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膽又名龍膽草,粗糙龍膽,因其“葉如龍葵,味苦如膽”而得名。為龍膽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較短,鬚根多數,簇生,細長,繩索狀,金黃色或黃白色,莖粗壯,單一直立,單葉對生,無葉柄,花簇生於莖端或上部葉腋,花大,無梗,蘭紫色,筒狀鐘形,蒴果長圓形,花期8-9月。龍膽以根和根狀莖入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性寒,味苦,入肝,膽量,胃經,具有瀉肝膽實火,瀉下焦濕熱的功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九龍膽
- 別稱:條葉龍膽;東北龍膽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目:龍膽目 Gentianales
- 科:龍膽科 GENTIANACEAE
- 族:龍膽草族
- 屬:龍膽屬 Gentiana
- 種:條葉龍膽
- 分布區域:吉林,黑龍江,遼寧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莖平臥或直立,短縮或長達4厘米,具多數粗壯、略肉質的鬚根。花枝單生,直立,黃綠色或帶紫紅色,中空,近圓形,具條棱,光滑。莖下部葉膜質;淡紫紅色,鱗片形,長5-8毫米,上部分離,中部以下連合成鞘狀抱莖;中、上部葉近革質,無柄,線狀披針形至線形,長3-10厘米,寬0.3-0.9(1.4)厘米,愈向莖上部葉愈小,先端急尖或近急尖,基部鈍,邊緣微外卷,平滑,上面具極細乳突,下面光滑,葉脈1-3條,僅中脈明顯,並在下面突起,光滑。花1-2朵,頂生或腋生;無花梗或具短梗;每朵花下具2個苞片,苞片線狀披針形與花萼近等長,長1.5-2厘米;花萼筒鐘狀,長8-10毫米,裂片稍不整齊,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8-15毫米,先端急尖,邊緣微外卷,平滑,中脈在背面突起,彎缺截形;花冠藍紫色或紫色,筒狀鐘形,長4-5厘米,裂片卵狀三角形,長7-9毫米,先端漸尖,全緣,褶偏斜,卵形,長3.5-4毫米,先端鈍,邊緣有不整齊細齒;雄蕊著生於冠筒下部,整齊,花絲鑽形,長9-12毫米,花葯狹矩圓形,長3.5-4毫米;子房狹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7毫米,兩端漸狹,柄長7-9毫米,花柱短,連柱頭長2-3毫米,柱頭2裂。蒴果內藏,寬橢圓形,兩端鈍,柄長至2厘米;種子褐色,有光澤,線形或紡錘形,長1.8-2.2毫米,表面具增粗的網紋,兩端具翅。花果期8-11月。
龍膽 根莖呈不規則的塊狀,長1~3cm,直徑0.3~1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莖痕或殘留莖基,周圍和下端著生多數細長的根。根圓柱形,略扭曲,長10~20cm,直徑0.2~0.5cm;表面淡黃色或黃棕色,上部多有顯著的橫皺紋,下部較細,有縱皺紋及支根痕。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皮部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木部色較淺,呈點狀環列。氣微,味甚苦。
堅龍膽 表面無橫皺紋,外皮膜質,易脫落,木部黃白色,易與皮部分離。
生長環境
龍膽潮濕涼爽環境,耐寒,以富有腐殖質的粘質土壤及砂質土壤為宜,生於長白山海拔250-900米的山坡草地,灌木叢中及林緣。
分布範圍
吉林,黑龍江,遼寧,遍布於長白山區撫松、安圖、通化、長白各縣。
主要價值
【性味與歸經】苦,寒。歸肝、膽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用於濕熱黃疸,陰腫陰癢,帶下,強中,濕疹瘙癢,目赤,耳聾,脅痛,口苦,驚風抽搐。
《藥典》。【蒙藥】花同龍膽G.scabra《蒙植藥志》。魯音-蘇斯,德格杜-音-溫都蘇:根治肝膽火旺,脅痛,目赤,中耳炎,濕熱黃疸,急性傳染性肝炎,膽囊炎,口苦,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炎,膀胱炎,帶狀皰疹,急性濕疹,陰部濕癢,瘡癤癰腫《蒙藥》。少布給日-主力根-其木格:花主治熱性黃水病,扁桃體炎,丹毒,癰疔,乳癰,發症,外傷出血,鼻衄,關節疼痛“青腿病”,肝膽熱[92]。
醫藥 | |
根及根狀莖(龍膽):苦,寒。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用於濕熱黃疸,陰腫陰癢,帶下病,強中,濕疹瘙癢,目赤,耳聾,腫痛,驚風抽搐。 | |
來源: | 《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藥材公司,科學出版社,1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