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溪古寺始建於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由開國元勛尉遲恭監建,原名九峰寺,因右側有一泓溪水,九曲迴環,繞寺流入金井河,後改名“九溪寺”,距今已有千年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溪古寺
- 九溪古寺:始建於唐貞觀八年
- 由開國元勛:尉遲恭監建
- 因右側:有一泓溪水
古剎雖歷史悠久,聲名遠揚,但時過境遷,幾經興廢,古剎在戰火中幾乎被夷為平地。後因金井河改道,致使古剎徹底被毀,難以復原。古剎雖已不復存在,但當地善男信女感懷九溪古寺的輝煌歷史,不斷有重建古剎的呼聲。1984年,當地信士因陋就簡在原寺後山建平房一間,立觀音佛像,朝拜者絡繹不絕。
2003年,當地18名信士共同籌建觀音殿,並請著名金石書畫家李立題寫“觀音閣”。2006年,經湖南省宗教局批准,九溪寺確定為“宗教活動場所”,正式對信教群開放。
2010年10月,在長沙縣佛教協會的推薦下,禮請湖南省佛教協會辦公室副主任、湖南佛學院講師通振法師主持寺院的日常工作。應廣大信教民眾需求,2011年通振法師發心重建九溪古寺,並禮請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南省佛教協會會長聖輝大和尚為九溪古寺題寫寺名。