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芒草

三芒草

三芒草,別名:三槍茅,拉丁文名:Aristida adscensionis L.禾本科三芒草屬一年生。鬚根堅韌,有時具砂套。稈具分枝,叢生,光滑,直立或基部膝曲,葉鞘短於節間,光滑無毛,疏鬆包莖,葉舌短而平截,膜質,圓錐花序狹窄或疏鬆,分枝細弱,單生,多貼生或斜向上升;小穗灰綠色或紫色;穎膜質,披針形,脈上粗糙,兩穎稍不等長,中脈粗糙,背部平滑或稀粗糙,基盤尖,芒粗糙,兩側芒稍短;披針形;薄膜質,花果期6-10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三芒草
  • 拉丁學名:Aristida adscensionis Linn
  • 別稱:三槍茅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禾本目
  • 禾本科
  • 亞科畫眉草亞科
  • 三芒草族
  • 三芒草屬
  • :三芒草
  • 分布區域:北非、歐洲東部、中亞、土耳其、伊朗、蒙古、美國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一年生。鬚根堅韌,有時具砂套。稈具分枝,叢生,光滑,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5-45厘米。葉鞘短於節間,光滑無毛,疏鬆包莖,葉舌短而平截,膜質,具長約0.5毫米之纖毛;葉片縱卷,長3-20厘米。圓錐花序狹窄或疏鬆,長4-20厘米;分枝細弱,單生,多貼生或斜向上升;小穗灰綠色或紫色;穎膜質,具1脈,披針形,脈上粗糙,兩穎稍不等長,第一穎長4-6毫米,第二穎長5-7毫米;外稃明顯長於第二穎,長7-10毫米,具3脈,中脈粗糙,背部平滑或稀粗糙,基盤尖,被長約1毫米之柔毛,芒粗糙,主芒長1-2厘米,兩側芒稍短;內稃長1.5-2.5毫米,披針形;鱗被2,薄膜質,長約1.8毫米;花葯長1.8-2毫米。花果期6-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乾山坡、黃土坡、河灘沙地及石隙內,海拔300-1800米。
三芒草三芒草

分布範圍

產東北、華北、西北、河南、山東及江蘇;廣布於全世界溫帶地區。模式標本采自大西洋亞森森島。
三芒草三芒草

主要價值

本種植物可用作飼料;鬚根可作刷、帚等用具。
羊、綿羊、駱駝和馬均喜食三芒草,在夏、秋、冬季各種牲畜均採食,但在其穎果成熟期帶芒的穎果外作變硬,基盤銳尖,會鑽入放牧羊只的毛中,刺傷皮膚和口腔黏膜,也會釘入駱駝和羊蹄中,故在三芒草集中生長的牧地放牧時。應避開這個時期,以防受其傷害。就化學成分言;三芒草在較幼嫩的抽穗期營養價值較高,含有豐富的粗蛋白質和胡蘿蔔素,這對幼家的生長均至關重要。缺點是粗纖維含量較高,而鈣和磷偏低。到果熟期,粗蛋白質迅速降低,而無氮浸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倍增(表2)。果熟期所含能量也偏低,其代謝能價只有7.09MJ/kg乾物質,相當於低等於乾草的能量價值綜合評價,三芒草應屬於中等飼用植物。
三芒草三芒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