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國軍隊食品配給

二戰中國軍隊食品配給是指二戰時期中國軍隊的配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戰中國軍隊食品配給
  • 類型:食品配給
  • 時期:二戰
  • 屬於:中國軍隊
中國國民黨軍隊食品配給狀況,美國幫助制定的食品標準,改善後的一伙食,共產黨八路軍的配給,晉綏邊區的供給標準,新四軍的供給標準,

中國國民黨軍隊食品配給狀況

腐敗的“乞丐部隊”
物資短缺給補給帶來困難,但軍隊中的腐敗進一步惡化了士兵們的生存環境  即使是嫡系部隊,士兵們也總是吃不飽,不光糧食,幾乎所有的軍需物資都很匱乏。
每人一桿中正式七九步槍,軍裝每人一套,但長期不換髮新軍裝,於是有的部隊行軍幾個月後,軍裝破破爛爛,被叫做“乞丐部隊”。一名攝影師拍攝的中國遠征軍通訊兵,站在路邊搖電話,他的軍衣肩部和腰部縫著兩大塊補丁,即使這樣,在背部還是有一個長長的裂口,褲子又肥又短,草鞋的鞋帶勒著青筋暴露的腳,只有頭上戴的鋼盔和斜挎的印有“US”字母的綠背包,顯示出這是一個軍人,而鋼盔和背包,無疑都是美國人配給的裝備。
士兵們腳上的鞋也是自己打的。一名排長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教新兵們學打草鞋,用繩子和破布條與麻草搓成的鞋耐穿,能走兩個月,如果只用麻草,這樣的鞋穿三四天就散了架。於是,中國遠征軍的士兵們在蒐集戰利品時,往往連死屍上的破布條也不放過。
物資短缺固然給補給帶來困難,但軍隊中的腐敗,無疑進一步惡化了士兵們的生存。
親身感受了軍隊中的腐敗。“1943年部隊在保山駐防,準備渡江。戰前分發物資,上好的美國進口咔嘰布制服,還有皮鞋、毛襪子,各種罐頭。結果軍需官給每人只發了六尺黃布,聽說軍需官串通一些長官把軍隊的物資倒賣到內地,大理的市面上就經常見到各種軍隊物資出售。整個部隊的物資分配從不公開,完全暗箱操作,想得到好裝備,就要給長官行賄。
美國人研究了中國軍隊的一伙食分配製度後總結:按照部隊規章,每個士兵發給每天24盎司米,一份鹽;每月一份全薪,如果全花在食物上,一個月可以買一磅豬肉。一個中國士兵靠這些配額可以很好地維持生活。可是,事實上他們真正得到的僅僅是分配給他們的食物和錢的一部分,因為長官們習以為常地為自己“剋扣”很大一部分。結果是大多數國民黨士兵營養不足。

美國幫助制定的食品標準

二戰中,美國針對中國軍隊長期缺乏營養,體力較差,影響戰鬥力,由美國營養專家提出供給標準(每人每日發給): 大米:27.3盎司(850克)、蔬菜:11盎司(340克)、大豆:2.2盎司(70克)、花生:1.1盎司(35克)、肉類:1.1盎司(35克)、植物油:1盎司(30克)、鹽:0.35盎司(10克)、燃料:29.43盎司(900克)、1盎司=31.1035g 。1945年2月28日,蔣介石批准了這個標準。相繼在貴陽、昆明、百色等軍中試行。

改善後的一伙食

國民黨陸軍1945年一伙食標準  (1斤=600克.1斤=16兩.1兩=37.5克.1錢=3.73克)  中熟米:27兩 蔬菜:1斤 肉類:一兩四錢  豆類:一兩四錢 油:六錢 鹽:四錢  燃料:二十四兩。  中熟米:1012.5克 蔬菜:600克 肉類:52.42克  豆類:52.42克 油:22.38克 鹽:14.92克  燃料:900克

共產黨八路軍的配給

應該承認共產黨軍隊當時從統帥到士兵大體能夠同甘共苦。
抗戰時期,國民黨搞封鎖,40年後停發八路軍的軍餉,毛藉助了古代先賢的軍隊屯田的法寶,向軍隊提出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口號,在延安掀起了大生產運動,南泥灣的牛羊、南瓜、小米飯養壯了八路軍戰士,也伴著他們走上了抗-日的戰場。山東百姓同樣用煎餅大蔥供養著自己的隊伍,背包上綁著幾根大蔥的山東“土八路”,小米加步槍”也再簡練不過的形容出了共產黨軍隊的形象。
共產黨,在到達延安的最初幾年裡,迎來一段“黃金歲月”。沒有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遠離日本侵略者,生活安定,衣食有保障。皖南事變後,國民政府停止向延安供給軍費並實施物資封鎖。邊區政府徵調軍隊和馬匹備戰,然而偏遇自然災害,糧食極其緊張。延安普通工作人員的一伙食是小米飯加土豆、 白菜湯,有級別的老同志才會配給一些大米。115師的師長林彪幾次請戰地記者柯華吃飯,每次也不過是燉一隻老母雞。
抗大學員曾這樣回憶1938年到1940年間,在抗大的生活 “衣服只發一套,無換洗的,只好在星期天到河邊脫光衣服,一面在河裡洗澡,一面洗衣服,等衣服乾後穿上才返校。每月只發一元錢零花錢。住的窯洞要自己挖,吃的糧食和燒的柴火到幾十里地以外去背扛,吃的多數是小米飯和山藥蛋。每個學員都要剃光頭,有的知識分子還為剃光頭而哭鼻子。”老百姓殺豬的時候去幫忙,然後把習慣被北方人扔掉的豬大腸收起來煉油,朋友來的時候,小米飯拌豬油是無上的美味。
對於邊區軍民來說,大生產最切實的好處是改善了生活,大生產之後軍隊的一伙食標準是四菜一湯。大生產以後,每周末可以用羊肉湯和饅頭打一次牙祭。
陝甘寧邊區政府於1943年1月間,還規定了如下的自給標準(當時皆舊秤16兩一斤)
機關自給方面:(1)九個月以上的蔬菜;(2)每人每月肉2斤,調料6元;(3)每人每年過年過節肉2斤;(4)每人熟毛2.5斤,單鞋1雙,襯衣1件,肥皂兩條;(5)每人每年文化娛樂費50元,修理補充費120元;(6)照顧小廚房待遇的病號所需的開支,個人自給方面:毛巾兩條,牙刷兩把,精鹽4兩(125克),單鞋1雙,襪子2雙,用公家發的熟毛打成毛衣1件,毛襪1雙。

晉綏邊區的供給標準

1944年9月19日晉綏邊區行政公署頒發的供給標準為:
(1)口糧(每人每天):軍隊系統小米1斤8兩(750克);政、民系統的幹部小米1斤6兩(687.5克);交通員、戰士等小米1斤8兩。
(2)一伙食(菜金,每人每月):大灶肉2斤,油15兩(468.75克),鹽1斤,菜45斤,炭45斤(燒木炭者加倍);小灶肉4斤,油1斤8兩,鹽2斤,菜45斤,炭75斤(燒木炭者加倍)。
(3)政、民系統津貼(每人每月):行署正副主任小米3斗(每斗26斤,共39公斤),臨時參政會正副議長、駐會委員、行政委員小米2斗。專署專員、行署處長及其以下工作人員發本幣,專員、行署處長津貼25元,縣長、專署行署科長等20元,區長、縣政府科長等15元,戰士、班長等5元。
(4)婦女衛生費:女幹部生育時,除統籌部分發給標準布1匹、棉花2斤外,由各所在機關自給雞3隻、紅糖1.5斤(750克)、雞蛋60個、麻紙300張(雙生子除布、棉花外,其餘加倍發給),並在產前一個月、產後一個月,享有小灶標準待遇。

新四軍的供給標準

1945年1月,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司令部規定的供給標準,例舉主要項目如下——
口糧(每人每天) 機關人員白米1斤8兩(750克);部隊人員白米1斤10兩(812.5克);機炮部隊、軍工廠人員、教導隊、海防隊白米1斤12兩(875克)。
一伙食費(口糧在外) 菜金:兵團每人每天蔬菜2斤,油5錢(15.625克),鹽5錢,柴2.5斤,燒茶、洗澡、洗腳、洗衣服用柴1斤,也就是每人每月食油、食鹽各15兩(468.75克)不到1斤(舊秤1斤=16兩),折價開支。 肉金:主力兵團每人每月肉1斤,按市價實報實銷。並規定每月1日、16日集體購食,非特殊情形者不得發現錢。地方兵團主力每人每月肉12兩(375克),區常備隊以下0.5斤。
津貼費 普通津貼:主力兵團每人每月按20斤米定價發給,地方兵團主力按10斤、區常備隊以下按6斤發給,並規定每月25日發(每斤米約合今人民幣1.5元)。
肥皂:4至9月每月一塊,其他各月每月半塊。此外,婦女每月草紙50張。
幹部保健:排以上幹部實行普通保健,每人每月供給的數目為:排級,豬油0.5斤;連、營級,豬油1斤,豬肉1斤;團級,豬油1斤,豬肉2斤,雞蛋30隻;師級,豬油1斤,豬肉4斤,雞蛋90隻。
以上豬油、豬肉、雞蛋按定價折錢,與津貼費同時發給。
服裝 根據經濟條件、物質來源和部隊必需之實際情形發給。原則上每人每年發制服兩套,襯衣兩件,棉製服1套,棉背心1件,被毯二年1床,飯包袋1隻,彈袋1條,米袋1條,雨傘1把,飯碗1隻,布鞋6雙,襪子4雙,毛巾4條,每班哨兵大衣一件,每個幹部大衣一件,其他裝具按實際情形補充之。鞋子:偵察員、便衣通訊員、特務長每年12雙,武裝通訊員每年8雙。
供給標準的上下浮動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某些地區和部隊的供給標準有所提高。如有的地區在原有的大灶、小灶外,增加了中灶待遇,規定縣級地方幹部和部隊的分區級政委等享受。中灶的供給標準,油、肉較大灶多一些,細糧比重也多一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