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區地理

乾旱區地理

《乾旱區地理》創刊於1978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中國地理學會主辦的地理科技類學術期刊。

據2018年9月《乾旱區地理》編輯部官網顯示,《乾旱區地理》編輯委員會編委有65人,顧問12人,編輯3人。

據2018年9月中國知網顯示,《乾旱區地理》共出版文獻3936篇、總被下載1008549次、總被引53270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2.139、(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672。據2018年9月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乾旱區地理》載文量為2511篇,被引量為36789次,下載量為43045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乾旱區地理》影響因子為1.8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乾旱區地理
  • 外文名稱:Arid Land Geography 
  • 語言:中文
  • 類別:地理
  •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中國地理學會 
  • 編輯單位:《乾旱區地理》
  • 創刊時間:1978年
  • 出版周期:雙月
  • 國內刊號:65-1103/X 
  • 國際刊號:1000-6060 
  • 屬性:中文核心期刊、JST、CSCD 
  • 現任主編:陳曦
  • 編輯部地址:烏魯木齊市北京南路818號
辦刊歷史,辦刊條件,欄目方向,人員編制,資源保障,辦刊成果,出版發行,收錄情況,影響因子,榮譽表彰,文化傳統,形象標識,辦刊宗旨,現任領導,

辦刊歷史

1978年,《新疆地理》創刊,為半年刊。
1983年,由半年刊改為季刊。
1985年,更名為《乾旱區地理》。
2006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007年,經中國地理學會專業委員會審核同意,中國地理學會正式接納《乾旱區地理》為學會主辦的學術期刊,成為中國地理學會旗下少數幾個由京外研究所主辦的科技期刊之一。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原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報導內容
《乾旱區地理》主要刊登乾旱區地理學及其分支學科、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具體包括自然地理、區域地理、乾旱區生態與及其生態系統建設及植被恢復、水文與水資源,資源開發與利用、環境變化、全球變化、氣候、氣象、災害與防治、乾旱區與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人類活動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別是乾旱區資源環境研究重大科學問題:即綠洲生態系統與演化機制、綠洲生態建設與環境治理、資源開發利用與區域發展,還刊載研究報導、學術活動、訊息和書刊評價等,為促進中國國內外學術交流、繁榮和發展乾旱區地理學提供論壇。
主要欄目
《乾旱區地理》主要欄目有院士特稿、專家約稿、自然地理、水文與水資源、氣候變化、生態系統研究、土壤學研究、地球信息科學。

人員編制

據2018年9月《乾旱區地理》編輯部官網顯示,《乾旱區地理》編輯委員會編委有65人,顧問12人,編輯3人。
顧問
王浩
劉昌明
劉嘉麒
劉燕華
安芷生
黃文房
陳宜瑜
鄭度
康玉柱
李吉均
陸大道
秦大河
編委
丁建麗
馬鳴
尹光華
方創琳
王蘇民
王權
王旭
王秀君
王濤
馮起
左其亭
田均良
劉素紅
劉文江
閆順
何隆華
宋獻方
張元明
張光輝
張百平
張捷斌
張強
李志忠
楊小平
楊兆萍
楊振京
楊維康
楊新軍
楊德剛
沈仁芳
沈永平
陳發虎
屈建軍
羅格平
羅毅
姜小光
趙成義
趙景峰
倪健
夏軍
徐宗學
徐建華
徐曼
柴彥威
賈寶全
錢亦兵
顧朝林
高志剛
章光新
董治寶
謝平
韓曉增
蔡運龍
潘響亮
樊勝岳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丁培毅(Australia)
山上正男(Japan)
李蘭海(Canada)
高存海(Canada)
George Schaller(USA)
Kasimov N S(Russia)
Kumar S(India)
Tomas Mccarthy(USA)
Williams A(Australia)

資源保障

《乾旱區地理》以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為依託,據2018年9月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官網顯示,該院掛靠有新疆植物學會、土壤肥料學會、地理學會、遙感專業委員會、治沙暨沙產業學會等5個省區級學會,主辦了《乾旱區研究》、《乾旱區地理》漢、維文版4種學術季刊,新辦《J.Arid Land》英文期刊。擁有新疆科學數字圖書館,館藏圖書49萬冊、期刊36萬冊、資料2萬餘冊、圖件73萬餘份。研究所標本館館藏各類標本10萬號以上。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8年9月中國知網顯示,《乾旱區地理》共出版文獻3936篇。
據2018年9月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乾旱區地理》載文量為2511篇。

收錄情況

《乾旱區地理》被《中國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科學技期刊文摘資料庫》(英文版)、《中國地理文摘(英文版)》、《Chinese Geographical Abstracts》、《中國國土與自然資源文摘》、《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清華大學光碟版、 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1996、2000、2004、2008、2011、2014)、CAB、AGRIS、AGECONCO、PLANTGENE(CD)等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18年9月中國知網顯示,《乾旱區地理》總被下載1008549次、總被引53270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2.139、(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672。
據2018年9月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乾旱區地理》被引量為36789次,下載量為43045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乾旱區地理》影響因子為1.86,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174種)中排第176名,在天文學、地球科學(215種)中排第37名。
據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2007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 《乾旱區地理》漢文版2007年度的影響因子為1.447,總被引頻次1397次。

榮譽表彰

2000~2001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期刊質量評比中,《乾旱區地理》獲優秀期刊二等獎。
2002~2003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期刊質量評比中,《乾旱區地理》獲“新疆科技期刊獎”,也被評為新疆科技期刊“一級期刊”。
2004年,在全國地理期刊評比中,《乾旱區地理》獲得了“全國優秀地理期刊”的榮譽稱號。
2005年,《乾旱區地理》獲得新疆人民政府設立的期刊獎—“新疆期刊獎”,並獲得相應數額的獎勵基金。
2004~2005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期刊質量評比中,《乾旱區地理》獲“新疆科技期刊一等獎”。
2006~2007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期刊質量評比中,《乾旱區地理》獲“新疆科技期刊一等獎”。
2008年2月,《乾旱區地理》獲得新疆人民政府設立的期刊獎—“新疆期刊獎”,並獲得相應數額的獎勵基金。
2007年年初,中國科學出版基金委員會在全國篩選出118種科技期刊,其中有10個期刊獲得了科學出版基金的資助15萬,《乾旱區地理》名列其中,資助年度從2007至2009年。
2008年,《乾旱區地理》獲得新疆科技期刊出版基金連續三年資助(資助額2萬元/年)。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乾旱區地理
《乾旱區地理》的刊名為書法字型。

辦刊宗旨

辦刊宗旨是反映乾旱區地理學的研究成果,為促進中國國內外學術交流、繁榮和發展乾旱區地理學提供平台。

現任領導

職稱姓名
主編
陳曦
副主編
馮仁國、田長彥、葉民權、宋長青、張小雷、李彥、陳亞寧、周政一、雷加強、穆桂金
註:表中為2018年9月《乾旱區地理》編輯部官網顯示的信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