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鬼摔跤
- 文化遺產名稱:二鬼摔跤
- 遺產編號:Ⅳ-3
-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清徐二鬼摔跤,歷史淵源,舞蹈特色,道具製作,夏邑二鬼摔跤,基本信息,歷史淵源,表現形式,傳說故事,舞蹈特徵,傳承人物,發展歷程,發展現狀,
清徐二鬼摔跤
歷史淵源
“二鬼摔跤”是街頭民間藝術和舞台表演藝術集於一身的傳統民間傳統道具表演藝術的一種。相傳和有關資料記 載,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清徐地區風行農村的一種傳統民間文藝形式。它的淵源是由蒙古族摔跤比賽而創意的, 是傳統民間道具體育舞蹈和傳統的體育競技“喬相撲” 演變而來的。喬仍假意也,假扮二人相,撲是進攻散打 之意。“喬相撲”即喬裝打扮,意為兩個假人橫豎互不 相讓,相互進攻摔打。它屬單人表演節目。
屬單人表演的二鬼摔跤為何名曰“二鬼”呢?傳說 其一有祭鬼神之意;其二是取奇特與驚險之感;其三是 鬼很機靈,取其機靈之形。新中國成立後,人們認為取 二鬼不吉祥便改為“二人摔跤”或“兩個洋鬼子摔跤”, 而且還搬上了舞台表演,很受觀眾歡迎。
舞蹈特色
二鬼摔跤對表演者的表演技巧要求較高,他必須具備有摔跤技術和老師傅傳下來的絕活,才能表演得出神 入化。所以二鬼摔跤這項傳統民間文藝較難普及。
二鬼摔跤在本縣活動的區域不太多,只有徐溝、王答、孟封、清源等地有老藝人傳授技藝。但學藝人員較少。
道具製作
二鬼摔跤道具的製作是用泥或紙脫塑二鬼頭,用竹 板編制兩個鬼的上半身造型,並把二鬼綁成兩臂相扭,相互搏鬥之勢,給假人穿上古裝長衫,妝扮散亂頭髮, 彩繪出鬼臉。另外,再製作一雙假足,這就是道具。表 演時,表演者穿上道具服裝,將道具牢牢地綁在表演者 背上,表演者的雙手裝上假足。在道具服裝的隱藏下, 表演者以雙臂雙腿,模擬二人摔跤動作,表演才真實。 具體摔跤動作以掄、轉、滾、翻、摔、掃、踢、擋、下 絆、托舉等摔跤技巧動作,互相扭摔,並做出許多滑稽、 幽默很逼真的摔跤動態。上世紀80年代將“二鬼”形象 的道具改為青年小伙子,頭戴著瓜瓣禮帽扮相,他美觀 雅致,一點沒有恐懼感。表演中有鑼鼓伴奏,氣氛非常 激烈,圍觀人群不時發出喝彩之聲。
夏邑二鬼摔跤
基本信息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夏邑縣
遺產級別: 市
歷史淵源
“二鬼摔跤”表演是清朝後期由臨淄敬仲揚官村的農民創造的一種傀儡表演形式,後來傳到辛店的矮槐樹村和雪宮的西高村,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表現形式
二鬼摔跤的表現形式類似木偶,表演時,表演者背馱二鬼摔跤道具。二鬼摔跤道具有兩個鬼頭,互相對視,有兩對搭肩假手,還有兩個假腿,道具“身子”上蓋著掩飾性的服飾。表演者在表演時,雙手各握一個假腿作為“一鬼”的腿,表演者的雙腿作為“二鬼”的腿,通過表演者腿、背、臂的活動和綜合利用戲劇、雜技、武術的推、踢、翻、滾、旋等動作的表現,給觀眾以兩鬼打鬥摔跤的喜劇效果。
二鬼摔跤表演時共分四段,第一段,地上摔跤,操作者運用推、踢、抱、壓等動作表現二鬼抱著摔,你推我踢,互相壓倒對方的摔跤場面。第二段,凳上摔跤,二鬼從地上摔至凳上,操作者運用蹦、跳、躥、探海等動作,表現二鬼爭凳、躥凳、上凳以及你退我進,我進你退,互不相讓,互不示弱的激烈摔跤氣氛。第三段,桌上摔跤,二鬼由凳上摔到桌上,層層上桌、下桌,操作者運用翻、滾、旋、掃等動作,表現二鬼桌上摔跤的進退攻守,推、摔到桌沿,壓倒翻滾,抱起旋轉等驚險場面。第四段,二鬼由桌上摔到桌下。操作者運用快速推、踢、抱、翻、滾、旋等動作,把二鬼摔跤推向高潮。
最後,表演者掀開二鬼道具給觀眾亮相,謎底揭開,很多觀眾會驚訝地張大嘴巴,從而顯示出這種傳統民間舞蹈的藝術效果和表演者的高超技藝。
二鬼摔跤在表演時分三個場合,三個場合分別是平地、凳子、桌面。
2016年2月21日正月十四,山西太原舉辦“印象老太原——元宵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活動”。下圖為山西省民間藝人表演山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二鬼摔跤”,吸引眾人圍觀。
傳說故事
二鬼摔跤與民俗活動放河燈有關。放河燈是一種超度鬼魂的迷信活動,相傳,清光緒年間,夏邑縣城經常發生鬧鬼之事,夜深人靜時,衙門內三班六房的衙役們睡得正香,突然,驚叫起來,有的叫得聲嘶力竭,有的打得不可開交,整個衙門內亂作一團,攪得人心不安。城內南大寺和城隍廟數幾十名和尚與道人為破此事,於中元節那天,用油紙紮燈籠、船、橋各百餘個,放入城河,招引眾餓鬼歸宿正道。中元節戌時,超度鬼魂儀式開始,30名和尚與道人各列城隍廟兩側,焚香燒紙,口誦經典,把用油紙紮的燈籠、船、橋送入城河中,願餓鬼歸宿廟主。從此,農曆七月十五放河燈便流傳下來,成為當地的一種民俗活動。傳至民國初年,這種超度鬼魂的迷信活動便演變成為傳統民間一種娛樂性活動,每次放河燈規模龐大,觀眾有數千人。放河燈結束後,由城裡民舞隊為民眾表演二鬼摔跤、高蹺、鬼會等傳統民間舞蹈。由此可見,二鬼摔跤與放河燈有著密切關係。
舞蹈特徵
二鬼摔跤在豫東各民舞隊伍中的地位雖不能名列前茅,但在歷次省、市、縣乃至省外會演中,深受廣大民眾的歡迎。
二鬼摔跤一般由一人表演,但有時候在表演時,也有伴奏人員。二鬼摔跤伴奏音樂均為打擊樂,樂隊通常由4人組成,每人持一件樂器,即,鼓、鈸、大鑼、二鑼。使用的鑼鼓有啞鑼、長鑼等,點子簡單,變化不大,對舞蹈起渲染烘托作用,其節奏根據表演者的動作快慢和舞台大小而定。
傳承人物
二鬼摔跤的傳承,是以家祖傳承和師傳這兩種形式,傳承譜係為:第一代,孫炳文,男,1900年出生,師徒傳承,夏邑縣城關鎮城裡村人,已故;第二代,孫炳志,男,1923年出生,家祖傳承,已故;第三代,孟獻超,男,1933年出生,師徒傳承,夏邑縣城關鎮西關村人;第四代,時福民,男,1964年出生,師徒傳承,夏邑縣城關鎮北關村人;第五代,劉藝,男,1970年出生,師徒傳承,1990年學藝,夏邑縣城關鎮西關村人。
發展歷程
1984年2月,二鬼摔跤第三代傳人孟憲超等人代表商丘地區赴鄭州參加“河南省第五屆民族民間音樂舞蹈調演”,主要演出了二鬼摔跤等節目,並榮獲河南省文化廳頒發的優秀表演獎。
新中國成立前,農村逢會一般由“會首”負責籌辦各種形式的演出活動,在演出時間上,一般在農曆七月十五、清明節、農曆十月一古廟會。在演出地點上,主要在廣場、戲台、街頭等。新中國成立後,在夏邑縣文化館的組織、輔導下,通過集會、文藝會演等活動,提高了表演技能,規範了表演形式。1984年,夏邑縣的二鬼摔跤在我市會演時,對其形式、內容作了改革,並改名為“二喜摔跤”。
發展現狀
二鬼摔跤表演風格獨特、風趣、神秘、驚險,在整個豫東地區,夏邑縣僅存一支表演隊伍,此舞能在桌、凳上表演是獨一無二的,它豐富的內容和特徵在中華民舞中實屬罕見。但因各種原因,此傳統民間舞蹈面臨失傳。
為保護、傳承這一彌足珍貴的傳統民間舞蹈,2008年夏邑縣文化部門制訂了五年計畫,將進一步對民舞老藝人進行普查,更進一步摸清二鬼摔跤的流傳過程。同時,在未來5年中,夏邑縣文化部門將促進二鬼摔跤與其他民間舞蹈的融合,以達到繁榮民間舞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