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祥嶺村

九祥嶺村是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西麗街道新圍社區下轄村,位於西麗街道東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1千米相鄰自然村有新圍村。始建於1917年,因王福、王官勝、廖官友、謝祥、謝成、陳桂、彭才7戶人家約20多人從龍華、寶安石岩等地遷此定居而形成。村莊坐落於南山區丘陵地帶,村東有大沙河流過,附近有西麗水庫。因建村之初有多個姓,又是從不同的地方遷移過來,村民希望各家各戶和和氣氣,在此落戶生根,開枝散葉,定村名為六和(也有老人說叫七和堂)。此後,村名多次變更。因附近山脈眾多、延綿不絕,稱為九長嶺。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為圖吉祥,取“長”之諧音“祥”,將村名定為九祥嶺。還有一種說法,村民謝祥曾擔任上沙河學堂校董,他提議將“長”改為“祥”,以彰顯辦學業績,寓意“長久祥和”,因此村名變更為九祥嶺。現村於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於原地重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祥嶺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 地理位置:深圳市南山區西麗街道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350 人
  • 火車站西麗站
  • 車牌代碼:粵B
歷史沿革,人口民族,經濟發展,社會事業,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屬寶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沙河鄉;1958年,屬超英公社;1963年,屬南頭公社;1979年,屬深圳市南頭區南頭公社;1982年,屬羅湖區南頭公社;1983年,屬南頭區西麗街道;1990年,屬南山區西麗街道;2001年,屬西麗街道新圍社區。

人口民族

世居村民主要為王、謝、彭姓。第一大姓為王姓,1917年從今深圳龍華陽台山大圍肚村遷移至此地。第二大姓為謝姓,1917年從今寶安石岩龍眼山(農旺山)遷移至此地。第只大姓為彭姓,1917年從龍華大船坑村遷移至此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350人,其中男性225人,女性125人;80歲以上11人,最年長者86歲(女);實際在村人口210人。非戶籍外來人口約10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6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人,居住在馬來西亞。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粵方言

經濟發展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花生、甘蔗、果樹,養殖“下鳥”、豬。改革開放後,經濟逐漸轉型,20世紀80年代招商引資,村里引進第一家港資企業。1987-1988年,投資建設兩層高的廠房,引進港資筷子生產廠,現已改造升級為玉石廠。同時出租一塊地給香港企業辦菜場。90年代,興建新圍工業區,此後陸續擴大面積,增建廠房,至今有2萬平方米。2004年8月20日,成立深圳市九祥嶺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現村集體經濟以廠房出租為主。
村民以房屋出租和在深圳就業為主,部分村民經商。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房屋出租、集體經濟分紅、工資性收入、商業經營。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茶果、壽粉、炒米餅、煎堆、喜粄、雪蓮粄(四月初八)、糍粑粄(“十月朝”)、蘿蔔粄(冬至)和春節的糖環、油角仔。村內有1棵古龍眼樹和1棵古芒果樹。

社會事業

沙河西路、留仙大道經過該村。1968年通電,1986年通自來水,90年代初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通電話,2000年通網際網路。村內有2所國小。2015年,福華國小有6個年級,32個班,在校學生1524人;西麗國小,6個年級,52個班,在校學生2593人,教職工155人。村中有網球場、籃球場,有九祥嶺公園、九祥嶺村圖書館等。

歷史文化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無存。 九祥嶺遺址位於九祥嶺村後的一座山丘上,為臨河崗地20世紀80年代末深圳大學的外籍教授譚世安在該遺址採集到20餘件陶豆和一此幾何印紋陶片。根據該遺址的標本特徵及近年的考古發掘資料考證,其年代應為商、西周晚朝至春秋前後。該遺址於2006年6月被認定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村中古龍眼樹下供奉伯公,古龍眼樹又稱為伯公樹。每年正月初一,村民到龍眼樹一下祭拜。
每年歲末(臘月二十六前後),村民聚集舉行慶團圓活動,往年在村里設大盆菜宴,近年改為酒樓聚餐。
1940年,日軍多次對新圍村、九祥嶺村進行掃蕩,搶奪財物。有村民加入游擊隊,為游擊隊送信、送情報、放哨等。
20世紀30年代末,村民王福家是沙河一帶經濟富裕的家庭,曾捐建新圍學堂,上福任新圍學堂董事,其女婿卓就(沙河游擊大隊隊長)任校長。王福一家經常支持和掩護東江縱隊與日軍作戰。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