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乳腺在內分泌激素,特別是雌/孕激素的作用下,隨著月經周期的變化,會有增生和復舊的改變。由於某些原因引起內分泌激素代謝失衡,雌激素水平增高,可以出現乳腺組織增生過度和復舊不全,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增生的乳腺組織不能完全消退,就形成乳腺增生症。
臨床表現
在不同年齡組有不同特點,未婚女性、已婚未育、尚未哺乳的婦女,其主要症狀為乳腺脹痛,可同時累及雙側,但多以一側偏重。月經前乳腺脹痛明顯,月經過後即見減輕並逐漸停止,下次月經來前疼痛再度出現,整個乳房有瀰漫性結節感,並伴有觸痛。35歲以後婦女主要症狀是乳腺腫塊,乳疼和觸痛較輕,且與月經周期無關。用手觸摸乳房可摸到大小不等、扁圓形或不規則形、質地柔韌的結節,邊界不清楚,與皮膚及深部組織無粘連,可被推動。45歲以後常表現為單個或多個散在的囊性腫物,邊界清楚,多伴有鈍疼、脹痛或燒灼感。絕經後婦女乳房腺體萎縮,囊性病變更為突出。乳房疼痛的嚴重程度與結節的有無及範圍無相關性,疼痛可向腋下、肩背部放散。少數患者可伴髮乳頭溢液。由於病因來自身體內分泌功能紊亂,故除乳房方面的症狀外同時還可出現月經不規律,脾氣不好,愛著急愛生氣、愛出汗等症狀。
檢查
1.乳房觸診
女性乳房是凹凸不平的,許多婦女自己摸到腫塊只不過是正常乳腺凸起的區域,在每次月經到來前,這些腫塊會變得更加明顯更容易觸及。就乳腺腫塊的特點而言,乳腺增生症常會同時或相繼在兩側乳房發現多個大小不等、界限不清的結節,可被推動。乳腺纖維腺瘤腫塊多為圓形或卵圓形,境界清楚,表面光滑,與皮膚及周圍組織無粘連,活動度大,觸之有滑脫感。乳腺癌的腫塊多為單髮結節,邊緣不規則,多數質地較硬,常與皮膚粘連。
2.彩超
方便、無創傷,可多次重複。依據乳腺結節的形狀,囊實性,與周圍組織的關係,可對乳腺增生症、乳腺纖維腺瘤和乳腺癌作出鑑別診斷。
3.乳腺X線攝影
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能清晰顯示乳腺各層組織及鈣化灶,對鑑別良、惡性病變及早期發現乳腺癌具有一定優勢,但對年輕女性、緻密型乳腺(腺體密度>70%)顯像欠佳。
4.乳腺核磁共振
能快速獲得乳房內部結構的高精確度圖像,無電離輻射,對人體沒有不良影響。更適合乳房內多發小病灶,位置較深臨近胸壁的病灶,以及置入乳房假體患者的檢查,故彩超和乳腺X線攝影高度可疑病灶時,可進一步行核磁共振檢查。
5.乳腺病灶穿刺活檢
乳腺結節為排除惡性病變,必要時可進行病灶穿刺檢查,該項檢查是一種創傷性檢查,是診斷和排除乳腺癌的“金標準”。
診斷
就乳腺增生症的臨床表現而言無特異性,很多乳腺良、惡性疾病都可以出現乳房疼痛及乳腺結節,鑑別診斷很重要。乳腺增生症可以並髮乳腺腫瘤,包括乳腺癌。故此,乳腺增生症的診斷應首先除外乳腺良、惡性腫瘤。
治療
乳腺增生症是由於身體內分泌功能紊亂造成的,乳房疼痛輕者,可調節心理,緩衝壓力,疼痛重者推薦中醫中藥治療,定期複查。
1.心理治療
乳腺增生症的發生往往與勞累、生活不規律、精神緊張、壓力過重有關。治療乳腺增生症首先就是要舒緩生活和工作壓力,消除煩惱,心情舒暢,心態平和,症狀就可以緩解。
2.中醫中藥治療
中醫認為乳腺增生症始於肝鬱,而後血瘀痰凝成塊,治宜疏肝理氣,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柴胡、白芍、香附、橘葉、丹參、地龍為中醫處方中的常用藥。有些患者還可服用中成藥,如:散結靈、乳塊消、乳寧、乳康片、逍遙散或丹梔逍遙散(加味逍遙散)等。在除外乳腺惡性腫瘤的前提下還可試用中醫外治療法,如:中藥乳罩、針灸、按摩等。
3.西藥治療
可採用激素類藥物、碘製劑及三苯氧胺,可以緩解疼痛,因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做首選。維生素A、B6、E也有調節性激素的作用,可作為乳腺增生症的輔助用藥。
4.手術治療
乳腺增生症因內分泌代謝失衡所致,本身沒有手術適應證,臨床上遇到個別與乳腺癌不易鑑別的乳腺結節,亦可採用手術切除,經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
預防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調整好生活節奏,保持心情舒暢。堅持體育鍛鍊,積極參加社交活動,避免和減少精神、心理緊張因素。
2.學習和掌握乳房自我檢查方法,養成每月1次的乳房自查習慣。自查最佳時間應選擇在月經過後或兩次月經中間,此時乳房比較鬆軟,無脹痛,容易發現異常;已絕經的婦女可選擇每月固定的時間進行乳房自查。自查中如發現異常或與以往不同體徵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3.積極參加乳腺癌篩查或每年1次乳腺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