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制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

二元制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主要是基於美國勞動力市場的特點提出的。較之美英等已開發國家,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人口眾多,其勞動力市場有其獨到的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元制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
  • 外文名:The Dual Labor Market Theory
  • 基點:基於美國勞動力市場的特點提出
概念,各國研究,英國,美國,以色列,中國的驗證結論,

概念

 二元制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The Dual Labor Market Theory,簡稱DLM Theory)
二元制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二元制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
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的發展經歷了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其主要流派有工作競爭理論、二元制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和激進的分割理論,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二元制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Lester C.Thurow,P. B. Doeringer,M. J. Piore等人在原有的理論基礎上提出了二元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勞動力市場存在主要和次要勞動力市場的分割;主要勞動力市場收入高、工作穩定、工作條件好、培訓機會多、具有良好的晉升機制;而次要勞動力市場則與之相反,其收入低、工作不穩定、工作條件差、培訓機會少、缺乏晉升機制;對於主要勞動力市場的勞動者而言,教育和培訓能夠提高其收入,而對次要勞動力市場的勞動者而言,接受教育和培訓對於提高其收入沒有作用;並且,主要勞動力市場和次要勞動力市場之間的流動較少。

各國研究

 在Doeringer和Piore提出二元制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之後,許多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研究者通過相關數據的分析,對各國勞動力市場分割的狀況進行了實證檢驗。Nicholas Bosanquet和Peter.B Doeringer通過對比英國和美國的勞動力市場狀況,分析主要和次要勞動力市場的年齡收入曲線和工作穩定性,驗證了英國和美國都存在主要勞動力市場和次要勞動力市場的分割。(Bosanquet;Doeringer,1973)
二元制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二元制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

英國

George Psacharopoulos利用英國人戶調查數據,以職業等級為標準,將英國的勞動力市場分成主要勞動力市場和次要勞動力市場,並分別計算整個勞動力市場、主要勞動力市場以及次要勞動力市場的明瑟收益率。其研究結果表明,無論在主要勞動力市場還是在次要勞動力市場,受教育年限和工作年限都與勞動者的收入具有顯著正相關關係。主要和次要勞動力市場的不同之處在於,主要勞動力市場明瑟收益率和工作年限的收益率要略高於次要勞動力市場。(Psacharopoulos,1981)

美國

William T.Dickens通過計算美國主要和次要勞動力市場明瑟收益率,發現美國主次勞動力市場工資決定機制不盡相同,William T.Dickens指出:在主要勞動力市場,受教育年限和收入具有顯著正相關關係;但在次要勞動市場,受教育年限與勞動者的收入沒有顯著性關係。在主要勞動力市場,工作年限對提高勞動者收入具有積極作用;但在次要勞動力市場,工作年限的作用幾乎為零。(Dickens,1985)

以色列

Adrian Ziderman利用以色列勞動力流動調查的數據,根據職業等級將勞動力市場分成主要勞動力市場和次要勞動力市場,並分別計算兩個勞動力市場的明瑟收益率,驗證了以色列存在勞動力市場分割。其研究結果表明:在主要勞動力市場,受教育年限和工作年限對提高收入具有積極的作用;但在次要勞動市場,受教育年限與勞動者的收入沒有顯著性關係。(Ziderman,1986)
以上的實證研究主要都是驗證已開發國家的勞動力市場分割狀況。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其經濟發展水平和勞動力市場機制的完善程度與已開發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其勞動力市場分割狀況與已開發國家的分割狀況也會有所不同。

中國的驗證結論

現有對二元制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的驗證主要集中在對已開發國家的勞動力分割現狀的驗證,相形之下,對開發中國家的驗證則相對較少,近年來,我國學者也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發現勞動力市場分割現象在我國同樣存在,並且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點。研究結果表明中國存在二元制的勞動力市場分割。
二元制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二元制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
總體上看,中國主次勞動力市場的工作特徵差異較大,其中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差別最明顯,而工作年限和年齡差別相對較小。經典的二元制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認為受教育年限和工作年限的增長能夠提高主要勞動力市場勞動者的收入,而對提高次要勞動力市場勞動者的收入則沒有作用。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分割狀況則不能完全支持這個觀點。驗證的研究結果表明:在中國,無論在主要勞動力市場還是在次要勞動力市場,教育與勞動者的收入具有顯著正相關關係,但主要勞動力市場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對提高收入的作用要大於次要勞動力市場;而工作年限的增加對提高收入的作用在主次勞動力市場沒有顯著區別。
中國地域廣闊,地區間的勞動力市場分割狀況存在顯著差異。研究結果表明:無論主要勞動力市場還是次要勞動力市場,地區經濟越發達,教育對勞動者收入的提高作用就越大;地區經濟越不發達,工作年限對勞動者收入的提高作用就越大。造成這種地區差異的主要原因在於三個地區在經濟發展水平和勞動力市場競爭機制的完善程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經濟越發達地區,勞動力市場的競爭性就越強,勞動者的收入與其知識、能力和教育情況就會有更強的正相關關係;經濟越不發達,收入的決定機制則更強調論資排輩,其工作年限對收入就會有更大的影響。
隨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主次勞動力市場的收入差異和明瑟收益率的差距逐漸減小,人力資本投資在主次勞動力市場之間的收益差異逐漸減小,勞動力市場分割程度逐漸減弱。因為較之東部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受過較高層次教育的人相對較少,未受過高層次教育的人相對較多,因而其平均受教育水平也相對較低,這使得中部和西部地區主次勞動力市場明瑟收益率的差距比東部地區大。另一方面,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接受過較高層次教育的人中相當一部分“孔雀東南飛”,更強化了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主次勞動力市場之間的差距。而與此同時,較高學歷勞動者的向東流動,增加了東部地區高層次人才的供給,從而減弱了東部地區主次勞動力市場的差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