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頂草

九頂草

九頂草(Enneapogon desvauxii P. Beauv.)是禾本科、九頂草屬多年生密叢草本植物。基部鞘內常具隱藏小穗。稈節常膝曲,高可達35厘米,被柔毛。葉鞘多短於節間,鞘內常有分枝;葉舌極短,頂端具纖毛;葉片多內卷,密生短柔毛,基生葉呈刺毛狀。圓錐花序短穗狀,緊縮呈圓柱形,鉛灰色或成熟後呈草黃色;小穗通常含小花,頂端小花明顯退化,穎質薄,邊緣膜質,披針形,中脈形成脊,第一外稃被柔毛,尤以邊緣更顯,基盤亦被柔毛,芒略不等長,內稃與外稃等長或稍長,脊上具纖毛;8-11月開花結果。

分布於中國遼寧、內蒙古、寧夏、新疆、青海、山西、河北、安徽等省區;非洲、印度及 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 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950-1900米乾燥山坡及草地。

九頂草屬優等牧草,夏秋季山羊、綿羊、馬、駱駝都喜食,山羊、綿羊尤其愛吃結籽的穗子,從種子蠟熟到完整期是羊的抓膘飼草。冬季保留性、良好,各種家畜樂食。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生長習性,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密叢草本。基部鞘內常具隱藏小穗。稈節常膝曲,高5-25(35)厘米,被柔毛。葉鞘多短於節間,密被短柔毛,鞘內常有分枝;葉舌極短,頂端具纖毛;葉片長2-12厘米,寬1-3毫米,多內卷,密生短柔毛,基生葉呈刺毛狀。
圓錐花序短穗狀,緊縮呈圓柱形,長(1)1.5-3.5厘米,寬6-11毫米,鉛灰色或成熟後呈草黃色;小穗通常含2-3小花,頂端小花明顯退化,小穗軸節間無毛;穎質薄,邊緣膜質,披針形,先端尖,背部被短柔毛,具3-5脈,中脈形成脊,第一穎長3-3.5毫米,第二穎長4-5毫米;第一外稃長2-2.5毫米,被柔毛,尤以邊緣更顯,基盤亦被柔毛,頂端具9條直立羽毛狀芒,芒略不等長,長2-4毫米;內稃與外稃等長或稍長,脊上具纖毛;花葯長0.5毫米。

生長環境

九頂草是喜暖的廣幅早生植物。生於荒漠、半荒漠帶乾燥的沙地或沙礫質低山區與山麓洪積坡地,谷或窪地,也常見於荒漠區的河床、河灘地或其他短期受徑流滋潤的低凹地形。偶爾也散見於草原帶乾燥的坡地或森林草原帶的岩崖。在亞洲中部,系荒漠或荒漠草原群落中常常具有的夏雨型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層片的主要成分。其在草群中的出現率和生長勢受當年降水的制約。春、夏季雨水豐富的年份,九頂草可以在草群中大量繁生,而在降水很少的乾旱年份,則萌生很少,生長矮小,或保留種子於土壤中而不萌發。因而屬於乾旱地帶草地中的不穩定成分。
作為亞洲中部乾旱、半乾旱地帶草地中一、二年生植物層片和九頂草同時存在的植物通常有三芒草小畫眉草虱子草、蒙古鋒芒草、虎尾草豬毛蒿櫛葉蒿豬毛菜刺沙蓬、霧水藜等。它們經常出現在鄂斯高原西部,賀蘭山麓,阿拉善高原南部、東部和東北部以及狼山以北時有分布的綿刺檸條、霸王柴、四合木、珍珠柴、合頭草、駝絨藜、戈壁短舌菊、紅砂等草原化荒漠草地中,土壤為砂質或壤質的淡棕鈣土、淡灰鈣土或棕色荒漠土、灰棕荒漠土,有時呈微鹼化。也出現於亞洲中部溫帶草原地區的北部、西部的冷蒿、戈壁針茅、長芒草、沙生針茅等荒漠草原或微荒漠化的乾草原草地中;在新疆天山南麓較高處,主要出現在草原化的合頭草荒漠草地內;而在北塔山南麓,札依爾山和巴爾魯克山東麓,賽里木湖以東以及天山北坡大石頭一帶,博格多山南坡與以東地區出現在多根蔥荒漠草原草地中,土壤為壤質而多礫石的淡粟鈣土或棕鈣土。九頂草有時候也可見於荒漠草原帶河谷低平地形的芨芨草鹽生草甸草地中。

分布範圍

九頂草為亞洲中部區系成分。分布於亞洲中部乾旱、半於早地區。在中國廣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各省(區人西自遼河平原、大興安嶺山地,進入蒙古高原東部烏蘭察布高原、陰山、陰南丘陵,向西至鄂爾多斯高原,賀蘭山地和山前平原,東西阿拉善,尤首山至額濟納。伸入黃河中游晉北、陝北、寧夏、甘肅等黃土高原較乾燥的山丘坡地;在新疆見於天山南坡、北塔山南麓、札依爾山、巴爾魯克山東麓,賽里木湖以東的山間盆地,少量見於天山北坡大石頭一帶、博格多山南坡及以東地區。東哈薩克斯坦山地,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蒙古、印度和非洲。

生長習性

在中國寧夏賀蘭縣草原賀蘭山東麓,九頂草的物候期為:返青期為5月25日開始,分櫱期為6月5日,拔節期為6月20日,孕穗期為6月25日,抽穗期為6月30日,初花期為7月25日,結實期為8月15日,成熟期為9月5-20日,枯黃期為9月30日。

主要價值

九頂草屬優等牧草,夏秋季山羊、綿羊、馬、駱駝都喜食,山羊、綿羊尤其愛吃結籽的穗子,從種子蠟熟到完整期是羊的抓膘飼草。冬季保留性、良好,各種家畜樂食。
九頂草
九頂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