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聰明式偏見

事後聰明式偏見

事後聰明式偏差(hindsight bias)是指在事後看待事件結果時,會覺得事件結果比事前預測時更不可避免、更容易預見的傾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事後聰明偏見
  • 外文名:hindsight bias
事後聰明式偏見
常識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我們在知道事實之後才想起它的存在。事後聰明總比先見之明來得明顯容易。有實驗表明,當得知實驗結果時,人們便突然覺得結果不是那么令人驚訝,至少相對那些僅得知實驗程式或實驗預期結果的人們而言。一旦新知識在手,我們那卓有成效的記憶系統便會自動更新過時的假定。
同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體驗那種事後聰明。須臾間,我們因突然洞察了使事物得以發生地種種力量而不覺得驚訝了。在大選或股市震盪發生之後,大多數的評論員對此並不感到意外。
“我早就知道的事實”這一現象不僅令社會科學的發現看起來與常識無二,它可能還會帶來致命的後果。它可能令我們妄自尊大,即高估了自己的智慧能力。不僅如此,由於結果看起來似乎具有預見性,所以我們更傾向於為那些事後看起來“顯而易見”的錯誤決策去責備決策者,卻並不因那些同樣“顯而易見”的正確決策去褒獎決策者。
在我們心中,自己比其他任何事更關鍵。通過自我專注的觀察,我們可能會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這種焦點效應意味著人類往往會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並且直覺地高估別人對我們的注意度。
影響因素
心理學家Hawkins和Hastie總結過大量的實驗案例,分析歸納了人們產生“事後聰明式偏差”的原因:(1)對初始觀點直接回憶:我們並不能記起當初自己決策時的所有觀點,但往往能記起與後來發生結果相一致的觀點;(2)錨定於目前觀點而調整推斷初始觀點:結果發生後我們才有了目前的觀點,但我們傾向於用目前的觀點代替我們已經不能記起的當初的觀點;(3)認知重構:記憶並不是在我們過去的經歷存進記憶庫中的拷貝;相反,記憶是在我們提取它的時候才建立起來的。記憶受到主觀的影響而不是客觀存在,我們的記憶會重新建構、重新組織,對結果的已知狀態可能誘使記憶發生扭曲,我們回憶起來的觀點已經不是當初的觀點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