳國。937年,李升代吳建立南唐,召韓熙載為秘書郎。太子李璟即位,拜為虞部員外郎、史館修撰兼太常博士,受到重用。他初入朝時,頗有抱負和政治識見。947年時,後晉石敬瑭投降契丹,稱“兒皇帝”,割讓大批中原領土,他即上疏,建議抓住時機,平定中原,但李璟不納,坐失良機。不久,陳覺、馮延魯等“五鬼”弄權,造成福州慘敗,韓熙載上書切諫,主張制裁他們,卻遭到宋齊丘、馮延魯等奸佞誣造,被貶官。後來,北周政權建立,北方日益強大,有人卻侈言北伐,韓熙載審時度勢,提出不可輕舉妄動,李璟照舊不納,結果一戰失去江北、淮南14州,對北周稱臣。李煜當朝時,南唐又淪為新建的趙宋王朝附庸,敗亡已成定局。李後主又終日飲酒填詞,高談佛理,國勢日趨衰微。時為兵部侍郎的韓熙載遂悲觀失望,不得不“自污”以自保,他曾向好友德明和尚傾訴內心苦衷“中原常虎視於此,一旦真主出,江南棄甲不暇,吾不能為千古笑柄。”(宋·陸游《南唐書》)
韓熙載晚年失意不得志,遂沉湎於酒色,“多好聲色,專為夜宴”(明·朱存理《鐵網珊瑚》著錄《夜宴圖》趙升跋),“放蕩嬉戲,不拘名節”(宋·馬令《南唐書》“韓熙載傳”),“竭其財,致伎樂殆百數,以自污”(本卷無名人書《韓熙載行實》)。李後主聞其荒縱,遂命顧閎中畫《韓熙載夜宴圖》加以警告,“既而黜為左庶子,分司南都。盡逐群妓,乃上表乞留。後主復留之闕下。不數日,群妓復集,飲逸如故。月俸至,則為眾妓分有,既而日不能給。嘗弊衣屨作瞽者,持獨弦琴,俾舒雅執板,挽之隨房求丐,以給日膳。”(本卷無名人書《韓熙載行實》)後遷中書侍郎,依然故我地放縱,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卒,享年60多歲。
寓意深刻的夜宴圖
顧閎中,江南人,南唐後主時畫院待詔,擅畫人物,與周文矩齊名。關於《韓熙載夜宴圖》的創作緣由,有兩種說法,《宣和畫譜》記載後主李煜欲重用韓熙載,又“頗聞其荒縱,然欲見樽俎燈燭間觥籌交錯之態度不可得,乃命閎中夜至其第,竊窺之,目識心記,圖繪以上之。”《五代史補》則說韓熙載晚年生活荒縱,“偽主知之,雖怒,以其大臣,不欲直指其過,因命待詔畫為圖以賜之,使其自愧,而熙載自知安然。”總之,此圖是顧閎中奉詔而畫,據載,周文矩也曾作《韓熙載夜宴圖》,元代時兩者尚在,今僅存顧本
作品如實地再現了南唐大臣韓熙載夜宴賓客的歷史情景,細緻地描繪了宴會上彈絲吹竹、清歌艷舞、主客揉雜、調笑歡樂的熱鬧場面,又深入地刻畫了主人公超脫不羈、沉鬱寡歡的複雜性格。全圖共分為5個段落,首段“聽樂”,韓熙載與狀元郎粲坐床榻上,正傾聽教坊副使李家明之妹彈琵琶,旁坐其兄,在場聽樂賓客還有紫微朱銑、太常博士陳致雍、門生舒雅、家伎王屋山諸人;二段“觀舞”,眾人正在觀看王屋山跳“六么舞”,韓熙載親擂“羯鼓”助興,好友德明和尚不期而遇此景,尷尬地拱手背立;三段“暫歇”,韓熙載與家伎們坐床上休息,韓正在淨手;四段“清吹”,韓熙載解衣盤坐椅上,欣賞著5個歌女合奏五段“散宴”,韓氏手持鼓槌送別,尚有客人在與女伎調笑。全卷以連環畫的形式表現各個情節,每段以屏風隔扇加以分隔,又巧妙地相互聯結,場景顯得統一完整。布局有起有伏,情節有張有弛,尤其人物神態刻畫栩栩如生,如“聽樂”段狀元郎粲的傾身細聽動姿、李家明關注其妹的親切目光、他人不由自主的合手和拍;“觀舞”段王屋山嬌小玲瓏的身姿、德明和尚背身合掌低首而立的尷尬狀等等,傳盡心曲,入木三分。最出色的還是主人公韓熙載的刻畫,長髯、高帽的外形與文獻記載均相吻合,舉止、表情更顯露出他複雜的內心。一方面,他在宴會上與賓客觥籌交錯,不拘小節,如親自擊鼓為王屋山伴奏,敞胸露懷聽女樂合奏,送別時任客人與家伎廝混,充分反映了他狂放不羈、縱情聲色的處世態度和生活追求;另一方面又心不在焉、滿懷憂鬱,如擂鼓時雙目凝視、面不露笑,聽清吹時漫不經心,與對面侍女閒談,這些情緒都揭示了他晚年失意、以酒色自污的心態。畫家塑造的韓熙載,不僅形象逼肖,具肖像畫性質,而且對其內心挖掘深刻,性格立體化,可以說真實再現了這位歷史人物的原貌。

畫家簡介

顧閎中,,約910年生,980年間逝世,五代南唐畫家。江南人。顧閎中是五代時著名的人物畫家,南唐後主李煜時(公元570—583年)為畫院翰林待詔。關於其生卒年代已無從考證,在史料中關於他的創作活動記載甚少,《夜宴圖》是探討和研究其創作思 想和藝術成就的重要作品依據。南唐李異異元年間(937—943)中,已在宮中作畫,以作《南莊圖》著名。後主李煜(96l—975年)朝任翰林待詔,工畫人物,尤擅仕女,多畫宮廷貴族生活。畫風繼承唐代周防而更趨纖細,多用顫動的“戰筆”畫衣紋,這種用筆和線條,受李後主書法的影響。傳世作品有《琉璃堂人物圖》、《重屏會棋圖》、《宮中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