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頭破碎病

乳頭破碎病,中醫病名。是因肝火或濕熱蘊結於乳頭、乳蒂及乳暈部所致。以乳頭破碎,或乳暈裂開,疼痛,揩之出血或流黃色粘液,哺乳痛甚為主要表現的乳房類疾病。多見於初產婦。西醫則稱為乳頭皸裂。本病若早期治療,一般預後良好。若病情較重,易反覆發作。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 乳頭破碎病
  • 相關西醫疾病: 乳頭皸裂
  • 疾病分類: 外科—乳房類疾病
  • 發病部位: 乳頭、乳蒂及乳暈部
  • 主要病因: 暴怒、抑鬱傷肝
  • 多發群體: 初產婦
  • 傳染性: 無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鑑別,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是因肝火或濕熱蘊結於乳頭、乳蒂及乳暈部所致。以乳頭破碎,或乳暈裂開,疼痛,揩之出血或流黃色粘液,哺乳痛甚為主要表現的乳房類疾病。多見於初產婦。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根據本病臨床變小及特點,與西醫病名乳頭皸裂基本相同。

病因

本病病因為暴怒或抑鬱傷肝,以致肝失疏泄,久郁化火,或肝經濕熱蘊結,外發於乳頭肌膚而成。

病機

女子乳頭屬肝,肝火亢盛,易生本病。況且乳頭皮膚柔嫩,當乳兒出牙時吮乳可能咬破乳頭;或因產婦先天乳頭髮育畸形(乳頭平塌或內縮),或乳汁分泌不足,乳兒吮吸困難,強力吮咂咀嚼而致乳頭破損。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臨床表現為乳頭及乳暈部皮膚剝脫,形成大小不一的裂口,可淺可深,嚴重者沿乳頭基底部發生環狀裂口。
2、裂口中滲出脂水,乾結成黃色痂皮。伴乾燥性疼痛,小兒吮吸時,痛不可忍,宛如刀割。
3、因怕痛拒哺,乳汁鬱積可產生乳房結塊,繼髮乳癰。或乳頭潰爛不堪,或乳暈皮膚脂水淋漓,癢痛交作。

病證鑑別

1、乳頭破碎病與乳腺癌
有些乳腺癌可有類似增生症的表現,但乳腺癌的腫塊多為單側,腫塊固定不變,且有生長趨勢。在月經周期變化中可表現增大,而無縮小趨勢。針吸即可明確診斷。
2、乳頭破碎並與乳腺脂肪壞死
該病好發於外傷後、體質較肥胖的婦女。其腫塊較表淺,未深入乳腺實質,腫塊不隨月經周期變化。針吸細胞學檢查和組織活檢可明確診斷。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本病應從臟腑、虛實來辯證。乳頭皮膚破裂,乾燥裂痛,揩之出血。舌質尖紅,苔薄黃,脈弦數,應考慮為肝鬱化火,以肝、實證為主。乳頭皮膚糜爛,脂水淋漓,或結黃痂,疼痛劇烈,並髮乳暈皮膚濕瘡,應考慮為肝經濕熱,以肝、濕熱實證為主。

治療原則

本病若肝鬱化火證,宜清肝解郁法;若肝經濕熱證,宜瀉肝利濕。以外治方法為輔助治療。

證治分類

1、肝鬱化火證
主證:乳頭皮膚破裂,乾燥裂痛,揩之出血。舌質尖紅,苔薄黃,脈弦數。
治法:清肝解郁。
代表方:丹梔逍遙散加減。
常用藥:白朮、柴胡、當歸、茯苓、甘草、牡丹皮、山梔、芍藥。
2、肝經濕熱證
主證:乳頭皮膚糜爛,脂水淋漓,或結黃痂,疼痛劇烈,並髮乳暈皮膚濕瘡。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
治法:瀉肝利濕。
代表方:龍膽瀉肝湯加減。
常用藥:龍膽草、焦梔、柴胡、黃芩、生地、澤瀉、當歸、白木通、甘草、銀花、連翹、板蘭根。

轉歸預後

本病若正氣較強,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一般預後良好。若病情較重,易反覆發作,痛苦異常。

預防調護

1、先天性乳頭凹陷的,應當經常牽拉乳頭或用矯正器矯正。
2、乳頭內陷若程度不重,只要堅持,完全可以通過手法牽拉或矯正器達到治癒的效果
3、若不能完全矯正,哺乳時乳頭仍然凹陷的,可用吸奶器吸出乳汁餵養嬰兒。
4、授乳時須把乳頭全部塞入嬰兒口中,以免咬破乳頭。授乳後宜清洗乳頭,保持乾燥,並避免擦傷。
5、乳頭破碎後,應停止讓嬰兒直接吮乳,可改用吸奶器吸出乳汁餵養。 

文獻摘要

《瘍科心得集》:“乳頭風,乳頭乾燥而裂,痛如刀刺,或揩之出血,或流黏水,或結黃脂。此由暴怒抑鬱,肝經火邪不能施泄所致,胎前產後俱有之。”“內服加味逍遙散;外以白芷末,乳汁頓熟調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