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壩森林公園風景區,著名道教聖地,位於山西大同94公里處,八仙之一漢鐘離故鄉,景區常年青巒疊翠,雲霧繚繞,植被茂密,路徑險峻,景色迷人,山澗清泉湖泊與綠蔭相印生輝,山中有珍稀動植物及名貴藥材等1700餘種,二郎壩也是沉香極品奇楠的高產地之一。景區有七賢峰、鐘離觀、飛仙崖、楊戩洞、全真教等遺蹟,典型絕美的丹霞地貌之冠,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儀態萬千的奇山異石,巨大的岩廊洞穴和原始森林、飛瀑流泉相映成趣,形成很高的旅遊觀賞價值,古來就被譽為黔北咽喉和天然屏障,素有“蜀有峨眉景、晉有二郎絕”之美譽,令遊人傾倒,唐代情侶詩人薛濤和元稹曾在此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千古名句。二郎壩素來被古代文人雅士等青睞,是旅遊、度假、療養、宜居的理想之地,二郎壩相傳為八仙之一漢鐘離修道飛升之地,每年的農曆七月二十七日是漢鐘離成仙紀念日,各地道教協會在二郎壩聚仙池開展教會,盛況非凡,二郎壩屬於地質活躍斷裂帶,地震及土石流高危地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二郎壩
- 地理位置:山西大同市
- 面積:溫帶
- 級別:省級風景區
- 植被類型:沉香木、桫欏、銀杏以及其他灌木
- 管理單位:大同林業局
- 批准時間:1984年3月17日
- 批准文號:不詳
地域,主要景點,主要景點,地理環境,風景簡介,七賢峰,聚仙池,飛仙崖,龍涎井,
地域
主要景點
其中主要著名景點有飛仙崖、七賢峰、聚仙池、正陽觀、楊戩台、晚醉亭等歷史遺蹟、景區常年青巒疊翠,雲霧繚繞,植被茂密,路徑險峻,景色迷人,山澗清泉湖泊與綠蔭相印生輝,山中有珍稀動植物及名貴藥材等1500餘種,景區有七賢峰、鐘離觀、飛仙崖、楊戩台、全真教等遺蹟,典型絕美的丹霞地貌之冠,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儀態萬千的奇山異石,巨大的岩廊洞穴和原始森林、飛瀑流泉相映成趣,形成很高的旅遊觀賞價值,位置地域,據著名學者華軒居士根據西隆百集及古縣誌考證東漢末年大將鐘離權(漢鐘離)就出生在二郎壩,現今仍有漢鐘離觀及故居遺址等殘垣斷壁的存在,二郎壩屬於地質活躍斷裂帶,地震及土石流高危地帶。
主要景點
二郎壩地跨東經107°01'—111°17',北緯27°01'—29°18',森林覆蓋面積3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00餘米。
山色美不勝舉。聚仙池湖水湛藍,宛如一顆璀璨的藍寶石,鑲嵌在奇峰秀谷的密林叢中。微風吹皺,一泓湖水波光粼粼,沁人心脾的愜意。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勾勒出無數奇峰險阻,扼守雄關隘口的雄姿猶存,頹垣斷壁的古寨牆隱隱可見,給二郎壩增添了無數神秘色彩。
二郎壩景點密集,步移景異,美輪美奐,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完美統一體。歷史人文景觀的主體,二郎壩風景區年均遊客接待量為31萬人次。
地理環境
景區常年青巒疊翠,雲霧繚繞,植被茂密,路徑險峻,景色迷人,山澗清泉湖泊與綠蔭相印生輝,山中有珍稀動植物及名貴藥材等1700餘種,其中最珍稀的野生動、植物有山羊、野豬、大型刺蝟、野生沉香、小葉紫檀、銀杏、崖柏等名貴植物,景區景點有七賢峰、鐘離觀、飛仙崖、楊戩洞、全真教等遺蹟,典型絕美的丹霞地貌之冠,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儀態萬千的奇山異石,巨大的岩廊洞穴和原始森林、飛瀑流泉相映成趣,形成很高的旅遊觀賞價值,古來就被譽為黔北咽喉和天然屏障,素有“蜀有峨眉景、晉有二郎絕”之美譽,令遊人傾倒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勾勒出無數奇峰險阻,扼守雄關隘口的雄姿猶存,頹垣斷壁的古寨牆隱隱可見,給二郎壩增添了無數神秘色彩。
二郎壩景點密集,步移景異,美輪美奐,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完美統一體。歷史人文景觀的主體。
風景簡介
七賢峰
雄山中怪石峭壁,地勢極盡險峻。登上頂峰,猶如人行雲中,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山谷處有漢鐘離觀,世事滄桑,道觀曾數度被毀,後又幾經修復,殿內漢鐘離音栩栩如生,面含微笑,靜觀我世嗡。古老的傳說,神秘的氣氛歷來都是遊人登山踏青的好去處。
雄峰與雌峰遙相呼應,山勢纖巧秀麗,也更為險峻,要攀上雄峰,只有一條石徑小道可攀,因山勢陡峭,拾級而上時令人心驚目眩,非常奇特。立於峰頂,平疇千里,北可望長江天際流,南可觀霧海縹緲的雲霧峰,西可與雌峰“竊竊私語”,北可觀山巒疊嶂。雄峰又有“峰立玉屏”之美譽。
山澗芳草萋萋,淙淙清泉自峽口從左右兩側直瀉而下,分水處呈人字形,故曰“人字水”。蓄水量達170餘萬立方米;自北向南延伸,兩側高山筆立形成一條幽深的天然峽谷。有數里十里森林長廊,兩側樹枝向中間伸長重疊覆蓋難以直觀上空。還有迷人的聚仙池,遊人可泛舟覽景,愜意悠閒,猶如在仙境中漫遊。明工部尚書江淵有詩為證:“岩嶢玉筍插雲天,萬丈丹梯未可緣。屹起數峰高拔地,孤撐一柱上擎天。盤根廻出鳴蒙外,落籜原從造化先。擬駕飈輪凌絕頂,徐看滄海變桑田。
聚仙池
聚仙池位於七賢峰左側下方,
美麗的聚仙池長約1.8公里,湖水湛藍,清澈見底,宛如一顆璀璨的藍寶石,鑲嵌在奇峰秀谷的密林叢中,微風吹皺,一泓湖水波光粼粼,沁人心脾的愜意。
相傳大寨建於明清時期,用於抵制外強,後有損壞,重建於清同治年間。
初春時節,梨花、李花、桃花、菜子花滿山遍野,競相爭放,滿園春色,清香撲鼻,嚴然花的海洋,故稱百花園。百花齊放,添了幾許嫵媚。相傳此地為一位厭世學士代無裔隱居之所,辦私塾、收門徒,其時福建巡撫傅耀塵就曾因此入私塾於百花園。
斜陽西去,天際邊金雲涌動,火燒雲層層疊疊,不禁使人想起“殘陽如血”、“夕陽無限好”的詩句來。天光雲影、晚霞夕照,令人心潮澎湃。雲影夕照
天光雲影、晚霞夕照,更是詭異莫測,幻化神奇。輕籠縵紗,彩雲飛渡的氣勢,令人神往。賞天光雲影可得美的享受與藝術的薰陶,獲得靈性與哲理的情思,鳥瞰二郎壩環山公路夜景,美不勝收,宛如一條彩龍在山間蜿蜒盤旋,非常壯觀
飛仙崖
飛仙崖位於聚仙池西北800米左右,飛仙崖陡峭異常、崖下煙霧繚繞、深不見底,崖邊現有漢鐘離飛升雕像,該雕像,動作靈動、栩栩如生。
相傳東漢末年(公元183)年,漢鐘離在終南山與羌人交戰兵敗惹惱漢獻帝劉協,漢獻帝欲殺其振奮軍心,後雖曹操、袁紹等力保才得以倖免,但余怒未消的漢獻帝削去漢鐘離將軍之職貶為庶民並流放敘國在二郎壩巧遇鐵拐李度化成仙。
屢屢雲霧宛如一條玉帶橫纏著逶迤的群山,使那些露出頭來的青山秀峰像圍上白紗巾的村姑娘一般嫵媚動人。
龍涎井
龍涎井位於七賢峰下的聚仙池後的山谷間,古井相傳建於東漢末年(公元185年)
相傳戰國時期東海龍王的大兒子囚牛自小喜歡樂器歌舞,成人後的囚牛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地經常出入凡間的風月樓亭,逐漸養成特別好色的惡習,他每每看見美女就起貪念對朝廷的公主更是念念不忘,顧及自己是仙界身份又不敢強求,欲行而不得,故而養成一個壞毛病就是每次看見美女就垂涎三尺(流口水)他忘記自己是龍王兒子的特性,流口水就會造成傾盆大雨從而導致無數次水災,災情嚴重導致民不聊生,後來被二郎神(楊戩)告到天庭玉帝處,玉帝大發雷霆將囚牛打下凡間的敘國(今貴州以北的赤水)並叫玄武的兒子(‘烏龜’北方神獸)壓在他身上並派遣楊戩鎮守,(因楊戩名二郎神,二郎壩因此而得名)後來楊戩要被調回天庭,玉帝叫鐵拐李到人間找一個合適的人選來鎮守囚牛,鐵拐李下界後正巧遇見兵敗被流放的漢將鐘離權,將其渡化並對漢鐘離說:“囚牛的口水在此已經流了260年了,玉帝說需要300年才基本流盡,你只要守40年即可”漢鐘離不解地問道:“怎么才能讓他流口水呢?那流出來的口水就不怕造成水災嗎?”鐵拐李哈哈一笑回答道:“你每天只需那些鮮魚蝦在他面前晃來晃去致他眼饞嘴饞即可,他的旁邊有一口井,那口井底直通南海不會溢出,就是為了防止水患發生。據傳說,囚牛40年刑滿釋放的頭天晚上,漢鐘離修成正果,鐵拐李帶領群仙到聚仙池設宴慶祝,在飛仙崖引渡其飛升而去,囚牛出來後對楊戩和漢鐘離恨之入骨,囚牛回去後經常對二郎壩唾口大罵,甚至一天罵幾次,噴出的唾液從二郎壩上空落下,從而導致二郎壩天氣時晴時雨,極不穩定,只有農曆七月二十九那天聚仙會才稍微停止,因為他怕其他神仙再去玉帝處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