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店

二郎店

二郎店,即現在的湖北省大悟縣的縣城。大悟縣地處湖北省東北部鄂豫邊界,二郎店位於縣域西部。1952年初縣駐地由新城遷此,置城關鎮至今。二郎店是山地丘陵中的一塊平壩,南倚泉水寨,東望禮山,澴水(本地人叫環河)由北向南,從城中流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悟縣城關鎮
  • 別名:二郎店
  • 行政區類別:縣轄鎮
  • 所屬地區: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
  • 政府駐地:大悟縣城關鎮城中南路
  • 電話區號:0712
  • 郵政區碼:432800
  • 地理位置:鄂東北鄂豫邊界
  • 面積:102.15平方公里
  • 人口:總人口88732人(07年)
  • 方言:大悟話
  • 氣候條件:北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泉水寨、禮山、鄂豫邊區革命烈士陵園
自然資源,綜述,物產資源,旅遊資源,歷史沿革,古鎮變遷,名稱由來,近現代歷史,民俗文化,風俗,飲食文化,經濟發展,工業,農業,現代服務業,學校,縣屬學校,鎮屬學校,

自然資源

綜述

大悟縣位於大別山脈西段,境內山巒起伏,丘陵密布,河流、溪澗穿插其間。出露地層主要為元古界紅安群,礦產資源豐富。土壤多為黃棕壤,植被為落葉闊葉、常綠闊葉、針葉混交林。地勢:西部北高南低;中部和東部中間高、南北低。以大別山脈為分山嶺,南流,注入漢水;北水,流入淮河。以北部五嶽山、西部娘娘頂、南部大悟山、東部仙居頂四大主峰構成地貌的基本骨架,形成環河、灄水、竹竿河三大河流,跨越長江、淮河兩大流域,兼有南北氣候之特點,水、光、熱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14.9攝氏度至15.7攝氏度,降水量1115毫米,日照時數2153小時,無霜期227至242天。
大悟縣地圖大悟縣地圖
二郎店位於縣域西部,距大悟縣城東2公里的禮山, 矗立於大別山西南群峰之中,海拔415.8米,澴水由北向南,從二郎城中流過。城關鎮區位優勢良好,距京廣鐵路廣水站13公里、距武漢天河機場100公里、距石武鐵路孝感北站10公里,北距信陽70公里,京珠高速公路、麻竹高速公路橫穿全境。石武高鐵(石家莊-武漢)孝感北站位於大悟縣高店鄉,距離縣城7公里,該站通過高速列車175對,約3-5分鐘經過一趟。
大悟縣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受西北冷氣團的影響,夏季受東南、西南季風控制,形成冬冷、夏熱、冬乾、夏濕,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較長,嚴寒酷暑短的氣候特徵。

物產資源

農作物以糧油作物為主,兼有其它經濟作物。糧食以稻、麥為主,油料以花生為主,經濟作物以菸葉為主。
(一)糧食作物:分為夏糧作物、秋糧作物。  夏糧作物有小麥、大麥、蠶豆、豌豆,以小麥為主。
秋糧作物有水稻、黃豆、紅苕和其它秋雜糧,以水稻為主。
(二)油料作物:以花生為主,油菜次之,芝麻少量。
(三)經濟作物:棉花、菸葉、麻類和席草等,以菸葉為主。
(四)特產作物:大悟縣特產資源豐富,除花生、菸葉、烏桕外,還有茶葉、桃、李等水果及蠶桑、藥材等特產作物。
烏桕烏桕
(五)蔬菜:蔬菜種類繁多。據統計:葉菜23種,瓜果菜15種,根莖菜12種,花菜2種,野生菜7種。主要有:白菜、菠菜、萵苣、芹菜、莧菜、茼蒿、白蘿蔔、胡蘿蔔、蔥頭、四季蔥、大蒜、韭菜、茄子、西紅柿、辣椒、黃瓜、冬瓜、苦瓜、葫蘆、瓠瓜、南瓜、絲瓜、刀豆、豇豆、扁豆、馬鈴薯、生薑、藕、芋頭、黃花菜、珍珠花等。其中黃花菜、珍珠花較為名貴。

旅遊資源

泉水寨
泉水寨在大悟縣城關南端,是大悟與廣水的界山,因山頂曾有古寨城、山坡有泉水終年不竭而得名。此山呈圓錐形,無明顯主峰,最高點海拔240.9米,東瀕環水,南接群山,北瞰縣城,總面積9平方公里。山中秀木參天,花果飄香,原為縣城一景點,現已開闢為國家森林公園,也是全縣旅遊開發的重點景區。
泉水寨風光泉水寨風光
禮山
禮山,因形似禮帽而得名,距大悟縣城東2公里,海拔415.8米。禮山有兩座山峰,其東北山峰陡峭挺拔,山勢險峻,人們稱謂大禮山。西南山峰雄峻明秀,山高林密,謂小禮山。山下有畫廊般的七里沖峽谷,還有石廟、橫衝兩座水庫和建在水邊的休閒度假莊園。
烈士陵園
鄂豫邊區革命烈士陵園,座落在縣城關鎮環水東岸的江崗山上,占地面積230畝,以紀念堂、紀念碑為主體,氣勢磅薄、工程宏偉,於1984年11月6日竣工落成,由原國家主席李先念題寫園名,是中國十大陵園之一。
紀念堂寬大敞亮,內列有鄂豫邊區革命英烈的生平事跡圖象200餘幅,還有部分革命歷史文物陳列其間。紀念堂後是烈士祠,歷石階242級就到了江崗山頂峰,上辟平面1600平方米,四面石欄圍繞,中間聳立革命烈士紀念碑,底座四米見方,為白色大理石砌成,高21.8米的碑塔,巍峨英姿,直指長空。
鄂豫邊區革命烈士陵園鄂豫邊區革命烈士陵園

歷史沿革

古鎮變遷

傳二郎店因三國時期的孫權在此射獵得名。解放初期,二郎店是一鄉村小鎮,處環水河西岸,城區只有一條街道(二郎街),長不足300米,寬約3米,房屋低矮破舊,街道狹窄,城區面積0.4平方公里。城區沒有高樓、商場、綠化帶,沒有廣場,更沒有娛樂設施。1952年初縣駐地由新城遷此,置城關鎮至今。
1955年,縣政府在老街西,依悟廣公路開闢了一條新街,名建新街。1970年冬,動工興建環河大橋,次年5月竣工。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的發展,縣城建設快速發展。1984年春,我縣在原宋應公路城區段的基礎上建成西大街,同年建設陵園路。1986年在原城北路的基礎上建成府前街,隨後相繼建成泉水路、化工路、城中南北路,彭銀路、臥龍街、沿河大道,城區主框架基本形成。1994年二橋建成通車,交通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各級政府為了利用千年古鎮二郎店的知名度,將相鄰二郎店的鄉鎮命名為二郎鄉,所轄單位名稱前都冠以“二郎”二字,如:二郎中學、二郎修配廠等等。城區通過歷年的改建擴建,到2012年,城關鎮發展為轄5個社區,10個行政村,國土面積102平方公里,山場面積6.14萬畝,總人口11萬人,是大悟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隨著城鎮的變遷,二郎店的老街小巷一點一點地融入城市的新貌。老城區在縣城的南端,只占整個縣城的一小部分了。九十年代初從二郎店赴台灣等地的方、付、劉等姓氏的老人和後代紛紛從台灣、港、澳、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東南亞等處回到大悟縣城,許多後生帶著前輩和同鄉的託付,背著照相機、錄像機拍鄉景、錄鄉音。雖說新縣城高樓林立,五光十色,然而一些令老一輩留戀的地方都已面目全非。二郎店牌坊不知去向,方氏祠堂拆建成實驗國小,白祠堂拆建成縣法院、三義廟拆建成縣一招,東嶽廟、娘娘廟、財神殿拆建成縣工具機、修造兩工廠,環河邊成排的垂柳、河中的渡船都沒有了,鎮上最有特色的小吃千層酥油煎烙餅,炭烤甜鍋貼,瓮膛餅等都已失傳……昔日的二郎店,連同這個充滿韻味的名字,只留在老一輩人的記憶里了。就像一位回鄉的遊子沉吟的那樣:“二郎古巷朝朝燕,一鎮新圖夜夜虹。泉水林濤依舊在,環河柳絮夢回中。”
二郎夜色二郎夜色

名稱由來

據史志家考證,這裡扼南北驛路之要道,當時只有三家供行旅客商住宿的小客店,既無地名,又無集市。三國時期,孫權領東吳大軍到鄂北設防。有一天孫權狩獵到此,問當地一老者,此地何名,那老者答曰“此地無名”,孫權(在家中排行老二)即說可叫“二郎店”。從此,二郎店名沿用至今。
二郎店以孫權射獵得名,並非杜撰,有史料為證。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孝感縣誌》:“二郎店在小河溪北五十里,相傳孫仲謀曾射獵於此,名二郎,蓋其行第也。”《乾隆一統志》:“新店在孝感東北一百二十里,地險僻,其南為二郎畈,相傳孫權曾射獵於此。”《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1982年重印)二郎廟市條:“在湖北省孝感縣北百八十里環河西岸,相傳孫權射獵於此。路通河南羅山縣,亦名二郎店。”到清代末期,在鎮南閘門的牌坊上寫了“二郎店”三個斗大的字,經考證,“二郎店”三個斗大的字是當地才子傅養吾(又名傅廷浩)寫的。此人雖出身貧寒,沒有官職,但博覽群書,才學譽滿全省。這座“二郎店”牌坊一直保留到新中國成立後的五十年代中期。
有首迴文詩詩情畫意,詠嘆出二郎店名稱的由來和二郎店地理位置的特點:
《二郎店》
孫吳遺事獵城南,
寨水泉生霧籠煙,
春夢秋山環河月,
巡迴二郎望新廛。
廛新望郎二回巡,
月河環山秋夢春,
煙籠霧生泉水寨,
南城獵事遺吳孫。

近現代歷史

二郎店歷經滄桑,屢遭戰禍摧殘。早在清朝末期興修京漢鐵路時,選擇方案中有從九里關進湖北路經二郎店建車站。因清朝腐敗,張之洞缺乏科學決策思想,而棄九里關走武勝關造成巨大浪費,二郎店失去一次發展機會。
從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二郎店一直是敵我雙方激烈爭奪的地方,拉鋸戰不斷,戰火連綿,加之天災橫禍,人民生活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1927年春,二郎店一帶農民在共產黨員、農會幹部傅吉三等人領導下,沒收了當地土豪劣紳的財產。土地革命時期二郎店是革命根據地,由付吉三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紅色補充軍第七師二十團政委兼副團長和蘇維埃孝感鄧平區(13區)主要負責人,從1930年起紅軍多次駐紮二郎店。1931年付吉三受組織委託,赴漢口英租界購買槍枝,用棺材裝著運往蘇區。在漢口二碼頭上船被國民黨查出拘捕,在武漢被殺害。
一九四四年五月,桂軍五一三團在團長肖湘湯的帶領下,拔掉了日寇設在二郎店的據點,打死近三十多個日軍和一批偽軍。從此以後,直到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日寇再也沒有來過二郎店。
1949年二郎店獲得了解放。

民俗文化

風俗

舊時鎮上人多信佛教,街北角有三義廟,南邊有東嶽廟、娘娘廟、財神殿。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廟會唱戲,楚劇、豫劇、皮影、花鼓竟相登台,還有腰鼓、秧歌、武術雜耍、蓮花鬧,附近的民眾都來燒香敬神。元霄節龍燈、龍船、竹馬、高橋、獅子,街上一派熱鬧景象。逢年過節,都要放鞭炮,迎新去舊。鎮南閘子門外立有熊氏牌坊、二郎店牌坊。

飲食文化

二郎店雖小,飲食文化豐富,集南北之精華。鎮上最有特色的北方風味是:千層酥油煎烙餅,香酥可口,久吃不厭;炭烤甜鍋貼,香甜鬆脆;瓮膛餅,風味奇特,越吃越想吃;汽水烙饃、麻花、散子、油條等。南方風味是:肉膏、魚丸、三鮮湯等;還有各種炒菜、煨湯、火鍋。鎮上飲食吸引了許多過往客商。

經濟發展

工業

鎮黨委、政府從實際出發,堅持“重點發展工業經濟,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工作思路,大力發展鎮域經濟。把培植壯大工業經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一是不斷擴大招商引資成果。截至目前,全鎮共引進企業30多家,實際到位資金2.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億元,年實現稅收1000萬元,安置下崗職工和農村富餘勞動力3000人以上。僅2009年上半年,全鎮共引進項目5個,簽約資金達1.03億元。二是培植壯大落戶企業,高度重視企業發展,多次深入企業調研,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三是全力支持老企業盤活和恢復生產,研究企業生產經營問題,積極幫助企業恢復生產。

農業

鎮黨委、政府把加快農業發展作為產業結構調整、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一是全力推進脫貧致富奔小康試點工作。為各個村都制定了產業發展規劃、村莊建設規劃和年度工作實施規劃,在各村都成立了新農村建設促進會,網路本村籍的名人大戶參與新農村建設。截至目前,全鎮共投入資金800多萬元。二是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全鎮共建成2000畝優質稻、2000畝無公害茶、2000畝稻蝦連作、15000畝地膜花生、20000畝板栗等優勢和特色農產品基地。三是大力推進林權制度改革,全鎮50889.3畝山場面積全部確權。四是積極發展農村合作組織。全鎮已發展種類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0餘個,農村經紀人隊伍達200多人,網路農戶近5000戶。
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突出城郊優勢。沿京珠高速公路兩側,在長征路社區、田灣、高咀、樂沖等村建立4000餘畝的杜仲板栗帶,沿環河兩測在府前社區、劉灣、鄧畈、汪城、雙河建立4000餘畝的蔬菜帶,沿大界公路七里、棗棚、雙橋、羅城建立4000畝的茶葉帶。以小魁山、七里沖山場資源為載體建立休閒農莊、大力發展農莊經濟。以七里綜合養殖為龍頭,帶動全鎮養魚、養羊、養牛大戶28餘家。

現代服務業

鎮黨委、政府把現代服務業作為加快商貿經濟發展的重要平台。堅持將打造現代服務業作為加快地方經濟發展、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途徑,積極搞活商貿流通領域,大力引進商貿流通企業。

學校

縣屬學校

學校名稱 地 址
大悟縣第一中學 城關鎮沿河東路   大悟縣中職校 長征南路173號
大悟縣城關中學 大悟縣城中南路82號
大悟縣實驗中學 大悟城關興華路3號
大悟縣實驗國小 大悟縣建新二街25號
大悟縣禮山學校 大悟縣城關鎮長征路43號
大悟縣濱河學校 城中北路39號
大悟縣直機關幼稚園 大悟城關興華路6號
大悟一中大悟一中

鎮屬學校

學校名稱 地 址
城關鎮中學 城關鎮泉水路
城關鎮雙橋中學 城關鎮雙橋村
城關鎮中心國小 城關鎮泉水路
城關鎮城北國小 城關鎮西嶽居委會
城關鎮雙河完全國小 城關鎮雙河村
城關鎮汪城完全國小 城關鎮汪城村
城關鎮劉灣完全國小 城關鎮劉灣村  
城關鎮田灣完全國小 城關鎮田灣村  
城關鎮七里完全國小 城關鎮七里村  
城關鎮鄧畈完全國小 城關鎮鄧畈村  
城關鎮雙橋完全國小 城關鎮雙橋村  
城關鎮棗棚完全國小 城關鎮棗棚村  
城關鎮劉樓完全國小 城關鎮劉樓村  
城關鎮胡城完全國小 城關鎮中心村  
城關鎮新街完全國小 城關鎮新街村  
城關鎮樂沖教學點 城關鎮樂沖村  
城關鎮羅城教學點 城關鎮羅城村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