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解釋: 指鶴。亦喻賢者雖隱居,但大家都知道他。
典源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魚潛在淵,或在於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蘀。它山之石,可以為錯。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釋義
“鶴鳴於九皐,聲聞於野。” 毛 傳:“皐,澤也。言身隱而名著也。” 鄭玄 箋:“皐,澤中水溢出所為坎,自外數至九,喻深遠也。鶴在中鳴焉,而野聞其鳴聲……喻賢者雖隱居,人鹹知之。”因以指鶴,亦喻賢者雖隱居,人鹹知之。
示例
唐
李遠 《失鶴》詩:“秋風吹卻九皋禽,一片閒雲萬里心。”
元
薩都剌《鶴笛》詩:“九皋聲斷 楚 天秋,玉頂丹砂一夕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