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廟鄉

二廟鄉

二廟鄉位於素有“山東南菜園”之稱的蒼山縣東南部,蘇魯兩省、蒼、郯、邳三縣市交界處交界處,北靠層山鎮,南接江蘇省邳縣鄒莊和郯城縣重坊鎮,東鄰郯城縣勝利鄉,目前已化歸長城鎮,全鄉現轄36個行政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二廟鄉
  • 總面積:51.55平方公里
  • 耕地面積:4.8萬畝
  • 總人口:4.3萬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當地特產,行政區劃,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鄉以村名,二廟村,因元朝初年聚落西建有二郎廟,明朝嘉靖年間重修時,以廟名村,建國後簡稱二廟,1971年前屬層山區,1971年從層山公社分出稱二廟公社,1984年撤社建鄉,改稱今名,2011年化歸長城鎮所有。
2011年11月,撤銷二廟鄉,併入長城鎮。原二廟鄉位於蒼山縣東南部,距縣城20千米。抗日戰爭前分屬郯城、臨沂和江蘇省邳縣,1940年屬臨沂抗日民主政府,1947年屬蒼山縣,1958年建立公社後分屬層山、蘆塘兩公社,1972年改建二廟公社,1984年改社建鄉。1996年,面積51.5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轄二廟、徐村、大墩、亓莊、吳莊、居村、孫村、東張莊、李村、馬村、店子、傅村、姚場、朱場、趙樓、瓦子埠、沙墩、後湖、池口、蘆塘、紀莊、李湖埠、趙湖埠、王湖埠、吳湖湖埠、郭樓、大埠、李圩子、馬場、徐圩子、武河村、新華、小橋、徐橋、顏莊、紅圈36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全鄉地勢北高南低,鄉境內除蘆塘村西有一小山(海拔50米)外,皆為平原,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

當地特產

銀杏:屬暖溫半濕潤氣候,日照充足,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無霜期212天。這裡土壤肥沃,滲水性強,有機質含量多,酸鹼性適中,特有的水土資源優勢加上當地傳統的種植生產優勢,銀杏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二廟鄉銀杏生產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據統計,全鄉有百年以銀杏樹1000多棵,優質銀杏苗圃3000多畝,年可供苗木100萬餘棵,銀杏果葉產量相當可觀。銀杏樹又稱白果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
蒼山大蒜:蒼山縣自古是大蒜栽培之鄉,出產大蒜特色突出,品質優良,被喻為"中國大蒜之鄉".二廟鄉是蒼山大蒜栽培的重點鄉鎮之一.
編織業:是二廟鄉龍頭企業帶動農戶致富的新興行業。目前,鑫穎編織工藝品廠,與廣東中山、小欖、浙江寧波等地客商合作,產品銷往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年產值近1000萬元。帶動全鄉40%以上的農戶參與,有著較好的社會效益。
居村牲畜交易市場:位於二廟鄉居村村前,設計占地面積6600平方米,總投資120萬元,是由居村李青林和廣州槎頭禽畜動物批發市場的劉建康老闆按4:6的投資比例合資興建的,集收購、加工為一體的輻射蘇北魯南的牲畜交易市場。

行政區劃

二廟村 大埠村徐村村 大墩村 店子村 亓莊村 二廟吳莊村 二廟李村 二廟孫村 二廟張村 二廟居村 二廟馬村 瓦子埠村 付村村 蘆塘村 後湖村 新華村 徐圩子村 李圩子村 馬場村 武河村 王湖埠村 郭樓村 吳湖埠村 趙湖埠村 李湖埠村 顏莊村 小橋村 紅圈村 徐橋村 池口村 姚場村 沙墩村 紀莊村 朱場村 趙樓村

歷史文化

南北朝時期,二廟、蘆塘一帶的徐氏家族,人才薈萃。徐摛創作宮體詩,開一代詩風,其
子徐陵稱“一代文宗”,徐悱、劉令嫻文壇伉儷美名遠揚。南朝宋文學家徐孝嗣,人稱“神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