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經點校本

乾隆大藏經點校本

《乾隆版大藏經》為我國古代刊刻的最後一部官版漢文大藏經,又稱《清藏》或《龍藏》。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敕刻,至高宗乾隆三年(1738)十二月竣工。全藏總計1669部,自天字函至機字函凡724函。始自《大般若經》以迄西士賢聖撰集,全依明《北藏》編次,此土著述互有增減。板式每半頁五行,每行十七字。

《乾隆大藏經點校本》為《新修漢文中華大藏經》的階段性成果。我們以《乾隆大藏經》為底本,校以《房山石經》、《資福藏》、《磧砂藏》、《普寧藏》、《永樂南藏》、《徑山藏》、《高麗藏》等歷代大藏經,將校記附於佛經的每一卷的卷後。佛經正文全部加以現代標點,據文意適當劃分段落,採用簡體字橫排印製。

基本介紹

  • 書名:乾隆大藏經點校本
  • 作者:純一,韓欣
  • 類別:B941,大藏經
  • 定價:61360.00元
  •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9月
  • 裝幀:精裝
  • 開本:889×1094 1/16
漫談大藏經,出版信息,

漫談大藏經

大藏經,古代或稱為一切經。是將由印度和西域傳譯到中國的大小乘經、律、論及賢聖集傳彙編而成的一大叢書。在古代刻板技術尚未發明以前,一切經都是抄寫的。寫經是卷子式,專司寫經的人稱為經生。到宋代以後才有木刻本的大藏經。
佛教經論在中國的流傳,經過歷代的翻譯,以至匯集、編次而逐步成為各種不同文字的大藏經,實在是一件偉大的事業。
佛教從漢明帝時(公元第一世紀中)傳入中國以後,佛經翻譯逐漸增多。但所譯經典,在初期都是散在各地的。即以目錄而論,或以人分,或依地分,或按時代,也都是分別記載,未經整理。到苻秦的釋道安(314一385)才綜集重經,纂成完整的目錄,但是還未有一切經藏的編次。據僧祐《出三藏記集》所載《法苑雜緣原始集目錄》中有《定林上寺建般若台大雲邑造經藏記》、《定林上寺太尉臨川王造鎮經藏記》、《建初寺立般若台經藏記》。太尉臨川王是梁武帝蕭衍的兒子蕭宏。大約經藏的建立是盛行於梁代(502)。到了梁武帝天監十四年(515),命僧紹撰《華林殿眾經目錄》,後二年(517)又敕寶唱改定,共1433部,3741卷(見《歷代三寶記》卷十五)。這便是整理皇家所藏的經藏了。同時在北朝也有整理經藏之舉。魏孝武帝永熙年中(532一534)舍人李廓撰《魏世眾經目錄》,共427部,2053卷。北齊武平年中(570一575)沙門法上也撰了《齊世眾經目錄》,共787部,2334卷(見《歷代三寶記》卷十五)。
自此以後,抄寫經藏之風盛行。陳武帝(557一559)寫一切經十二藏,文帝(560一567)也令寫經五十藏,宣帝(569一582)又令寫經十二藏。當時朝臣之中徐陵寫經一藏,江總寫一切經3752卷。在北朝,魏道武帝(386一408)早就令寫一切經。司徒北海王元詳和司牧高陽王元雍也書寫一切經十二藏。這二人都是獻文帝(441一475)的兒子。其後北齊孝昭帝(560)為他的父親寫一切經十二藏,共38047卷。齊廣寧王高衍也寫經三千餘卷。北周刺史馮熙寫一切經16部。《廣弘明集》中還載有周王褒撰《經藏願文》,魏牧撰《北齊三部一切經願文》。到了隋代(582-619),隋文帝敕寫一切經46藏,132086卷。隋煬帝曾建寶台經藏,並自撰願文,新舊寫經612藏。從這些記載上看,各地經藏的部數、卷數,尚未劃一。仁壽二年(612),彥琮的《眾經目錄》,入藏見錄有688部,2533卷,這很可能就是寶台經藏的目錄。
唐初貞觀五年(631),太宗令苑內德崇寺、宜興寺為皇后書寫藏經;九年(635),又敕大總持寺僧智通、秘書郎褚遂良在苑內寫一切經。十一年(637)太子李治在延興寺造一切經。高宗顯慶四年(659),西明寺也寫成一切經藏。此後各大寺院都書寫一切經藏。靜泰的《東京大敬愛寺一切經論目錄》有816部,4066卷。道宣撰《大唐內典錄》中的《歷代眾經見入藏錄》,就是西明寺寫經的依據,總800部,3361卷。明佺的《大周刊定眾經目錄》有860部,3629卷。釋智升的《開元釋教錄》中,入藏目錄增至1076部,5048卷。這個數目成為唐宋藏經的基本數目。到貞元中(785-804)續修經錄,入藏部秩增加了137部,343卷。以上各經藏的編集,大概都是根據大乘經、大乘律、大乘論、小乘經、小乘律、小乘論、賢聖集傳而分類編次的。各類經典的排列,在經目中通常用千字文的次序編排,每十卷為一帙,每帙順序用千字文中一字為標號,以便尋檢。每經抄寫用紙張數也註明在目錄之內,以便核對。所以通常說,漢文大藏經的編次是到唐代《開元釋教錄》才完備的。
到了宋初,雕板事業興起,於是有木刻本的大藏經。從宋太祖時雕印大藏經開始,一千年之間,先後有二十餘次刻本。到了現在,除《清藏》外,不僅原板無存,就是印造的藏經也成為稀有名貴的文物。
乾隆大藏經
清大藏經世簡稱《龍藏》。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敕刻,至高宗乾隆三年(1738)十二月竣工。全藏總計1669部,自天字函至機字函凡724函。始自《大般若經》以迄西士賢聖撰集,全依明北藏編次,此土著述互有增減。板式每半頁五行,每行十七字。據《大清三藏聖教目錄》所載,當時主持其事是和碩莊親王允祿,和碩和親王弘晝,以及校閱官三八,監督九人,監造六十四人,總率四人,帶領分析語錄三人,帶領校閱藏經三人,分領校閱六人,校閱三十八人。

出版信息

大藏經作為重大選題,須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方可出版。自2014年提出出版申請以來,期間共有42家出版社提出同類選題,唯中州古籍出版社所報項目得到許可。鑒於《乾隆大藏經》卷帙浩繁,點校工作量艱巨,故《乾隆大藏經點校本》用17個書號按17個部類分17次出版。裝訂方式:豪華精裝本,紙張規格為889×1193mm,成品尺寸為大度16開(210×285mm)。總冊數116冊,總定價:61360元。
已出版目錄如下:
《乾隆大藏經點校本》已出版目錄
編號
書名
書號
冊數
定價
出版時間
1
《乾隆大藏經點校本·般若部》
978-7-5348-6036-2
12
6240.00
2016年9月
2
《乾隆大藏經點校本·寶積部》
978-7-5348-6037-9
3
1560.00
2016年9月
3
《乾隆大藏經點校本·大集部》
978-7-5348-6038-6
3
1560.00
2016年9月
4
《乾隆大藏經點校本· 華嚴部》
978-7-5348-6039-3
4
2080.00
2016年9月
5
《乾隆大藏經點校本·涅槃部》
978-7-5348-6040-9
2
1040.00
2016年9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