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它以美國內戰後南方社會變遷為背景,一個白人婦女明尼·庫伯和黑人男子威廉·莫耶斯的“一個謠言”為故事開端,講述發生在“傑斐遜”鎮上的一起私刑事件以及明妮·庫伯小姐的悲慘命運。
寫作背景
這部小說恰好創作於美國南方社會轉型的“節骨眼”上,然而在這一時期,社會中許多根深蒂固的陳舊觀念仍然大量存在。這些固執殘存的社會問題主要體現在男權至上和種族歧視兩個方面。故而男子有著強烈的“處女情結”,並且把妻子的貞操作為重點保護事物,以此體現出男性在社會中的主導地位以及作為一個男人應有的尊嚴。這種現象在白人貴族中最為普遍。然而由於男子對“南方淑女神話”的過度推崇無疑成為女子身心的枷鎖。正是由於這種由“性壓力”所構成的枷鎖過於繁重,思想有些扭曲,明尼庫伯才會捏造自己被黑人強姦這一“事實”。
人物介紹
明尼·庫伯
明尼·庫伯小姐是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在小說中占有主導地位。 然而,這位貪慕虛榮,精神有些病態的“美人”多么希望自己的美貌和年華永遠不會逝去,自己永遠成為異性青睞的對象和關注的焦點。 然而,無情的歲月卻不會遂她的心愿。 她有著極其輝煌的過去,多年前,當她還是一位開朗靈動的妙齡少女時,她因擁有著巨大的先天優勢———曼妙的身姿,美麗的臉龐而一度穩坐小鎮“第一交際花”的交椅。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再有那么多的異性追捧她,以和她搭訕跳舞為榮,因得到她的一句讚美而竊喜。她倍感失落,但同時又不甘於承認自己已經老去,覺得自己如此得天獨厚,就必須受到眾人的關注,享受男人對她的誇讚,繼續陶醉在由其它女子的羨慕和嫉妒所織成的雲霧裡。故而她有了一種變態式的“不服老”心態。她濃妝艷抹,拒絕承認自己已風光不再。 她懷念過去,不甘現在的平淡,希望再次成為別人所熱議的“話題女王”。她年近四十,吃穿不愁。 若用正常人的思維來思考問題,大家都會認為四十歲是女性最成熟知性的年紀。女性在這個年紀,思想行為的側重點都應該放在工作和操持家務上。 然而,她沒有成家,只有一張濃厚脂粉下日漸憔悴的容顏和一顆空虛的心。 她在適婚的年齡也曾享受過愛情的甜蜜。 她曾經和一位銀行職員有過一段短暫的戀愛史,然而這個男子表面雖文質彬彬,可外強中乾———和明尼庫伯一樣虛榮自大,雖然年近四十,卻沒有那份與其年齡相匹配的責任心。 種種因素都奠定了他們一拍兩散的愛情結局。
霍克肖
霍克肖是一位“舉世混濁唯我獨清”,具有正義感,不人云亦云的真勇士, 也是這部小說中和明尼庫伯小姐同等重要的主人公。因為他和代表深受時弊壓抑與殘害的明尼庫伯一樣,也代表了一類人———一類勇於鬥爭,渴望真相,渴望消除種族歧視的“失敗英雄”,這位英雄便是作者本人的化身。在小說的開端部分,這位勇士剛聽到謠言,便憤然為黑人辯護。然而,他這樣的“異類”必然得不到其他“正常人”的關注和理會。故而,無論他怎樣努力勸說,麻木固執的白人們都無動於衷。 或許,白人們根本就沒有那樣的閒情逸緻去關注這個“瘋子”,並認為無論真相如何都根本沒有調查和辯護的必要。 他們的想法是“無論黑人有沒有犯下罪過,一個黑人,根本不配得到白人的信任”。 雖然霍克肖極度不忍黑人威爾受到“南方淑女神話的推崇者”(以麥克·蘭登為首的白人黨)的摧殘和迫害,然而他無能為力。 他處在“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境遇中。 他的內心是無助糾結而痛苦無奈的。 當他最後意識到他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黑人的命運,自己的力量太小,根本無法將平等的種子種入這群高傲白人的腦海。 然而他作為一個人道主義和平等主義的堅持者,又不忍眼睜睜看著這個善良的黑人被處死,於是只能默默離開。
霍克肖的創作原型便是作者自己, 當時那個病態社會的特徵是黑人連最基本的生存權都遭到嚴重破壞和威脅, 而白人享受著各種優待;婦女被“南方淑女神話”的枷鎖捆綁得無法呼吸,身心壓抑。這樣的社會現實和黑人的無端受害使他感到無奈,無助甚至憤怒。然而他憑藉一己之力又無法根除已在所有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毒瘤。所以,他只能藉助這個角色來宣洩自己內心的憤怒,並且通過塑造霍克肖這個角色,力求喚醒麻木的白人們,甚至整個社會,讓那些和他有共鳴的有志之士拍案而起,為整個社會的變革和人權的回歸盡一份力量。
麥克·蘭登
小說中,麥克·蘭登就是這樣一個虛偽的南方淑女“保護者”。他曾是一個讓人仰慕的將軍,有過輝煌又讓人羨慕的日子,如今卻沒能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內心的不滿、乾燥而令人煩悶的天氣給予他的躁動情緒,讓他不假思索地給黑人威爾定了罪,並決定要用暴力懲罰威爾,以此維護南方淑女的形象。於是,他帶領幾個同樣虛偽的白人實施了這場血腥的私刑。小說第五部分描述了麥克·蘭登回家後對妻子表現出來的冷漠,以及通過他妻子的話語我們得知的他對妻子實施的暴行,由此看來,他只是扮演著“保護者”的角色,內心其實並不尊重婦女。
福克納在成長過程中深受南方傳統文化的影響,小說中他向人們展現的是美國南北方新舊交替時期的社會以及人們內心呈現的種種矛盾,通過對黑人與白人的地位及其之間的矛盾刻畫一個個生動的南方人物形象,並藉此表達他內心複雜的南方情結。小說中麥克的人物形象深刻地體現了舊南方社會人們的內心活動,他表現出來的躁動和冷酷也是身處舊南方的人們的真實寫照。作者在此通過對麥克前後表現的極大反差揭露這些南方淑女“保護者”的虛偽和無情。
作品賞析
主題
威廉·福克納《乾燥的九月》這部小說最根本的寫作意圖便是揭露美國南方社會中種族歧視和婦女受“南方淑女神話”壓抑,怨而不能怒的兩大問題,力求在引起讀者共鳴之後,激起人們的社會形態改革欲望,從而革除時弊,為美國整個社會在消除種族歧視、取締男權主義的道路和進程上披荊斬棘。屈原說過“舉世混濁唯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意思是,大家都迷醉,整個世界都渾濁,而我獨自清醒,所以我被流放。
小說的最後一個部分,在麥克實施滔天罪行之後,四周呈現出的是死一般的沉寂:四周靜悄悄的,什麼都紋絲不動,寂靜無聲,連一點昆蟲的聲音也沒有。在冷酷的月亮和不眨眼的星星下,黑暗的世界好像患病似的躺著。作者將一切深刻含義都放在對環境的描寫之中,黑人的死亡並沒有引發社會任何的關注和反響,世界還是一如往常一樣安靜。福克納為此感到悲痛,心中的淒涼油然而生。冷酷的月亮和不眨眼的星星就是對這個社會的強烈指責,白人可以肆無忌憚地剝奪黑人生存的權利,而這個社會竟然不會對此暴行給予絲毫批判。對於這種北方工業文明衝擊下引發的傳統文化的淪陷,福克納感到萬般無奈。
魯迅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然而明尼庫伯的爆發卻建立在一個善良無辜黑人生命的“滅亡”上。她為什麼敢於這樣肆無忌憚地捏造謠言呢,難道就是因為自己長久以來飽受壓抑之苦嗎? 當然不是。她敢於捏造謠言的另一個原因是:威爾是黑人,倘若謠言會造成什麼惡果,也是由他承擔,他作為一個卑賤的黑人,不配擁有申辯和翻案的機會。倘若威爾是個風度翩翩的白人,無論自己多么希望何其有染,無論自己多么寂寞壓抑,她都不會編造出這等無聊的謠言。因為白人和她一樣,享有同等的權利。可誰讓威爾偏偏這么倒霉,是個“理應”受歧視的黑人呢? 反正無論造成多大的消極影響,自己作為一位“白人貴族小姐”,都可置身事外。在這裡,種族歧視的殘酷和種族歧視的危害昭然若揭。實際上,明尼庫伯已是四十歲的“老處女”,然而,在她的心裡,她是傲慢而高貴的。明尼庫伯是一位美國舊南方社會,繁重枷鎖下精神變態的女子,是舊南方文化的受害者,同時也是代表人物。
《乾燥的九月》譜寫的是一曲人性的悲歌,它歌唱著在深受南方傳統文化影響下的黑人威爾和明妮小姐的悽慘人生。作者通過對人物的刻畫以及對環境的細緻描寫,表達了他對舊南方的傳統價值觀給人們帶來的悲慘命運的強烈痛恨和對種族歧視以及男權主義的批判。但福克納深切地愛著美國南方這片給予他生命和讓他成長的土地,福克納濃厚的南方情結使他沒法離開家鄉,與其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對抗。他曾在《記者》(1956)中說道:“只要有中間道路存在,那就是我的政治立場。但是如果我必須在鬥爭的兩方中間做出選擇,那么我會站在密西西比州這一邊,對抗美國,即使那意味著我要衝上大街朝黑人開槍。”
《乾燥的九月》這部小說的作者威廉·福克納有著濃厚的南方情節。這一點從他在寫作背景的確立上便可見一斑(以他熟知的南方小鎮為背景)。 正是因為他熱愛美國的南方,熱愛他家鄉以及他家鄉周邊的這片熱土, 他才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把這裡變為平等、自由、沒有歧視殘害,沒有捆綁壓抑的淨土。 他創造出的明尼庫伯這一形象是久受壓抑的南方婦女的代表,而霍克肖則是少數呼籲人種平等的勇士的代表。從霍克肖的身上讀者可看出作者本人的影子。總之,這部小說人物塑造極具代表性,及其成功。 從其思想意義上而言,不僅表現出作者濃烈的南方情緒,還揭露了當時兩大社會弊端。可謂發人深省,觸目驚心,現實意義深遠。
手法
福克納並沒有從細節上對這起私刑進行描寫,而是通過描寫小說中的環境來營造一種恐怖血腥的氣氛。作者一開始就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連續六十二天無雨後的九月的一個如血的黃昏。福克納將故事安排在一個長久乾旱的季節,是為小說接下來的發展埋下伏筆。這種乾燥壓抑的環境,很容易讓人變得焦躁不安,從而喪失理智。此時正是明妮小姐和黑人威爾的謠言被大家議論之時,所以黑人威爾就成了那些內心極度躁動表面上要保護南方淑女的白人的發泄對象,他們借這起私刑來表達自己內心狂躁不安的情緒。作者用bloody 這個詞來形容“黃昏”是為了更好地讓讀者感受到這起邪惡私刑的血腥,讓讀者從一開始就有預感這將會是一個讓人讀後心情沉重的小說。
小說的第三部分一開始,作者描繪的是一個空氣渾濁,漫天塵埃,沒有絲毫生氣的景象。在此作者用“clear”一詞描繪天空並將它與銅鐘的內側聯繫在一起,但我們都知道,銅鐘的內側不可能是清澈而明亮的,在此滿是塵埃的天空應該是昏暗、污濁的,作者藉此來達到兩者的對比。接下來,福克納在形容月亮時用了兩個讓人費解的詞:rumor 和twice- waxed,這兩個詞令讀者大吃一驚又引人深思,rumor 表示的“謠傳”本身代表不真實,而月亮一直以來都是照亮人類心靈,歌頌人類精神,給予人類公正的象徵,它照耀著世界每一個黑暗的角落,讓人們感受到溫暖和幸福。但作者筆下的月亮不是皎潔的,這預示著它所指代的公正也將蕩然無存。福克納在之後描寫月亮時再次採用了與“血”有關的詞:hemorrhage,來表達它的默然,跟小說的開頭相呼應,預示著這場血淋淋私刑事件的發生,同時也象徵著世界的黑暗和南方社會對種族歧視罪行的漠視。
作者簡介
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美國小說家。出生於沒落地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加拿大空軍中服役,戰後曾在大學肄業一年,1925年後專門從事創作。他被西方文學界視作“現代的經典作家”。共寫了19部長篇小說和70多篇短篇小說。其中絕大多數故事發生在虛構的約克納帕塔法縣,被稱為“約克納帕塔法世系”。這部世系主要寫該縣及傑弗遜鎮不同社會階層的若干家庭幾代人的故事。福克納194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