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會

九皇會

九皇會,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星斗崇拜和星占之說,先民崇敬天象。北斗的神格化,是隨著北斗信仰的發展而演化。北斗九星,謂之“九皇”。北斗九皇由北斗七星左輔右弼構成。九皇信仰的影響很大,這種崇拜在民間逐漸演變為禮斗之俗。古時全國許多地方,如廣東、雲南、四川、河北、江蘇、浙江等省,均於農曆九月一日至九日連續九天盛行禮斗之俗,謂之九皇會。

據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載:廣東地區於九月九日,多建九皇會以禮斗。在雲南,禮斗已為滇俗,九月朔至九日舉辦,最為虔誠。浙江杭州的禮斗日期則在六月朔至初六,禮俗大抵一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皇會
  • 節日時間:九月一日至九日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節日起源:九皇信仰 
九皇,其它,

九皇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星斗崇拜和星占之說,先民崇敬天象,並以天象變化預測人事吉凶,尤其是南北斗主人生死,影響頗巨。其深層原因即在於古代社會,先民將北斗和極星作為一個整體來認識,稱為“斗極”,斗極處於星空旋轉的中心,群星繞其旋轉,好象天空的主宰,而先民以北鬥鬥杓周旋四指來厘定節候,北斗又成為天地秩序的制定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似乎都是隨北斗指向而來臨,北鬥成為天地萬物化生的中心。
北斗的神格化,是隨著北斗信仰的發展而演化。在現存文字記述中其肇始於秦漢時期,迄至唐宋,歷經了長達千年的時間。在不同歷史階段,北斗往往被解釋成不同的神靈。北斗九皇到底是由北斗七星和外輔、內弼構成,還是由北斗七星和天皇、紫微組成呢?對於道經中兩種說法俱存的狀況,《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作了一個合理的解釋,將左輔、右弼視作天皇、紫微二尊帝的餘暉。文云:天皇、紫微,尊帝二星,居斗口,娑羅上官真光,大如車輪,得見之者,身得長生,位證真仙,永無輪轉。二星分作餘暉,為左輔、右弼,為擎羊、陀羅,神化無方,總領玄黃正炁。並說紫微大帝、天皇大帝和北斗七星君,都是紫光夫人所生,於是北斗九皇是以北斗七星另加尊、帝二星,或以北斗七星加輔、弼二星,便無分別了。
在眾多的民俗節日中,持續如此多天的節日實在罕見。為何祭祀九皇持續這么久?據《太上北斗二十八章經》說,從農曆九月初一到九月初九日,夜半子時朝拜北斗九星,即可五福攸從。《玉匣記》說:九月初一至初九日,北斗九星隆世之辰,世人齋戒,此日勝常日,有無量功德。這便是道士們與民間每逢農曆九月初一至初九連續九日拜斗的由來。

其它

除了全國民間多地信奉外,九皇還被梨園行業尊為行業神。九月初一至初九,梨園齋戒茹素,為九皇會。九皇亦系道教中之神名,天上之北斗九星稱北斗九星大道君。梨園界向奉之翼宿星君,即北斗九星中擁有星座最多之星官,故人們為析福楔災而頂禮膜拜,虔誠至極。
據海上漱石生《上海戲園變遷志》記述,此九日會期之內,藝人們皆茹素齋戒,且“於劇畢誦禮斗經斗仟”,此舉或資雇僧人,或由藝員們為之。入會堂時,必足穿蒲鞋。至誠者,甚或夜宿堂中,謂之“宿壇”。九皇堂中之香燭,一律用黃紙包裹,桌圍亦用黃緞繡制而成,至九日期滿撤壇後,向眾執事人分發酬金,並附以點剩的蠟燭,“雲可辟邪”。因此,有人專門索討九皇會中燃剩之蠟燭,以圖吉利。每年農曆九月間擇日進行。
清同治年間上海各戲園自農曆九月初一至初九日,必舉行九皇會。期間戲園門首高懸紅紙金字之“九皇勝會”燈籠,設“九皇堂”於前台空屋或後台,桌上陳放糕點果餅等淨素供品,以祭奉翼宿星君。清光緒年間,位於南市之梨園公所亦於每年九月初設九皇會,於是有的戲園不再另行設壇,藝人們逐直至梨園公所拈香參神,有的戲園仍維持舊規自設九皇會。清末民初後,此習漸漸革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