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九華疊翠)

九華(九華疊翠)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九華山在荔城西北10公里的西天尾鎮、常太鎮交界處,系北乾山脈主峰,海拔741米,與荔城南面的壺公山遙遙相望,同為興化平原之側的名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華山
  • 地點:福建省莆田市
  • 美譽:九華疊翠
  • 特點:層巒疊嶂、翠峰如簇
歷史,故事,地圖信息,

歷史

莆田九華山層巒疊嶂、翠峰如簇,形如九朵蓮花,故有“九華疊翠”之稱,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此山還有別名:因落日餘暉映照山峰而稱“霞山”;因山形如筆架而稱“筆架山”。九華山最為古老的稱謂是“陳岩”“陳岩山”“仙公尾”。相傳漢代有陳胡二道人來自北方,在莆田擇勝而棲。姓陳的上九華山,姓胡的上壺公山,後皆得道成仙,故九華山有“陳岩”諸稱。九華山或以神名,或以形名,或以色名,顯得撲朔迷離,有著夢幻般的色彩。登九華山,東西南北均有小路可通。今人多從西天尾沿盤山公路驅車而上,直達離山巔不遠的桃花塢。在這裡棄車拾級而上,可見摩崖石刻“上天梯”三字,相傳系明代進士周瑛(1430~1518)所書。

故事

臨近峰頂有一道山門,山門橫額有“天衢雲路”石刻,相傳為宋天聖年間(1023~1031)進士方峻所書。門旁石九華山“天衢雲路”山門[1]刻有詩,內有“蟲文摩宿雨,鳥道出寒煙。見客詢何夢,逢樵恐是仙”句。
過山門、石埕為雲端殿,據載為宋代莆田縣令張少英倡建。近代又重建,仿磚木結構一切皆石。殿前雙獅惟妙惟肖,殿正中供奉玄天上帝,左側為文昌帝君,右側為關雲長、關平及周倉。
“仙公洞”就在雲端殿之後,洞額刻有“燕子洞”三字,並有一聯:“巷陌烏衣謝,樓台棟宇空。”仙公洞是祈夢之地。據興化縣誌載:唐會昌年間(841—846),河南嵩山少林寺六祖惠能大師的高徒千靈辭師雲遊,惠能賜偈:“逢苦即住,遇竹且居。”千靈行至九華山北側的苦竹山時頓悟偈語之意,聞苦竹山有山魈作怪,遂與山魈打鬥。千靈飲鐵以示法力,:山魈大驚失色,敗逃九華山巔,化為燕子鑽入山洞,被千靈以一石船倒扣鎮在洞中。老百姓又奉祀何氏九仙於洞中鎮壓山魈,永保一方平安。故此稱“燕子洞”和“仙公洞”。後千靈在苦竹山創建苦竹寺,圓寂後敕謚苦竹寺千靈祖師。苦竹寺現有兩座古塔墓,其中高2.3米的一座,其石刻文就是:“唐開山千靈祖師、歷代大師及諸善信”。
相傳,何氏九仙為西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八公爭帝失敗後從江西潛入福建隱居於九華山顛,後修煉成仙。另一傳說為何氏九兄弟從安徽來九華山隱居,後至九鯉湖羽化成仙。
仙公洞後有一石穴,深二尺許,有三口泉眼。據莆田縣誌載:“大雨不溢,大旱不涸,水清而甜,相傳為漢代的陳仙淘金井”。原來是太古火山的遺蹟。南宋詩人劉克莊有詩:“昔聞淘金井,今嘗仙公水。身心俱清靜,不知我是誰。”石穴旁有“石茶灶”“石棋盤”等,相傳為仙人弈棋晶茗之處,仙公洞左側有紫竹院,內祀觀音菩薩和韋馱爺、伽藍;洞右側有蓬萊閣,內祀八仙。
殿宇金碧輝煌,神像栩栩如生。其間有楹聯“至上穹蒼真光普照,尊稱罔極正氣常輝”;“殿立紅雲開玉陛,山披翠霧垂珠簾”;“瑞氣繚繞天宇靜,祥光氤氳九華春”。
此外,九華山上還有紫雲岩、羅漢石室、仙人足跡等古蹟,以及石魚鼓、石牛等怪石。

地圖信息

地址:荔城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