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獻瑞是一種神話傳說,寓意“四海昇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龍獻瑞
- 簡介:一種神話傳說
- 四龍為足寓意:“四海昇平”
- 榮譽:堪稱當代景泰藍傑作
概述,起源,藝術作品,
概述
在中國的傳說中,龍是非常吉祥的神獸。龍有九子,掌管著普天之下的風雨時節,“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龍的喜怒關係到國泰民安,因此,在此基礎上便產生了“九龍獻瑞”的神話傳說。
起源
傳說很久以前,黃連鎮地域遭到千年不遇的大旱,那火球似的太陽,曬得大地龜裂,小草枯萎,禾田無收,民不聊生。焦枯的樹下躺著無數難民,環形河已成了沙灘,被烈日暴曬反射出刺眼亮光,S形的河床找不到半滴水源,樊公潭露出大片礁石。人們只能用潭窟里的泥漿水飲喝度日,生活十分艱辛。就在這節骨眼上,人們在深夜隱隱約約看到天上有神龍飛舞,到了黎明前還下了一場小雨。就這樣,每夜人們都齊聚在地面守候這一時刻。只見空中:
虬龍展勢,尾翹長空;翔龍擺尾,耀武飛雲;
矯龍揚威,張牙舞爪;傲龍擎風,上下穿揚;
升龍騰雲,翻身振翼;蒼龍在天,呼風喚雨;
飛龍駕霧,噴絲吐水;俯姿仰臥,行龍回首;
神龍再現,展翼飛翔。
看著看著,眾人看清了是九條神龍在空中呼風喚雨。此乃“九龍獻瑞”,我們有救了,眾人連忙跪在地上叩頭。從此,每天夜裡,黃連鎮上空都要降一場小雨。大地慢慢復甦,田園不再龜裂,莊稼漸漸地從枯萎中轉青,萬物有了生機。這九條小龍日復一日地堅持布施,直到旱災消除為止。
你道這是為何,這九條小龍與這乾旱有何關係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樊老頭在樊公潭放生說起。
原來樊老頭當年放生的這條紅鯉魚,不是一般的小魚,乃是東海龍王之女,那年龍母慶壽,眾小龍出宮遨遊東海,不料小龍女迷途失落人間化身紅鯉魚,被樊老頭解救買來放入潭中,後游回東海龍宮。龍王龍母見愛女平安回來十分高興,眾小龍兄弟由於小妹失蹤被龍王軟禁,今小龍女平安回來,眾小龍更是歡天喜地,都要打破沙鍋地問個究竟。小龍女只好從頭到尾地敘述一番。
小龍女要父王給救命恩人報恩,說救她的老人年近花甲,還未有男女,龍王當即應允。龍王問小公主救你之地位於何處?小公主說了方位,龍王微閉雙眼,屈指一數,一聲驚呼“不好,此處有三年大旱之災。”當即命龜丞相前去查實。龜丞相回來證實黃連鎮確有旱災。並說這場旱災是玉帝頒旨,每天還有天神把守,誰也無法違抗。
龍王左思右想,慈祥的面寵不時皺著愁容,他認為降臨這樣的大災僅救恩人一家毫無意義,必須拯救那裡的百姓 ,才對得起恩人。龍王還獲悉天神把守時間是午至亥時。心想此事非一二人可以解決,要去就必須讓眾小孩同去,只要他們錯開天神巡守時間,從子至巳時出來活動,施展本領。每天黎明前布施小雨解決這場旱災。旱災解決,龍王龍顏大悅,他喚小龍前來,取出送子金丹,交與長龍子,如此這般地囑咐一番。故才在黃連鎮上空,每晚下半夜,出現“九龍獻瑞”一幕。
藝術作品
2012,歲在九五壬辰,龍騰和諧盛世。張同祿大師特別創作龍年賀歲精品《九龍獻瑞》,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妙手偶得,以“龍精神”詮釋“和文化”。中國是龍的國度,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龍精神”根植於中華民族的血脈,早在幾千年前,先民就將“能幽能燭、能顯能藏”的龍當作溝通於天地之間、能興雲布雨、和合自然、德澤萬方的神靈,寄託了“風調雨順、天地人和”美好願望。《九龍獻瑞》在古代青銅器提梁卣的基礎上加以發揮,將九條鏨雕的龍分別設計成足、耳、提手和提梁,九條龍俯仰、向背姿態各異,但均升騰翻滾,動態百出。整體結構紋飾分18個層次,主體紋飾借鑑戰國時期青銅器和漆畫紋樣特徵,古樸流暢的捲雲紋不拘一格,縱橫恣肆,使畫面充滿了飄逸的動感,大師巧妙的將“龍”、“鳳”、“雁”三種吉祥動物和“如意寶相花”組合到一起,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龍”象徵著“國家的權利”,“鳳”象徵著“美滿的生活”,“雁”象徵著“幸福的愛情”,寓意“龍騰四海,福滿神州,家國人和,吉祥如意”。
《九龍獻瑞》是張同祿大師並不多見的灑脫奔放的作品,摹古而不泥古,取其型而重其意,在青銅卣的造型上加上“魚化龍”的雙耳,既保留了原器型的挺拔,又增添了幾分雄健厚重。率性卻不隨意,取其勢而重其趣,捲雲紋的不拘形跡、龍紋的憨稚古拙和如意寶相紋的凝練華麗相映成趣,動中有靜,顧盼生姿。
《九龍獻瑞》融合景泰藍、金屬鏨雕、玉雕、花絲鑲嵌等多種工藝於一體,表面施寶石綠金星釉料,整體色調莊重明麗,鑲嵌翡翠、松石、青金等名貴玉石81顆,尤其是頸部鑲嵌翡翠雕刻的“十二章紋”牌,不僅強化了“九龍獻瑞”的主題,增加了材質和工藝的豐富性,同時也調和了整體器皿的色調和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