乣

乣,拼音:jiǔ,注音:ㄐㄧㄡˇ ,釋義:古同“”,遼、金、元時期對被征服的北方諸部族人的泛稱。猶言雜胡雜戶

又音:diǎo,注音:ㄉㄧㄠˇ,釋義:同“↴”。懸掛倒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乣
  • 外文名:Jiu;hang
  • 拼音:jiǔ;diǎo
  • 注音:ㄐㄧㄡˇ;ㄉㄧㄠˇ
  • 部首:麼
  • 結構:左右結構
  • 總筆畫:4
  • 部外筆畫:1
  • 筆畫:フフ丶フ
  • 筆順編號:5545
  • 異體字、𫄙、𤓱、𢆴、𢆳
  • 詞性:名詞
  • 五筆:XNN
  • 倉頡:VIU
  • 鄭碼:ZZZ
  • 四角碼:22710
  • 統一碼:U+4E63 
基本解釋,詳細解釋,漢語大字典,中華字海,漢語字典,音韻參考,常見詞組,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一)拼音:jiǔ ,注音:ㄐㄧㄡˇ
◎古同“”,遼、金、元時期對被征服的北方諸部族人的泛稱。猶言雜胡雜戶
(二)拼音:diǎo,注音:ㄉㄧㄠˇ
◎同“𢆴”。懸掛倒懸

詳細解釋

(一)拼音:jiǔ ,注音:ㄐㄧㄡˇ
〈名詞〉
(1)同“”。指遼、金時擔任護衛及戍邊的軍隊名稱。
乣,金有護衛乣軍,疑即糺字。——《字彙補·乙部》
果勒齊自度必為執中所殺,乃以乣軍入中都,圍執中弟。——《續資治通鑑·宋寧宗嘉定六年》
諸乣“詳穩”,邊戍之官。——《金史·金國語解》
(2)遼、金、元時期對被征服的北方諸部族人的泛稱;猶言雜胡雜戶
方德壽之叛,諸乣亦剽略為民患,襄慮其與之合,乃移諸乣居之近京地,撫慰之。或曰:“乣人與北俗無異,今置內地,或生變奈何?”襄笑曰:“乣雖雜類,亦我之邊民,若撫以恩,焉能無感?”——《金史·內族襄傳》
爾等乣漢眾官曁降民若干,先來服役忠貞者有之,諂佞者有之。以宿舊之故,委用信任,一切不須詰問。——元·虞集等《經世大典·站赤》
(二)拼音:diǎo,注音:ㄉㄧㄠˇ
(1)同“𢆴”。懸掛倒懸

漢語大字典

乣 jiǔ
遼、金時軍隊的名稱。擔任護衛戍邊軍隊。《字彙補·乙部》:“乣,金有護衛乣軍,疑即糺字。”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余錄》:“字書無乣字,始見於《遼史·百官志》。” 《金史·金國語解》:“諸乣‘詳穩’,邊戍之官。” 《續資治通鑑·宋寧宗嘉定六年》:“果勒齊自度必為執中所殺,乃以乣軍入中都,圍執中弟。”

中華字海

(一)jiǔ 音九】同“”,遼、金、元時期對被征服的北方諸部族人的泛稱。▷《金史·內族襄傳》:“~人與北俗無異,……~雖雜類,亦我之邊民。” 按:《遼史·百官志》作“”。
(二)diǎo 音刁上聲】同“𢆴”。

漢語字典

[①][jiǔ]
釋義:遼﹑金﹑元時代對被征服的北方諸部族人的泛稱。猶言雜胡,雜戶。或音札。

音韻參考

[國 語]:jiǔ

常見詞組

◎ 乣軍
拼音:jiǔ jūn
釋義:遼金以北方邊地部族組成的軍隊。乣軍之名始見於遼。金之乣軍散居於東北﹑西北﹑西南三路。蒙古興起後,金西南路與西北路諸乣相繼投附或被征服。東北路乣軍則在窩闊台時歸屬,成為元代遼東之乣軍。參閱王國維《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兒堅考》﹑陳述《乣軍考釋初稿》﹑蔡美彪《乣與乣軍之演變》。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字彙補》金有護衛乣軍,疑卽糺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