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大鼓是一種山東省的傳統說唱藝術。現可找到的記載資料大致有1941年以後,在抗日政府的組織下,乳山成立了"盲人抗日救國會",編排抗日節目,走鄉串村,進行愛國救亡宣傳。1953年改為"盲人曲藝協會",共有會員40多人。1963年擴大組織,會員成倍增加。1977年,文化館把盲藝人分成了幾個組,對外使用"盲人宣傳隊"的名稱,分赴各地巡迴演唱。廣播站也時常灌制錄音,在廣播裡播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乳山大鼓
- 地理標誌:山東省的說唱藝術
- 批准時間:1953年
- 組織:盲人曲藝協會
由來,歷史演變,娛樂形式,經典劇目,重要作用,歷史地位,傳承保護,
由來
乳山大鼓,俗稱“瞎子唱”,據說是西河大鼓傳入乳山後,當地盲藝人演唱。乳山大鼓,現可找到的記載資料大致有:1941年以後,在抗日政府的組織下,乳山成立了"盲人抗日救國會",編排抗日節目,走鄉串村,進行愛國救亡宣傳。1953年改為"盲人曲藝協會",共有會員40多人。1963年擴大組織,會員成倍增加。1977年,文化館把盲藝人分成了幾個組,對外使用"盲人宣傳隊"的名稱,分赴各地巡迴演唱。廣播站也時常灌制錄音,在廣播裡播放。
歷史演變
乳山市位於山東半島的東南端,是乳山琴書的發源地。乳山琴書已有近400餘年歷史,創始人為清嘉慶年間鄒縣石元郎,其創立“石門”後已傳十代。乳山琴書本由西河大鼓演化而來,初名“盲人調”或“瞎子說書”,多由盲藝人演唱,後漸成為盲人謀生的手段。它是一種民眾喜聞樂見、具有濃郁山東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舊時的盲童,幾乎都拜師學藝從事這種琴書的演唱,嗓音條件差的做樂手,嗓音條件好的做歌手。曾湧現出一些明星式的盲藝人,深受聽眾喜愛。
娛樂形式
乳山琴書的伴奏樂器有小鼓、三弦、墜琴、胡琴、鋼板、笛子等。合奏起來,美妙動聽。
唱主角的要邊打鼓,邊打鋼板,其他人員或伴奏或和唱,抑揚頓挫,周調別韻,格外好聽。
乳山琴書的藝術手段,主要是說和唱,通過說唱來交待故事,描繪人物,介紹環境,渲染氣氛,說得親切唱得動聽。
當地盲藝人在世代傳唱過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語,唱詞入鄉隨俗通俗易懂,具有鮮明的地域色彩。演唱的劇目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是舊社會到解放初期最受歡迎的文藝娛樂形式。
經典劇目
演唱的劇目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經典劇目依次有:《封神榜》《絨線記》《秦香蓮》《楊家將》《說唐傳》《三國》《七七事變》《白毛女》《三上橋》《小二黑結婚》《乳山英模譜》《農業學大寨》等曲目。
重要作用
作為一門曲藝形式,乳山琴書不但豐富了人們的文藝生活,而且發揮了重要的宣傳作用。1941年以後,在抗日政府的組織下,乳山成立了“盲人救國會”編排抗日節目,走鄉串村進行愛國救亡宣傳。1953年改盲救會為“盲人曲藝協會”,共有會員40多人。1977年,縣文化館把盲人分成了幾個組,對外使用“盲人宣傳隊”的名稱,分赴全縣各地巡迴演唱,縣廣播站也時常灌制錄音,在廣播裡播放。後來由於電影電視的興起,至1990年前後,各盲人宣傳隊陸續停業。
歷史地位
乳山琴書在膠東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豐富多彩的膠東民間民俗文化的縮影。在各個歷史時期,特別在抗日戰爭時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影響巨大。發掘、搶救和保護乳山琴書對加強乳山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的素質,促進人們的全面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傳承保護
乳山琴書傳承人——祝承田“科學技術的發展讓許多眼疾的治療不再是難題,而現代盲人青年有了更多謀生的渠道,比如學習推拿,這也是導致琴書無人傳承的原因之一。”
乳山市文化館館長王桴表示,作為一種民間生活中自然產生的音樂形式,乳山琴書曾經給人們送去精神撫慰和激勵,特別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發揮了不可小視的作用。它是研究膠東民間民俗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搶救、發掘、保護乳山琴書的工作重要而迫切。
保護乳山琴書,要全面、準確地保護乳山琴書的內容、藝術形式以及文化表現形式。用錄音、錄像、數位化多媒體等現代科技手段對乳山琴書進行全面記錄,並把它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確定傳承人,建立5年保護計畫,乳山琴書的保護傳承工作正在全面展開。而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隨著琴書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變革,以前靠琴書謀生的盲藝人因為沒有更多的表演機會,正面臨著生存的窘境,這也應該成為琴書保護工作不可忽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