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七氟烷的肌肉鬆弛作用位點及機制》是依託四川大學,由葉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乳化七氟烷的肌肉鬆弛作用位點及機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葉菱
- 依託單位:四川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多數吸入麻醉藥具有骨骼肌鬆弛效應,與非去極化肌松藥產生協同效應,但其作用位點和機制仍不清楚。我們的研究表明,動物實驗中1.0-2.0 最小肺泡濃度(MAC)七氟烷不影響離體SD大鼠的腓腸肌收縮力,臨床實踐中七氟烷可縮短阿曲庫銨在人體的起效時間,增強阻滯程度,這就提示七氟烷肌松效應的作用位點不在骨骼肌細胞,可能在神經-肌肉接頭或更近中樞級神經結構。本項目利用已建立的分節段脊髓麻醉動物模型,以七氟烷為代表,乳化後經動脈灌注,選擇性麻醉外周神經和脊髓,研究七氟烷麻醉引起骨骼肌鬆弛效應的作用位點。利用全細胞膜片鉗(patch clamp)技術,記錄七氟烷選擇性麻醉外周神經和脊髓對神經-肌肉接頭、脊髓前角神經元電壓門控鈣離子通道電流的變化,探討七氟烷麻醉引起骨骼肌鬆弛效應的電生理機制。本項目的成功實施將極大的完善吸入麻醉藥作用機制的研究,指導臨床合理用藥。
結題摘要
多數吸入麻醉藥具有骨骼肌鬆弛效應,與非去極化肌松藥產生協同效應,但其作用位點和機制仍不清楚。我們的研究表明,動物實驗中1.0-2.0 最小肺泡濃度(MAC)七氟烷不影響離體SD大鼠的腓腸肌收縮力,臨床實踐中七氟烷可縮短阿曲庫銨在人體的起效時間,增強阻滯程度,這就提示七氟烷肌松效應的作用位點不在骨骼肌細胞,可能在神經-肌肉接頭或更近中樞級神經結構。本項目利用已建立的分節段脊髓麻醉動物模型,以七氟烷為代表,乳化後經動脈灌注,選擇性麻醉外周神經和脊髓,研究七氟烷麻醉引起骨骼肌鬆弛效應的作用位點。利用“全細胞膜片鉗”(patch clamp)技術,記錄七氟烷選擇性麻醉外周神經和脊髓對神經-肌肉接頭、脊髓前角神經元電壓門控鈣離子通道電流的變化,探討七氟烷麻醉引起骨骼肌鬆弛效應的電生理機制。結果表明:(1)成功建立了七氟烷選擇性麻醉外周神經模型,測定了七氟烷的肌松作用位點不在外周神經。(2) 用甲基丙烯酸甲酯血管鑄型方法,吸入麻醉藥也會隨著股動脈的血流進入腹主動脈,最後選擇性作用於腰骶段脊髓。(3) 通過七氟烷的不同給予方式(經肺或者氧合器),成功建立了七氟烷選擇性麻醉紐西蘭大白兔腦、脊髓模型。(4)測定肌力,鑑定了上述模型,發現七氟烷的肌肉鬆弛作用位點在脊髓或脊髓以上部位,而不在外周。本項目的成功實施將極大的完善吸入麻醉藥作用機制的研究,指導臨床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