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粒小麥

二粒小麥

二粒小麥是一粒小麥與一種雜草山羊草雜交不育後代低溫忽然染色體加倍形成的一個異源多倍體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粒小麥
  • 外文名:Emmer wheat
  • 栽培二粒小麥:有76個變種
植物信息,植物介紹,形狀,特點,主要價值,

植物信息

小麥屬四倍體種,包括野生二粒小麥(Triticum dicoccoides Korn)和栽培二粒小麥Triticum dicoccum Schuebl.。染色體數2n=4x=28,染色體組型為AABB。穗扁平,每小穗結實2粒,穗軸易斷,籽粒帶皮(稃)。

植物介紹

二粒小麥與現在的栽培小麥(Triticum vulgaris)是異源多倍體。大約10000年前,一種有14個染色體(二倍體)的野生小麥,稱為一粒小麥(Triticum monococcum),與一種雜草山羊草(Aegilops sp.)雜交。這種雜草的正常二倍體也是14個染色體,但是它們與一粒小麥的14個染色體不同(不同源),因此不能配對,所以雜交後代是不育的。但是,由於低溫,這個雜交後代忽然染色體加倍,形成了一個異源多倍體,即二粒小麥(Triticum dicoccoides)。二粒小麥具有28個染色體,或14對染色體。約3000年前,二粒小麥與節節麥,即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雜交,二粒小麥有28個染色體,山羊草只有14個染色體,雜交的後代又是不育的。由於低溫,這個雜交種的染色體又忽然加倍,形成了具有42個(28+14)染色體的異源多倍體,即現在栽培的普通小麥。

形狀

株高一般80-90cm,易倒伏,穗長9cm左右,具粗糙長芒,護穎質硬,穎脊明顯,穗軸節片周圍有密毛,小穗基部有長毛。穗軸脆,易逐節自然斷落,種子帶皮(稃),不易脫粒,每小穗2-3花,結實兩粒,籽粒較長,兩端稍尖,硬質,紅色或淺紅色,蛋白質含量高達24%以上,冬性,變種var.kotschianum具Rf基因,抗條鏽病和散黑穗病。

特點

栽培二粒小麥已知有76個變種。多數類型幼苗直立,葉片著生茸毛。株高90-120cm,抗倒伏性不強。穗扁平,長8-10cm,側面寬於正面;小穗排列緊密,多具長芒,穎脊明顯,穗軸較脆,觸碰時易斷,籽粒較長,紅色、硬質。以春性為主,抗鏽病、白粉病和散黑穗病,是帶皮(稃)小麥在小麥育種中套用較多的種。二粒小麥品種卡普利(Khapli)曾是葉鏽病著名的抗源。

主要價值

分析表明:二粒小麥的品質性狀存在豐富的多樣性,並且與我國現代栽培小麥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對這些差異進行研究為我國栽培小麥品種的品質改良提供了遺傳基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