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浦東大地,可以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15條河流都以灶命名,以一團為界,其北依次為北一灶港、北二灶港……至北八灶港,其南則依次為南一灶港、南二灶港……至南七灶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灶港
- 歸類:原南匯地區河流名稱
- 地處:位於現浦東新區中部偏南方向
二灶港簡介,灶門港歷史,今還在使用,南二灶港,北二灶港,其它,
二灶港簡介
灶門港歷史
鳥瞰浦東大地,可以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15條河流整齊有序地自西向東橫貫著,而且都以灶命名,以一團為界,其北依次為北一灶港、北二灶港……至北八灶港共8條,其南則依次為南一灶港、南二灶港……至南七灶港,共7條。以灶命名的河流為什麼這么多呢?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這與古代浦東曾十分興盛的鹽場有關。南宋下沙鹽場建立時,鹽場下原設有下沙南、下沙北、大門和杜浦4個分場,分場下則各設有10個灶戶,各灶戶則各有20家煎灶(或稱灶座)組成。據元朝陳椿所撰《熬波圖》介紹,當時各灶為產鹽,首先必須“開河通海”,利用河道將“煮海作鹽”的原料海水引來。煎灶是鹽場的基本生產單位,取用的原料均為由鹹潮製成的滷水,產出的成品鹽則又必須按時運抵各團鹽倉,然後再通過鹽課司輸出,因此促使鹽場必須具備一個比較發達的水上交通網。
開挖通海河道是當時各灶的一項甚為繁重的工程,因為開挖的河道不僅需有一定的深度和寬度要求能蓄入足量的海水外,還需要在河道的港口處築上一道壩,再在壩上挖一條“月河”,並派專人“徹夜守候”在那裡探測潮汛,見潮來則挖開“月河”迎海潮入港,候通海河道中潮滿後即運土再將“月河”封閉。下沙鹽場初建時,鹽監司原設在下沙,巡檢司則設在周浦,因此當時各灶外運的鹽都必須先運到這裡,這也就是當時這15條灶門港西端為什麼大部分都要以位於周浦、下沙一線的鹹塘港為起點的原因。
南匯灶門港形成歷史甚久,據推斷應形成於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里護塘築成之前。南一灶港上一座古石橋裕豐橋(又名張家橋)的橋墩上曾刻有一副對聯,上聯是“未有兩塘,此江原通大海”,下聯是“惟茲六灶,其流直達申江。”這說明此河原為通海河道,是兩塘,即里護塘和外捍海塘未築成之前就已形成的。南匯志書上對此也曾有過記載,稱這些河道正由於原來都是通海的,都形成於“未築海塘之先”,為了避免海水成患,因此“諸灶西各有壩以為界”,自築海塘後才將壩拆除,這也就是當時各灶門港所以會有“一河而東西異名”的原因。
今還在使用
灶門港的形成,使浦東南匯地區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有了一個比較發達的水上交通運輸網路系統,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方便。後來,灶門港的河道地名大多保留下來了,還在使用。
南二灶港
屬於"杭州灣水系"河流。。
北二灶港
其它
東二灶(泓)港
處浦東新區中東部,屬於(北)二灶港東段河道,西起於老港、惠南界,東止隨塘港,流經老港鎮與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