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荒漠區生態保育恢復技術與模式

乾旱荒漠區生態保育恢復技術與模式

《乾旱荒漠區生態保育恢復技術與模式》是201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亞寧。

基本介紹

  • 書名:乾旱荒漠區生態保育恢復技術與模式
  • 作者陳亞寧
  • ISBN:9787030269591
  • 定價:128.00元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3月1日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乾旱荒漠區生態保育恢復技術與模式》主要探討乾旱荒漠區水土開發與生態治理技術與模式,全書分八章,系統介紹了乾旱荒漠區生態環境的特點,並對乾旱荒漠區生態系統進行了評價;針對乾旱荒漠區的土地鹽漬化、農林複合經營和草場退化等特點,重點提出了乾旱荒漠區綠洲水土生態安全保障技術與模式、新墾土地農林複合經營技術與模式、退化草場改良與草地質量提升技術與模式等水土開發與生態治理技術與模式;評價了乾旱荒漠區生物多樣性,提出了乾旱荒漠區生態保育模式推廣的技術途徑和政策保障機制。
《乾旱荒漠區生態保育恢復技術與模式》可供地理學、生態學、環境科學等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及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參考。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乾旱荒漠區新墾綠洲生產力提升與保育技術
第一節 新墾綠洲土地利用與土壤質量變化
第二節 新墾綠洲適宜作物品種選擇
第三節 新墾綠洲快速熟化保育技術與模式
第四節 新墾綠洲節水灌溉技術及案例分析
參考文獻
第二章 乾旱荒漠區新墾綠洲生態安全保障技術與模式
第一節 新墾綠洲生態保護型種植模式
第二節 新墾綠洲保護性耕作技術與模式
第三節 新墾綠洲鹽漬化改良與土地保育技術
第四節 荒漠綠洲水鹽調控與土壤次生鹽漬化治理技術
參考文獻
第三章 乾旱荒漠區庭院生態經濟林果建設技術與模式
第一節 庭院生態經濟林果栽培原理與特點
第二節 庭院生態經濟林果栽培技術
第三節 庭院果樹設施栽培技術
參考文獻
第四章 乾旱荒漠區退化草地改良技術與模式
第一節 草地資源的分布及其特徵
第二節 草地資源生態現狀與退化
第三節 荒漠草地類型及形成的環境特點
第四節 草地資源保護對策與技術模式
參考文獻
第五章 乾旱荒漠區優良野生資源植物保護與可持續利用
第一節 乾旱荒漠區野生植物資源的種類及特點
第二節 優良野生資源植物的生物學特性與生產力評價
第三節 優良野生資源植物的高效栽培技術與模式
第四節 荒漠區適宜種植的主要藥用植物及栽培技術
第五節 優良野生資源植物的保護利用
參考文獻
第六章 乾旱荒漠區物種多樣性及其保護技術
第一節 西北乾旱區物種多樣性分區特點
第二節 典型地區植物多樣性分析
第三節 短命植物類型
第四節 物種多樣性保護措施
參考文獻
第七章 乾旱荒漠綠洲防護林體系建設技術與模式
第一節 林帶疏透度數位化測度
第二節 防護林林帶的防護距離與面積
第三節 綠洲林網景觀結構的度量與評價
第四節 綠洲防護林體系建設技術與模式
第五節 防護林體系生態經濟效益評價
參考文獻
第八章 荒漠植被保育恢複試驗與關鍵技術
第一節 恢復生態學與生態保育恢復
第二節 荒漠植被保育與生態系統恢復原理
第三節 乾旱荒漠區生態保育恢復途徑與技術
第四節 荒漠植被保育恢複試驗與案例分析
第五節 荒漠植被保育與恢復模式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陳亞寧,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助理、中國科學院綠洲生態與荒漠環境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國地理學會自然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新疆生態學會副理事長、國際景觀學會、國際水利聯合學會會員;以及《地理學報》等5家核心刊物編委。主要從事乾旱區水資源與地表過程研究。
主持完成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及面上項目、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項目等20餘項,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40餘篇,著作十餘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兩項,新疆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4項。入選首批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2004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4年)、新疆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2007)、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009)、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