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二十四友
- 別稱:魯公二十四友
- 所處時代:西晉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洛陽
- 主要成就:西晉文學領袖
- 出師於:賈謐
形成時間,典源,示例,相關閱讀,歷史評價,歷史影響,名士列表,
形成時間
2、徐公持認為:結成於元康六年,或其後。
典源
《晉書》卷六十二〈劉琨列傳〉~679~
劉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人,漢中山靖王勝之後也。祖邁,有經國之才,為相國參軍、散騎常侍。父蕃,清高沖儉,位至光祿大夫。琨少得朗之目,與范陽祖納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六,為司隸從事。時征虜將軍石崇河南金谷澗中有別廬,冠絕時輩,引致賓客,日以賦詩。琨預其間,文詠頗為當時所許。秘書監賈謐參管朝政,京師人士無不傾心。石崇、歐陽建、陸機、陸雲之徒,並以文才降節事謐,琨兄弟亦在其間,號曰「二十四友」。
示例
唐代韋應物《金谷園歌》:“嗣世衰微誰肯憂,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
相關閱讀
西晉二十四人文學集團。《晉書·劉琨傳》:“秘書監賈謐參管朝政,京師人士無不傾心。石崇、歐陽建、陸機、陸雲之徒,並以文才降節事謐,琨兄弟亦在其間,號曰‘二十四友’。”除上述五人外,尚有潘岳、繆征、杜斌、摯虞、諸葛詮、王粹、杜育、鄒捷、左思、崔基、劉瓌、和郁、周恢、牽秀、陳眕、郭彰、許猛、劉訥及劉琨之兄劉輿(見《晉書·賈謐傳》)。“二十四友”成份複雜,文學成就和影響也不相同。
潘岳為“二十四友”之首。《晉書·潘岳傳》有記載:“岳性輕躁,趨世利,與石崇等諂事賈謐,每候其出,與崇輒望塵而拜。構愍懷之文,岳之辭也。謐二十四友,岳為其首。謐《晉書》限斷,亦岳之辭也。其母數誚之曰:“爾當知足,而乾沒不已乎?”而岳終不能改。”陸機、左思和劉琨是西晉的著名詩人,歐陽建、陸雲、石崇、杜育、摯虞等也較有文名,其它諸人或不以文學見長,或傳世詩文較少,影響不大。賈謐後因事被誅,許多人受牽連,“二十四友”亦自星散。
歷史評價
歷史影響
二十四友,壟斷了西晉文壇所有的“泰斗級”人物,是西晉文壇的一個縮影。“二十四友”者,其實是賈謐之友也。這些人多是“貴游豪戚浮競”之徒,出生背景相似,人生態度一致。他們攀附賈謐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追求政治上的發達。為了討賈謐的歡心,他們集體“著文章稱美謐,以方賈誼”。陸機贈詩稱頌賈謐還嫌不夠,又將賈謐的外祖父賈充也狠狠地歌頌了一番。潘岳、石崇做得更絕,這倆人抓住一切機會巴結賈謐,就連賈謐乘著馬車外出,他們都不忘對著車輪揚起的塵土膜拜,也不怕弄髒了臉面。如此卑躬屈膝以求政治上的發達,嚴重折損了“二十四友”的人格魅力,最終被西晉的掌權者所利用,成了政治傾軋中的一把屠刀。 忽略政治因素,單從文學角度來看,“二十四友”是個精力旺盛、創作頗豐的文學社團,其存詩數量占了西晉文士詩歌總量的一半;他們的文學活動“金谷雅集”是西晉文學繁盛的象徵。
名士列表
序號 | 姓名 | 籍貫 | 生卒年 |
01 | 渤海南皮 | 249-300 | |
02 | 渤海南皮 | 269-300 | |
03 | 滎陽中牟 | 247—300 | |
04 | 吳郡吳縣 | 261-303 | |
05 | 吳郡吳縣 | 262-303 | |
06 | 東海蘭陵 | ||
07 | 京兆杜陵 | ?-300 | |
08 | 京兆長安 | 250―300 | |
09 | 琅琊陽都 | ?-311 | |
10 | 弘農湖縣 | ?-308 | |
11 | 襄城鄧陵 | ?-311 | |
12 | 南陽新野 | ?-311年 | |
13 | 齊國臨淄 | 約250-305 | |
14 | 清河東武城 | ||
15 | 沛國相縣 | ||
16 | 汝南西平 | ||
17 | 汝南安成 | ||
18 | 安平觀津 | ?-306 | |
19 | 潁川許昌 | ||
20 | 太原晉陽 | ||
21 | 河間高陽 | ||
22 | 彭城彭城 | ?-最晚268 | |
23 | 中山魏昌 | 265—311 | |
24 | 中山魏昌 | 271—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