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經理人

事業經理人

事業經理人是指職業經理人應該把所服務企業的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與企業共創事業、志同道合、榮辱與共,在強化原有物質利益紐帶基礎上,進行精神層面上更高強度的利益捆綁和命運連線。目的是抹掉職業經理人市場交易下的“僱傭軍”色彩,淡化職業經理人的打工意識,強化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事業”意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事業經理人
  • 外文名:Career Manager
概念提出,發展,差異,

概念提出

自1999年進入老闆電器(002508)以來,趙繼宏通過大力推行企業內部改革,明確企業“以人為本”的戰略經營思想,並於2001年在中國首家提出“事業經理人”理論。在企業管理上開創業內赫赫有名的“老闆直控式核銷制模式”,相繼提出“站在最大的圓上看自己”、“撐桿跳”等一系列企業經營管理思想。
2001年,趙繼宏提出了“事業經理人”理論2001年,趙繼宏提出了“事業經理人”理論
“事業經理人”的概念一提出,引發了關於經理人的大討論,輿論上是火了一段,但不久又歸於沉寂。“事業經理人”稱呼壽命不長的原因很簡單,老闆還是老闆,職業經理人還是職業經理人。老闆僱傭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人服務於老闆。就像兩條平行的直線,不太可能有相交的交點。老闆做的是事業,經理人做的就是職業。“事業經理人”試圖混淆兩者關係的努力,似乎有點徒勞。職業經理人在戴上“事業經理人”的“高帽”後,偶爾會飄飄然,但一陣職場涼風吹過後,清醒得很快,職業經理人還是要站在職業經理人的佇列里來。
面對人本、資本、知本的“三角戀”困境,擁有33年歷史的老闆電器,在趙繼宏的推動下,一直在探索並實踐“事業經理人”模式。趙繼宏提出:“將經營治理工作作為長期職業,具備一定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並把握企業經營權的群體就是職業經理人。相反,把企業經營治理工作作為自己長期的事業,把追求價值對等的職業需求改變成對事業的忠誠和奉獻,即可將職業經理人定義為事業經理人。”事業與職業的不同在於人才自身的價值定位,對“事業”觀念的倡導是一種長期發展自身潛能的持續優良戰略。
“願景共建,利益共享,充分授權,是事業經理人模式的核心。”老闆電器董事長任建華總結說,事業經理人模式意味著經理人能夠控制自己的成就,而成就的自我控制意味著更強的激勵。
清華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左浩教授指出,任建華的觀點是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別人統治的管理”,讓管理者的創新見識和人才自身的創新潛能相結合,讓企業與個人在共同發展中尋求利潤最大化,在“人本”基礎上正確把握“資本”與“知本”之間的和諧關係,讓一種共贏意識紮根在企業與經理人的腦海中,讓他們不是矛盾的對立體,而是有共同目標的共融體。

發展

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為了應對這種來自市場力量並實現企業的轉型,中國大部門企業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及市場的變化,相繼聘用職業經理人來管理企業,在這種環境下,催生了一大批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人迅速成長並在企業管理中擔當了極為重要且輕易不可代替的角色,它是企業里的領頭羊,它是大海中航行的船長,掌控著企業的航向。為企業的經營管理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由於職業經理人在中國的出現和發展只不過短短的十餘年時間,職業經理人在給企業管理帶來重大的變革之外,對於職業經理人本身來說,也在面臨一場變革,那就是職業經理人如何在職業與事業中做好選擇,成了很多職業經理人在探索的問題。
由於企業和職業經理人之間的是現代管理中典型的契約關係,其實質是以利益為機制,企業往往要求職業經理人在任職期內進行進行改革和調整,並產生一定的效果,達到預期的效益指標,職業經理人為了在短時間內讓企業看到自己任職後工作的成效,並得到企業的認可,很多措施都可能會從短期效益出發,從而導致急功利,雖然在短期內改善了企業的問題,但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因為職業經理人的任期可能是三五年,也許三五年以後他已經離開了公司,從而容易導致職來經理人更多的是讓企業看到短期的目標。
很多職業經理人只是在追求自身短暫的利益,沒有結合自己的職業生涯把眼光看得更長遠。隨著企業的現代化管理的進一步加快,很多企業把戰略放在了第一位,企業追求效益的同時,更關注的是企業是否能長期穩定的發展,也開始尋求新的方式為職業經理人提供長期發展的平台。
從職業經理人自身的發展角度來看,不能把自己定位成打工者,不能只關注眼前的利益,否則永遠是一個很難成功的職業經理人。而是要把自己的事業與企業發展聯繫在一起,把自己的利益和企業的效益聯繫在一起,把自己的職業當成一項長期的事業來做,從職業經理人轉變為事業經理人,在企業的發展中不斷實現自身價值,不斷突破自己,在不斷把企業做大的同時,把自己的事業做大。

差異

事業經理人與職業經理人除了具有許多共用的特徵外,還具有一些明顯的差異:職業經理人的目標是在市場上盈利,事業經理人不僅在市場上盈利,還要在事業上獲得成功;前者的個人價值取向是以求得功名利祿為主,後者則還要求得事業價值;前者把短期利益看得很重,後者更看重長期利益;前者更追求殘酷競爭,後者更追求“競合”理念;前者在企業發展受阻時會選擇“跳槽”,後者會主動創造條件使企業進一步發展;前者給企業留下的常常是豐厚的物質財富,後者留下的還有精神財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